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邵凤丽]当代祭祖礼仪模式初探
  作者:邵凤丽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3-28 | 点击数:7551
 

摘要:祭祖礼仪作为民俗生活的组成部分,承载着人们对祖先的感恩和追忆,也延续着家族历史文化。从祭祖礼仪的发展历史看,中国传统社会祭礼深受朱子《家礼》家祭礼仪模式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了当代社会,成为当代社会祭礼复兴的重要基础。但由于社会文化背景变迁,当代祭礼在保留传统模式的基础上,对具体标准和操作方法进行了适应性调整,试图将传统礼仪模式与当代生活进行结合,发展出既继承祭礼传统,又符合当下民俗生活需要的新型祭祖礼仪形态。

关键词:祭祖礼仪;模式;构成要素;特点


  祭祖礼仪,又称祭祖仪式,是宋明以来中国传统社会民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历史发展看,原始社会祭祖行为开始出现,但尚未形成统一的行为模式。商周时期,以《仪礼》为代表的程式化、规范化的王侯贵族祭祖礼仪正式形成。到了宋代朱熹《家礼》的出现,开启了祭祖礼仪世俗化的新篇章。[1]自《家礼》创制庶民祭祖礼仪模式,具体包括祭礼的时间、地点、祭祀对象与参祭者、祭品、具体操作仪节五个主要方面,明清时期的民俗社会广泛奉行该模式,并使之成为影响中国民俗社会祭礼发展的重要文本。

  礼仪的外在表现形式是礼仪精神和价值的承载体,是可以感受或触及的物质与非物质表现形式。祭礼具有固定的模式,可以被套用,减轻参祭者在祭礼知识方面的负担,也便于祭礼进行跨越时空的扩布、传承。但祭礼绝非只是僵化的动作行为,它是家族生活的文化表达,也是民众内心情感的真实诉说,是存在于生活当中活态的且富有生命力的一种生活方式。当外在的生活环境发生改变,或者人们内心的情感诉求出现变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祭礼也会随之调整和更新。20世纪80年代以来,祭祖礼仪作为一个饱含传统文化意蕴的民俗事象在人们的呼唤中再次回归民俗生活。但回归后的祭祖礼仪所生存的社会文化土壤,以及人们对待祭祖礼仪的态度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变化。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家族组织以及民众在恢复建设祭祖礼仪过程中,呈现出许多与传统祭祖礼仪不同的、更富新时期文化特质的特点。

  从构成祭祖礼仪模式角度看,当代祭祖礼仪在继承传统祭礼模式的同时,在祭礼举行的时间、祭祀对象、参祭者、祭祀经费、祭品和仪节六个构成要素方面呈现出独特的新时期民俗文化特点,下面分别进行分析。

  一、重视传统节日:当代祭祖礼仪的时间特性

  从当代祭祖礼仪发生的时间看,除了忌日之祭拥有固定时间外,其他祭礼则更倾向于在传统节日期间举行,呈现出祭礼与传统节日相融合的状态。传统节日成为当代祭祖礼仪的时间选择,与传统节日自身的文化特质有关,尤其是春节和清明节两个带有浓厚祭祀属性的传统节日。它们自身所蕴含和传承的祭礼意义被当代社会所接受并继续发展。祭祖礼仪选择在春节、清明节这样的传统节日期间举行也与当代社会国家的节日政策有关。作为法定节日,给予了人们自由时间,人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举行祭礼、参加祭礼。因而,在传统节日内在的祭祀文化属性被认同和延续的基础上,加之国家法律的许可,两者共同促成了当代祭祖礼仪的时间选择样式。

  岁末祭祖是年度时间转换过程中的重要礼仪活动。在当代民俗生活中,许多保留家族老祠堂的家族依然会在春节时到祠堂祭祖。生活在河北溪村的吴氏族人按照祭祖时间规定,在每年大年三十的下午三点齐聚到祠堂举行祭祖仪式,不能提前也不能推后。[2]吉林杨氏家族虽没有专门的祠堂举行祭祖仪式,但族人们在年三十晚上聚集在长辈家中悬挂家谱,举行祭礼。[3]

  春节祭祖并非固定在年三十当天,整个春节期间都可以举行祭祖仪式。山东临清汪氏家族春节祭祖的日子定为每年正月初五。[4]按照临清当地习俗,正月初一是拜年的日子;初二祭财神;初三第一年出门的女儿回娘家,“请女婿”;初四没有特殊规定,人们在家中处理自家事务,这时外出的人们都要回到家中,准备参加初五的家族祭祖活动;初五一大早,人们吃过早饭后,聚集在祖墓所在村落,按秩序入场祭祖。

  从祭礼的时间安排上看,当代人们祭祖礼仪活动纳入春节时间范畴中,将生人的庆典和对亡者的悼念融合在一个时空当中进行,目的是让祖先能同后裔们一起分享节日的喜庆,也将春节团聚的主旨发挥到最大限度,实现整个家族所有成员的团聚。

  二、重“合祭”:当代祭祖对象的变化

  在当下的民俗生活中,人们重视通过举行祭礼表达孝思。然而由于受时间、祭祀经费等因素的限制,祭祖礼仪虽得以恢复,但是从频率上看,通常情况下每个家族一年之中只能举行一次大型祭礼,以年度为周期,表达对祖先的感恩和尊崇,区别于传统家族每年多次举行祭礼。

  作为家族集体祭礼活动,一年一度的祭礼仪式要将所有应祭祖先进行祭祀,即祭礼形式上采取“合祭”。“合祭”作为一种祭祀形式,早在明清时期已经得到重要发展。“合祭”仪式明显的优势是通过一次祭礼祭祀多位祖先,减轻多次“特祭”仪式带来的种种负担。对于刚刚恢复家族活动的当代家族而言,“合祭”既是现实生活的必然选择,同时也会对家族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吉林杨氏家族春节时要拜谱祭祖。作为族人的祭拜对象,杨氏家谱正中间上方刻印男女两个画像,画像中间的格子里书写“供奉杨门先远祖宗亲之位”,右侧男性画像旁边的格子里书写“始祖公”,左边女性画像旁边的格子里书写“始祖母”。始祖之下按辈份、年长顺序依次填写该家族所有男性祖先姓名。从包含范围上看,这张杨氏族谱记载了所有杨氏祖先,每次的祭拜活动,都是对所有杨氏祖先的“合祭”。

  “合祭”的特点是在一次祭祀仪式中对所有应祭祖先给予祭祀,以达到团聚所有族人的目的。在“合祭”中,每个参祭者的祖先都是祭祀对象,祭礼对每个参祭者都具有同等意义。与之相比,传统社会中的“特祭”以家族某一祖先为祭祀对象,意在凸显其对家族的特殊贡献,但“特祭”祖先与参祭者的血缘关系存在远近之分。从形式上看,“特祭”与“合祭”最大的区别在于祭祀对象的多寡,但从祭礼的意义和价值上看,“特祭”仪式通常不具有“合祭”仪式在统合族人、凝聚家族团结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当代家族组织将祭礼次数规定为一年一次,少于传统祭礼次数。这种现象的出现,首先是祭礼与当代人的生活关系发生了变化。与传统家族社会重视“报本返始”的祖先祭祀相比,祖先祭祀仪式在当代民俗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发挥的作用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祖先祭祀仪式是当代人寻找自我认同、表达内心情感的手段和方式,是带有强烈情感的自发行为,区别于传统家族社会重视通过祭礼稳固家族秩序的外在诉求。在当代民俗生活中,一年一度的祭祖礼仪能够给予人们的是情感的满足和伦理秩序的维护,因而融合在传统节日中的年度祭礼成为最好的形式选择。其次,当代家族组织性质也发生了转变。当代家族组织是建立在自愿、平等基础上的血缘共同体,他们凭借责任和义务服务于家族组织,区别于作为家族管理机构的传统家族组织。由于祭祖仪式的举行要经过筹划、准备,占据组织者一定的工作、生活时间,所以一年一次也是适合的时间选择。最后,祭礼的举行受到祭祀经费方面的限制。当代祭祖礼仪所需开支主要来自于家族成员的自愿捐献,没有了传统族田提供的经济支撑。对于家族成员而言,他们有责任和义务为祭礼仪式的举行贡献自己的力量。但如果每年举行多次祭礼,自然会增加族人的经济负担,影响正常的生活秩序。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丽丽】

上一条: ·[浦晗]语境与路径:“印度戏剧输入说”考论及其学术史意义
下一条: ·[张多]遗产化与神话主义
   相关链接
·[朱佳艺]地方传说的“合并—分流”模式·[薛慧]论中国节日文化与戏曲演剧间的互动模式
·[肖永晖]山花烂漫新时代、凝心聚力话民艺·[吴言]劳作模式与村落共同体的关系
·[马兰]中国民间信仰的研究模式·[孔军]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空间规划的要求、模式与建设原则
·[楚惬 张子程]“云中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及其保护模式研究·[杨利慧]“将社区的声音带到最前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参与的多重实践模式
·[陈泳超]明清教派宝卷中神道叙事的情节模式与功能导向·[陆慧玲]口头传统建档的行动模式与田野作业
·[王琴]个性、灵感和体验:中国民族博物馆“家庭模式”的个人叙事研究·[姚慧]走出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
·[沈德康]论瑶族神话的分类体系、情节模式与思想特质·[邵凤丽]礼俗互动视野下祭祖礼仪文化内涵的历史传承
·[高梦芬]主体在民: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另一种模式·[陈昭玉]民间故事母题链与故事变异模式关系研究
·[徐茜]自媒体时代畲族民歌的“活态”传承研究·[陈科锦]浙江省慈溪市旧盐区海星村劳作模式变迁考察
·[孟凡行]手工艺共同体的理论、意义及问题 ·[罗妹梅]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