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春秋属吴地,战国属楚地,秦为九江郡,汉为豫章郡。宋代以来,江西人文蔚起、名人辈出,可谓“名家巨擘贤材荟萃,鼎钟野瑟相激百世”。赣鄱文化蕴含着书院文化、陶瓷文化、稻作文化、茶叶文化、药业文化、矿冶文化、堪舆文化、商帮文化、宗教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
作为文化资源大省,江西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7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6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36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478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4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0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9个、传承基地19个、传播基地10个。近年来,江西先后出台了《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江西省“十三五”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工作方案》《江西省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等政策法规,初步构建起符合江西省省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一、江西曲艺的基本情况
江西曲艺历史源远流长,据记载,唐初,在南昌的腾王阁就有文人聚会、歌舞饮宴,经常上演宫廷燕乐《春莺啭》《菩萨蛮》和四夷乐舞《拓枝舞》《胡旋舞》等。被誉为南宋一代诗宗的杨万里改写了大量的“竹枝词”,同时,他还创作了代言体的单支曲词《归去来辞引》十二首,全曲不著调名,翻成歌谱,推上曲坛。明朝时,江西的说唱艺术以小曲名声最大,这种小曲,又称“时曲”“俗曲”或“耍曲”。
根据目前江西3个国家级和21个省级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性质特征,可将其归纳为只说不唱、又说又唱、以唱为主、特技(滑稽、口技)表演四个类型。
只说不唱的以南昌筱贵林谐谑故事为典型代表。筱贵林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江西境内家喻户晓的说书、单口相声演员,他创作的一百余件作品大多反映市井平民的普通生活,表现他们的聪明才智与诙谐幽默,在表演上惯用方言土语,现抓现卖,绘声绘色。
连说带唱的典型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一人一台戏”的客家古文。它以方言为主,表演灵活方便,道具轻便简单,唱腔优美婉转,基本曲调结构多为四句体。常用曲牌有二三十支,有用来叙事、抒情的“数板”,有表现悲愤、伤感的“悲调”,有表达活跃、欢快的“喜调”,还有“欢板”“哭板”“慢板”等。该项目还吸收了赣南客家民间歌谣所具有的浓郁的地方客家色彩,演唱者借助面部表情、声调唱腔,真实细腻地描摹山川万物,抒发喜怒哀乐,渲染环境气氛,评述功过是非,使人们产生强烈共鸣。
永新小鼓《七溪岭上打两羊》排练现场(摄影:汪祖松)
另一个典型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永新小鼓,又称“唱号音”,其历史可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表演者根据曲目的具体内容,拉腔拉调学着各种人物对话,有的像巫师念咒,有的似戏曲道白,绘声绘色,有板有眼,且与小鼓唱腔融为一体,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萍乡春锣
以唱为主的代表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萍乡春锣。春锣以唱吉祥为主要内容,见人赞人,见物赞物,现编现唱。其唱多为两句一韵,或四句、八句一韵,并将萍乡采茶戏的“大送调”“神调”“反情调”融入春锣唱腔之中,改变了以前音乐单调、变化不大的弱点,使其更富旋律性,演唱体裁更加广泛。
另外,江西道情遍布全省各地。演奏乐器用竹筒制作,一端蒙蛇皮,另制两块小竹板,形成一鼓一板。左手持鼓,右手拍打鼓面,再以夹板敲打节奏配合演唱,这类道情唱腔大都是以本地的小曲、民歌为基调。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018-03-09 【本文责编:姜舒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