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弘扬传统文化重在核心理念
——《人民日报》访中国民协理事萧放
  作者:记者 刘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3-25 | 点击数:3055
 

  春分刚过,大江南北春意盎然。今天的中国人,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在还未走远的年味儿中,在桃李吐芳的枝头,在清明将至的明媚中,中国人感受着传统文化和审美带来的文化归属感和文化自豪感。但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社会转型期,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面临着挑战。

  就如何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萧放。

  

萧放教授在江西婺源篁岭村做调查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具体的实践中,您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和方式将其落到实处?

  萧放:所谓创造性转化,一是在选择传统文化时,选择其中的优秀部分,跟现代社会生活相协调的部分;二是对它的形式作出改变,以传统为基础,根据当代社会的需要做出适应性的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核心理念的发掘和现代化阐释。比如,现在我们讲孝道、讲家庭的时候,应该着重强调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尊重和关爱。

  所谓创新性发展,我们在传承传统文化时不能局限于传统,有些文化在传统社会中有多层意义,对于当代而言,我们可能要对次要层次的意义作出扩张和创新性理解。比如清明踏青、重阳登高。我们应该把这些与自然亲近的部分作为未来节日创新性发展的基础,把它变成人与自然沟通的机会。

  在历史上,中华文化就是在这种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才获得了永久的生命力。割裂传统或者完全复古都是不可取的,我们不能把现代性和传统性对立起来。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蕴含着人类文明演变的逻辑。

  记者:以您最近主编的新书《二十四节气——中国人的自然时间观》为例,二十四节气原本是中国人对自然时间的划分,随着历史的演进,却生发出许多以此为据的文化习俗,以二十四节气为滥觞,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哪些对今天仍然重要的文化传统?透过它们,您希望传递给读者什么样的文化图景和历史观?

  萧放:在中华文明早期,二十四节气是一种生产时间。古人通过对一年内日照、物候等现象的观察,总结形成时序观念,以此指导农业生产。进一步地,受中国文化中人与自然协调观念的影响,中国人认为人的生活状态跟时序变动相适应时方能维持平衡,所以节气文化中又生发出养生内容。二十四节气也发展为一种生命时间。

  到了汉代,人们用阴阳五行的运动来解释二十四节气的流转。在一年四季中,春夏节气阳气上升、阴气下降,万物生长;秋冬节气阳气下降、阴气上升,万物凋零。阴阳的循环运动构成了二十四节气变化的根本解释。在这里,节气文化包含了中国人的哲学观念,即阴阳变化推动事物发展。二十四节气成为一种哲学时间。

  南宋时期,审美的元素加入二十四节气文化之中。二十四节气内涵的进一步丰富,表现了中国人对生活的思考。生活不仅是物质层面需求的满足,更有精神层面的需求满足。在这个意义上说,二十四节气是一种文化表现,过二十四节气是民族认同的方式。对于海外华人而言,它是华人族群借以安身立命的文化。

  记者:您在书中指出,自媒体如微博、微信等是当下传统文化传播的有效形式;同时指出,传统文化传播要避免重表象轻内涵的现象。那么在当下自媒体传播碎片化、轻量化的环境中,如何提升传播的文化内涵,避免传统文化被娱乐性解构?

  萧放:当下传统文化的传播面临困境,很大程度上源于“碎片化”“娱乐化”的传播环境,完整的、有内涵的、深入的东西不招人喜欢。但我认为,人心怎么打动,形式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内涵。没有形式不会关注,没有内涵关注不持久。

  对于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是传播文化的核心理念。例如,关于冬至节气的传播。很多人只知道冬至该吃饺子,但对为什么吃饺子一无所知。其实这涉及阴阳的问题,冬至夜晚最长,阴气最盛,但阴气即将衰退;阳气已然萌生,并呈上升态势。馄饨或者南方所称“冬至团”蕴涵了阴包阳的意思:外面的面皮是阴性的,里面的肉馅是阳性的,而饺子这一称谓是后来才出现的。如果我们在传播过程中把阴阳的观念解释清楚,那么人们吃到的就不仅是一种美味的食物,更能领略其中的文化内涵,获得更加丰富的精神体验。

  现在新媒体传播普遍碎片化、娱乐化,很多人不爱看完整的、讲道理的东西,但对于文化传播而言,这些道理都是应该讲的。只有这样,才能传承民族文化最核心的东西。一种文化要保持生命力,一定要把最核心的东西传承下来,否则这个文化就是虚的,成了一个没有根基的空壳,甚至很快消失掉。

  另一方面,在当今的传播环境中,尤其是对年轻群体进行传播时,需要考虑传播的层次问题。首先可以通过新颖活泼的形式,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再逐步引导人们产生深度了解的兴趣,并提供专业的、有深度的阐释。根据不同人群的接受程度做区分性的、精准性的传播才会是有效的。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2018-03-22
【本文责编:姜舒忆】

上一条: ·雒树刚:文化遗产既要保护好又要活起来
下一条: ·俗文学研究拓宽文学史书写格局
   相关链接
·[刁统菊]冬至节俗的传承动力探析·[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
·[周霖]审美与具身性体验:德昂族水鼓舞传承发展的身体实践研究·[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
·[赵甜佃]非遗传承人身份认同政策及实践中的礼俗互动·[赵丹 王洪军]从日常之物到非遗绝活:本溪满族荷包的保护与传承
·[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张启龙 乔方辉 路维民 张文艳 张统夏]实用是非遗最好的传承
·[岳瑾]黄河流域关中民间泥塑的文化记忆与传承研究·[袁芸健 左红卫]新疆国际大巴扎非遗集市对非遗传承传播研究
·[袁小松]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贵州传统民族乐器“玉屏箫笛”制作技艺传承发展研究·[喻颖 林毅红]新时代湖北汉绣文化基因传承研究
·[尹嘉璐]他者视角下的太原传统剪纸非遗传承人生活史分析·[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
·[杨雨彤 胡燕]金陵茶文化聚落的活态传承探析·[杨赫]互联网场域中口头文学传承的动力机制分析
·[严利]贵州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与保护研究·[徐子清]从黔东南到佛山:来粤务工侗戏艺人群体的异地传承与保护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