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孙邦金]照明方式的变革与中国传统昼夜时间生活的近代转型
——以晚清温州煤油灯的普及为例
  作者:孙邦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3-31 | 点击数:12126
 

  由于电灯所具有的亮度与经济性,取代煤油灯是大势所趋,温州亦不例外。晚清温州的宋恕在上海看到了电灯之后激动万分,屡有诗云“制电为灯照夜游”,“轮蹄十里长行乐”。同一时期,温州人池志瀓1893年旅居上海时也深受电气化时代的刺激。他在描述上海四马路的夜生活场景时说,戏院书场是“电灯初闪,车马争来”,酒馆茶室是“上灯以后,饮客偕来”,真可谓“每当夕阳西逝,怒马东来,茶烟酒雾,鬓影衣香,氲氲焉荡人心魄。”稍后在陈虬创办的《利济学堂报》“艺事裨乘”栏目中载有“水力制电”的异域新闻,在“格致卮言”栏目中登有“制电灯法”的科技新知。对于此时的温州来说,电气化还只停留在纸面上。迟至辛亥革命后的1913年,温州本地才建立了第一家电灯公司——普华电灯公司,这一区域从煤油灯进入电灯时代比宁波要晚大约十五年左右时间。如同煤油灯刚刚传入时一样,温州在普及电灯之初,人们也是将信将疑,大都保持观望甚至抵制态度,就连在街边埋设电线杆都遭人阻拦。初期只有熟悉西方工业文明的会文学校与教堂预先报装了电灯,而本地报装者则寥寥无几。1914年农历三月初一首次通电张灯之日,恰逢温州城举行“拦街福”,位于五马街的由先知先觉的宁波人经营的宁台旅馆也择是日开张。该旅馆为了招徕顾客,从门口直到室内安装了临时电灯200余盏,通电之后火树银花,结果是人山人海,竞相观看,温州人继煤油灯的广泛普及之后再一次接受了现代工业文明的直接洗礼。1918年,瑞安人项湘藻之子项允同遵父遗愿,在瑞安兴办南堤电灯厂。这使得瑞安成为温属各县中率先使用电灯的县城。此后一段时间里,温州“当地的灯光既微弱又不稳定,电力不足以供应白天使用”,并且从温州的城镇到乡村全部迈入电灯照明时代还要再等上大半个世纪的时间。不过,电灯相继普及,不仅标志着温州本地从煤油灯时代开始迈向更为先进的电灯时代,也成为整个近代中国在昼夜之间更广泛地开展生产与生活之新时代的一个缩影。

(本文原载于《民俗研究》2016年03期。注释从略,详情参见原文)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孙亮】

上一条: ·[刘磊]电影院与民国时期青岛的都市民俗
下一条: ·[鞠熙]清中期城市社会的差序格局
   相关链接
·[张金岭]法国社会中的时间及其文化隐喻*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