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针对代表作名录机制问题的解决思路
实际上,上文所述的申报中的政治化和商业开发导向既与代表作名录的核心价值不明确有关,也是由于申报国能够利用教科文组织这一机构的公信力来增加列入名录的非遗项目的声誉资本,并通过声誉资本来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从这一事实出发,一些非遗保护研究者和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科的官员已经开始探索改革代表作名录的路径。
比利时学者马克·雅各布主张将代表作名录转变成一种维基百科式的名录。在这种模式下,就不再需要列入的标准,人人都可以决定哪些项目被列入名录。雅各布也预测到实施这种模式必然会遇到很大的阻力。而在教科文组织内部,负责非遗事务的官员们在论及代表作项目的负面影响时已经不再遮遮掩掩地表达批评意见,而是直指这一遴选机制所造成的“病态的吸引力”,或者是“被操纵的无意义的申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科的负责人,蒂姆·柯提斯(Tim Curtis)开始构想一种替代方案,也是一种开放式的类似维基百科的名册,以期消除教科文组织的“品牌”效应。不过目前各缔约国对此基本都不积极,对申报代表作名录的热情依然高涨。缔约国对替代方案普遍的消极态度也正好映射出代表作名录沦为利益载体的现实。
事实上,与非遗有关的各行动方,包括社区、群体、传承个人、政府、企业、学界和媒体等在申报的过程中都有各自的利益诉求,只是由于代表作名录项目申报机制的设计使得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实际上发挥着主导作用,因而其利益诉求更为表面化。一些生产性的非遗项目的申报单位(例如2016年列入代表作名录的“比利时啤酒文化”项目的申报发起方是当地的啤酒生产企业)的利益诉求也比较容易通过教科文组织的声誉资本而得到实现。瑞士国内活态传统名录在遴选项目时就直接以申报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为导向,一方面在遴选标准上全面参照申报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的标准以提高未来申报的成功率,一方面将遴选出的项目集中于对于瑞士而言具有所谓“独特性”(originalité)和“典范性”(exemplarité)的实践,同时又要求不优先遴选那些可能会增强外国人对瑞士文化形象的陈旧观念(cliché)的项目。但在专家组向瑞士联邦政府推荐的用于申报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的一份指示性名录中,并没有包括20世纪以来进入瑞士的移民社区(如非洲裔和前南斯拉夫裔移民)的文化实践。指示性名录体现的依然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乡村的、牧区的和天主教文化的瑞士。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目前代表作名录的申报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公约》建立代表作名录的初衷。尽管在申报过程中,非遗保护的各行动方被动员起来,社区也不同程度地参与了申报材料的准备,相应的非遗项目也在列入名录后得到进一步的宣传、弘扬和传承,但从不少国家对这些非遗项目进行利用开发的情况可以看出,这一名录机制并没有起到“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角度促进对话”的作用,反而助长了各国和各文化之间的竞争与冲突。即使是一些多国联合申报的项目,其促进不同文化间对话与相互欣赏的作用也并不明显。
从源头上看,教科文组织之所以要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对非遗的保护,是与其促进人类普遍文化权利和文化多样性,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维护少数族裔和群体的文化权益,保护往往为社会中下阶层所持有的传统文化实践直接相关的。在现实中,作为申报主导方的各缔约国政府的申报动机往往与教科文组织的理念相差甚远,这就造成了“一种名录,各自表述”的情况。可以预见,在不对这一名录机制做出本质性改革的前提下,现有的上述问题难以解决,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也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代表作名录与急需保护名录、优秀保护实践名册的申报项目数量之间极度不平衡的状况。
实际上,上文所引述的用维基百科式的名册来代替代表作名录的构思正是出于一种“去利益化”的考虑。消除利用代表作名录来谋求政治、经济和外交等利益的可能性,是使得国际层面的非遗名录恢复《公约》第16条所定义的代表作名录基本功用的一种思路。这种替代方案避免了申报评审机制下社区、群体和个人的权益“被代表”的情况,同时开放式的用户编辑方式为社区、群体和个人直接参与非遗清单编制和建档提供了可能性。当然,在应用这一方式进行社会化和去政治化的非遗名录编制前,需要对其可能带来的技术和伦理上的问题和挑战进行预判。在国家层面,已经有一些组织和个人在维基百科上编辑词条,将正式列入该国非遗名录的项目及其相关资料(不包括视频)编辑进去,如“法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Inventaire du patrimoine culturel immatériel en France)和“瑞士活态传统”(Catégorie:Tradition vivante de Suisse)。不过这些非遗清单还仅限于编入经政府文化管理部门认定的非遗项目的基本档案,还没有社区、群体和个人主动推荐的活态实践进入词条。在国际层面如何设计这一理论上包括全人类所有活态传统实践的名录的框架结构,如何保证全人类这个庞大共同体的所有成员能够用好这一机制,都是相当有挑战性和实施难度的课题。
从可行性的角度考虑,作为国际层面代表作名录的替代方案,维基百科式的非遗名录或名册尽管代表了“去政治化”和“去利益化”的方向,但由于涉及的地理范围过于广泛,世界不同国家之间往往迥异的政治和文化传统很可能给其实施带来较大的难度。这一用户开放式的编辑方案可能更适合一国或某个特定地区范围内活态实践的社会化建档。从《公约》第16条关于代表作名录目的的表述可以看到,提高非遗在人类社会中的可见度是建立这一名录的主旨,同时大部分《公约》缔约国在非遗清单编制方面已经有一定的成果,那么同样在取消申报评审机制的前提下,由缔约国将各自国家的非遗清单(包括简要的项目介绍)翻译为法文或英文(如果其非遗清单的原文不是这两种文字中的一种)后提交到教科文组织非遗领域的网络公共平台并定期更新,应当是更为合理的一种方案。这一开放式的档案库将成为旨在继续提高非遗在人类社会中的可见度的共享平台,从而发挥《公约》第16条为代表作名录所设定的功能,同时也为比较研究各国非遗名录或清单机制提供了资料。
当然,任何对现行的代表作名录机制的改革都会涉及到缔约国的利益,也是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由于进一步的讨论必然涉及对国际政治和教科文组织框架下的外交活动的研究,本文对此不作展开。然而,恰恰是非遗代表作名录申报内含的政治维度为研究代表作名录机制的改革提供了跨学科的视角。此外,如何处理好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公约》与尊重各缔约国主权之间的关系,如何实质性地改善急需保护名录、优秀保护实践名册和国际援助等其他几种机制的运行效果,如何改进教科文组织、缔约国政府和当地社区在这些机制中的合作关系,都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本文发表于《文化遗产》2017年第6期,注释从略,详参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