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雒树刚:文化遗产既要保护好又要活起来
  作者:雒树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3-14 | 点击数:2762
 

   2018年3月13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会后人民大会堂北大厅“部长通道”上,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就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雒树刚表示,做好文化遗产工作,核心就是围绕“保护、利用”这四个字,文化文物部门要进一步落实好自己的责任,使我们的文化遗产,既要保护好又要活起来。

  光明日报记者:当前,文化生态正发生巨大变化,文化遗产保护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请问,今后,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发展方面,政府将如何更好落实自身责任?谢谢。

图1  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在“部长通道”接受采访(摄影:翁奇羽)

  文化部部长雒树刚: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我们国家是文化遗产大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承载着优秀的传统文化、承载着民族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遗产工作,他指出,保护利用好文化遗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我们文化文物部门做了以下主要工作:首先是要梳理好我们的文化遗产,摸清家底。近年来,我们开展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第一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通过这一系列的普查工作基本摸清了家底。

  我们现在有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可移动文物,87万项非物质文化遗产,348个地方戏曲剧种。同时,我们还有革命旧址3.3万处,抗战的文物保护单位2100多处。我们国家有52个文化和自然的遗产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列世界第二;有39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位居世界第一。摸清家底为我们做好文化遗产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做好文化遗产工作,核心是围绕四个字,就是“保护、利用”。关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分为文物的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在文物保护方面:一是要建立和落实责任制。这几年建立落实了包括国家文化文物部门,以及省、市、县四级政府的文物保护责任体制。同时,我们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拥有、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落实了全国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主体责任。

  二是要追责。对失责的必须要追究责任,比如去年北京针对十三陵文物被盗案,追究了17名责任人责任,包括6名局级干部;2016年河北针对清东陵的文物被盗和被毁案件,追究了12人的责任;去年,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共发生6起火灾,处理了23名党政干部。

  三是严厉打击文物犯罪活动。这几年公安部门连续打掉了一批犯罪十分猖獗,而且影响极其恶劣的犯罪团伙,起到了强大的震慑作用。特别是去年,公安部两次发出A级通缉令,通缉20名重大文物犯罪在逃人员,现在已经有16名到案。这些措施大大遏制了犯罪猖獗的势头。

  四是要加强依法保护。比如这些年我们大力推进落实文物法中关于大型基本建设项目要进行考古勘探调查,推动许多地方进入了地方立法,有效地保护了地下文物。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主要是体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精神。

  首先是进行抢救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靠人传承的,现在有一批非遗传承人年岁已高、后继乏人,因此实施抢救性记录工程,记录老工匠、老艺人的技艺,同时抓紧培养青年的传承人,以避免人亡技失的情况。

  二是进行生产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活于民间、死于庙堂,一定要和群众的生产生活相结合,才有强大的生命力。我们积极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时代,融入生活。我注意到这次两会,这个问题也成为一个热点。比如在3月5日的“代表通道”上,有一个来自贵州遵义的叫杨昌芹的代表,她讲了利用“赤水竹编”这个技艺,实现她和周边群众脱贫致富的事例。3月11日,来自黑龙江赫哲族的代表刘蕾,在“代表通道”上讲到了赫哲族“伊玛堪”的说唱艺术,以及他们利用鱼皮传统工艺制作现代生活用品、工艺品,来传承本民族的文化。

  在保护好文化遗产的同时,还要利用好文化遗产。保护好的目的还是要使文化遗产活起来,发挥它的文化价值、发挥它教育和熏陶的功能。所以,这些年,我们积极组织文化遗产活起来的工作。

  首先是让人民群众“零门槛”、“无障碍”地接触到文化遗产。现在除了遗址性的文物单位以外,所有的国有博物馆都免费开放,目的就是让群众无障碍地欣赏到文化遗产。现在群众参观博物馆的热情越来越高涨。2014年全年参观博物馆的人次是7亿多人次,现在达到9亿多人次。而且今年春节有个现象,就是“到博物馆过大年”,许多博物馆在春节期间爆满。有一些展览受到了观众热捧,比如2015年故宫举办的石渠宝笈展,观众为了看《清明上河图》要排几个小时的队;去年,故宫推出千里江山图展,叫做“排3个小时只为看5分钟”。当然,我们要推出更多这样的精品展览来满足群众的鉴赏需求。

  这些年,我们积极推动传统戏剧的普及。现在,中央几个部委正在联合实施两个工程,一个叫“进校园”工程,一个叫“进乡村”工程。“进校园”工程就是要实现我们大中小学的学生每年至少看一场戏。“进乡村”工程的就是给每个行政村每年送一场戏。

  同时,我们还通过媒体大量传播文化遗产。前两年有个纪录片叫《我在故宫修文物》,长期占据纪录片收视率的前列。去年底到今年初,中央电视台推出了《国家宝藏》,选取9家博物馆,每个博物馆选3件珍贵文物,讲述这些文物的前世今生,成为中央电视台最受欢迎的栏目之一。上个月中央电视台还热播了一个节目,叫《舌尖上的中国》第3季,弘扬了我们传统的美食文化,同时,也带动了山东省一个县传统工艺制作的铁锅脱销。

  总之,我们文化文物部门要进一步落实好自己的责任,使我们的文化遗产,既要保护好又要活起来,让我们的文化遗产造福社会、造福人民。(文字:根据2018年3月13日“部长通道”现场视频内容整理)

原题:雒树刚谈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既要保护好又要活起来

  文章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18-03-14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奥利维埃·鲁瓦:论作为意识形态的世俗性
下一条: ·弘扬传统文化重在核心理念
   相关链接
·[高荷红]“伊玛堪”: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人类代表作·[王霄冰]再语境化与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料的溯源研究
·[朱燕 王锋 王峥 李锦]从“non-physical ”到“ intangible ”:“两分制 ”视角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术语的选择与确立·[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
·[周全明 王慧婷]非遗视域下滦南评剧的在地化保护与开发·[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
·[张宇萱]整体视角与过程转向:国内外遗产化研究综述·[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
·[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张巧坭]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的整体性保护·[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
·[严利]贵州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与保护研究·[许逸亭]“以事象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非遗商业化不足问题的分析和对策
·[谢行发 沈琪]广东三灶鹤舞非遗传承与发展研究·[谢开来]大众文化中的咏春拳叙事研究
·[温必锋 尹海鹰 沈素惠 黄玉霞 王杰]传承多彩非遗,筑梦美丽花城·[卫才华 方洁]人本中心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再评估
·[王娜]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调研报告·[王晨]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