李斯颖的《壮族布洛陀神话研究》在长期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田野调查、神话母题研究、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布洛陀神话的历史与民族文化内涵传统进行了探讨。同时,作者搜集了与壮族同属侗台语族群的国内外其他民族的同类神话母题,将之与布洛陀的神话母题进行横向比较,再现它们共同的文化根基。此外还借鉴神话“叙事链”的概念,尝试还原布洛陀神话早期的叙事链,并构拟侗台语族群分化前的共同神话。
本年度学界还翻译了一批神话学研究方面的优秀成果。张冰编选的《神话与民间文学——李福清汉学论集》是俄罗斯汉学家李福清(Б.Л.Рифтин)关于神话与民间文学研究的重要论作,系统地阐释了中国神话的体系构成、历史流变以及海内外中国古代神话研究状况、发展进程。
英国学者柯克(G.S.Kirk)著、刘宗迪翻译的《希腊神话的性质》是一部当前西方神话学界的前沿著作。该书梳理了当下神话研究的几种模式,批判并质疑了关于神话的种种宏大理论,并对通行的神话定义进行了检讨,认为不应该将神话与民间故事、传说等生硬区分开来。作者同时分析了希腊神话中的两大类别,即诸神神话和英雄神话,强调了其存在的独特性。最后主要探讨了神话与仪式、神话与哲学、神话与民间艺术等的关系。
2.个案分析的深入
在神话的个案研究领域,本年度也有不少值得一说的成果。在神话文化内涵的分析上,王宪昭的《论满—通古斯语民族族源神话中的婚姻母题》考察了满—通古斯语民族族源神话中的婚姻母题,认为其不仅在族源神话叙事中具有明显的结构功能,而且在强化民族自识、保存民族记忆、构建民族关系、传递民族文化信息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功能。苟波的《中国古代神话中黄帝的形象和图腾演变》结合宗教社会学理论与神话—原型批评方法,解读出黄帝作为部落领袖和巫师在古代巫术—仪式中的活动情况以及黄帝形象的演变过程。王怀义的《释“德”:对神人交流条件的分析——以“绝地天通”神话为中心》探讨了早期文明观念“德”与巫的关系。李斯颖的《追寻那会飞的稻谷——泰国侗台语族群谷种神话搜集纪略》则考察了侗台语族的谷魂崇拜与谷种神话的关系。
还有一些学者从语言学角度展开神话研究。吴晓东的《伏羲女娲蛇尾蜴尾考——兼谈嫦娥为什么也有尾巴》从语音学的角度考察神与神话的分化现象,认为伏羲女娲的人首蜴尾的形象源于羲与蛇、蜴古音同音,而乂与義、娲古音同音则是伏羲女娲交尾形象的缘由。后羿嫦娥与伏羲女娲的名称都来源于“日”的语音变异,所以嫦娥与女娲有同一来源。李斯颖的《“盘古”涵义新探》通过梳理“盘”“古”二字在历史上及当下的常用涵义,结合语言的认知发展规律,推测“盘古”一词或为动宾短语向名词转化的结果,“盘古”作为神祇之名出现是语言转喻与隐喻的产物。
本年度,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所的一批学者组成了“中国神话学”课题组,围绕着盘瓠神话撰写了一系列的专栏文章,并出版了《盘瓠神话文论集》。其中既有传统文史考证式的研究,如吴晓东的《盘瓠神话源于中原考》《盘瓠神话的起源、传播与接纳》;也有从形式入手的分析,如王宪昭的《论盘瓠神话的母题链程式及母题变异——以三篇瑶族盘瓠神话为例》;也有对神话与仪式关系的探析,如李斯颖的《壮族蚂节仪式起源神话的探析——从盘瓠型“龙王宝”神话说起》,还有对盘瓠神话研究学术史的梳理与反思,如毛巧晖的《文化的他者:20世纪初至40年代盘瓠神话研究》;以及盘瓠神话对特定族群的影响与意义,如毛巧晖的《社会秩序与政治关系的言说:基于过山瑶盘瓠神话的考察》、孟令法的《畲民科举中的“盘瓠”影响——以清乾道时期(1775—1847)浙闽官私文献为考察核心》。在同一个学术共同体内,对一个神话展开多种方法与视角的研究,有利于更加立体、多面向地展示神话的全貌。
此外,田兆元、刘惠萍的《中国海洋神话的发展与传承》,王宪昭的《满族人类起源神话母题探析》,杨栋、祝鹏程的《纬书夏禹神话的文本生成与文化意蕴》,刘潋的《古印度摩奴洪水神话探析》,宋亦箫的《西王母的原型及其在世界古文明区的传衍》,游自荧的《从洪水神话到洪水叙事——以山西洪洞灾民为中心的灾难叙事和社区重建》,朱佳艺的《<山海经>中西王母的神话形象新探》等文章也从不同的侧面丰富了神话的个案研究。
3.关于神话图像的研究
关于神话与图像的研究本年度也有不少成果。叶舒宪的《神话历史与神话图像》认识到神话不仅以书面文本形式存在,也大量地以口传讲唱形式和图像形式存在。神话图像的辨识与研究是伴随着新兴学科考古学一起生长的跨学科研究领域。神话图像为研究者找到先于文字而存在和外于文字而存在的一套思想观念表达的符码系统,借此有助于重建无文字时代和无文字民族的复数的神话历史。在此基础上,他还撰写了《引魂升天——灵宝西坡大墓随葬玉钺与陶灶的二元结构及宗教功能》《中外玉石神话比较研究——文明起源期“疯狂的石头”》《玄黄赤白——古玉色价值谱系的大传统底蕴》《从玉教到儒教和道教——从大传统的信仰神话看华夏思想的原型》等文章,将神话与考古图像、中国文明联系起来加以申说。
此外,李黎的《女性视角与图像叙事:女神文明的知识考古——评<女神的语言:西方文明早期象征符号解读>》介绍了美国学者马丽加·金芭塔丝(Marija Gimbutas)的神话理论,即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大量运用考古实物和图像资料,考证了女性在西方早期文明中的位置更高,为解读早期神话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公维军、孙凤娟的《<山海经>“鱼妇”神话原型考释》吸收了金芭塔丝的理论,结合考古新出土玉鱼、玉衣、鱼车出行画像石等文物,考释“鱼妇”的神话原型是鱼女神,既指引亡者,又庇佑亡者生命再生。玉作为中国神话中贯通天地、象征不死的神物,使得鱼妇神话追求死而再生的表述意义愈加凸显。
4.关于活态神话与神话主义的研究
神话不是远古的遗留物,在当下的社会里神话仍然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本年度关于活态神话与神话主义的研究成果也有不少。李子贤、李莲的《试论活形态神话的传承》论述了活态神话传承的状况,探讨了研究的方法论,认为探讨活形态神话及口头神话的传承是当代神话传承研究的重心,除了探讨传承人、传承场之外,更要关注神话传承的深层动因及机制,即价值取向、信仰体系、祭仪系统、文化心理结构等要素的参与状态;关注族群成员参与神话传承的程度。此外,还要探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神话传承状态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性。李子贤的《韩国济州岛传承的活形态神话》则是对活态神话研究的实践,其对济州岛现存的神话与神话的传承生态展开了阐释。
段友文、刘彦的《山陕后稷神话的多元化民间叙事》考察了后稷神话在当代晋陕地域的呈现与传承形态。文章发现,后稷神话在民间呈现出了口头、空间、行为三种叙事形式,除了“教民稼穑”外还承担起司雨、治病、驱邪等职能,其神格也显现着地方化、民间化的趋势。不同时空环境下的后稷神话在复杂的社会互动中转化为具有现实意义的地方性知识,体现了经典神话叙事的民间传承过程,实现了官方意识形态与民众现实生活诉求的对接。
“神话主义”是杨利慧近年来努力开拓的学术概念。本年度,借着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中国神话的当代传承——以遗产旅游和电子传媒的考察为中心”结项的时机,杨利慧又推出了一组专栏文章。她的《民俗生命的循环:神话与神话主义的互动》立足于河北涉县娲皇宫景区的田野研究,细致考察了社区内部的神话传统(神话的“第一次生命”)与旅游产业生产的神话主义(“第二次生命”)之间存在的交互影响与密切互动,进而提出了“循环的民俗生命观”。这一观点修正了本质主义和直线进化论的民俗生命观,认为民俗的生命发展阶段并非简单的直线进化,而是相互影响、彼此互动,呈现出一种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状态。祝鹏程的《祛魅型传承:从神话主义看新媒体时代的神话讲述》则考察了新媒体时代的神话传承与改编者,将那些常常对神话展开解构性改编与挪用的传承命名为“祛魅型传承”。受此影响,当代神话由一种独立的体裁变成特定群体日常交流的表达资源,并展开以传统为取向综合性的传承,但这种传承传播仍然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张多的《遗产化与神话主义: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地的神话重述》考察了在30年来的遗产化进程中,哈尼族口承神话被开发利用的过程。遗产旅游的发展使得神话成为可资挪用的资源,神话的传承方式发生了剧烈变迁,歌手演唱的起源叙事被重述为族群的遗产。传统的“哈巴”演唱渐渐走出仪式语境,转而在神话主义的逻辑下改变其叙事场域,成为文化政治的显在符号。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世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