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从民间到社会:多样的传播形式
对于“二十四节气”,无论从生产生活、传说故事、民俗活动、医疗养生甚至前文提及的国画、摄影等节气艺术作品等众多领域来说都十分具有研究价值,其风格多样的传播形式也使其逐渐走向了“文化IP”的行列,对其进行的学术研究、产业开发也在近两年变得异常火爆。比如,已经年满一周岁的“节气茶会”正式随着节气申遗的当口应运而生。与此同时,自媒体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在近几年野蛮生长,俨然到了一种放弃自媒体就是放弃自我的境地。“二十四节气”的网络传播也呈现出多种形式,社会参与度逐渐增高,已经从传统的纸媒图文、科教视频转变成音频、小视频、短视频和网络直播。如在许多听书APP上都能听到节气的音频,《二十四节气美食》、《二十四节气》短视频、国语动漫《二十四节气的故事》分别上线。不仅如此,各大自媒体也纷纷组织起了节气专题。
朱樵入选《二十四节气国画图册》推介资料(中文版)的作品,依次为: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此外,还有一种十分重要的传播形式极其容易被忽略,那就是学术研究。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将研究成果的发表作为学术作品的二次传播,对于近几年的“二十四节气”研究来说,还要再加上学术研讨会。毋庸置疑,“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之后,全国上下对于“节气”文化的保护热情持续高涨,从“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保护工作座谈会”,到浙江省“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座谈会,到中国立春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首届立春文化传承保护研讨会,到“中国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落户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到二十四节气安仁赶分社保护工作座谈会,再到“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学术研讨会,再到“二十四节气”保护联盟成立,二十四节气霜降节保护工作座谈会等等如此频繁的系列学术研讨会,都对于节气文化的深入研究与二次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就目前来说,上述纷繁多样的传播形式对于节气文化传统的传承保护无疑是十分有效的途径。
三、从生活到生产:突出的传播问题
“二十四节气”本源于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却日渐脱离于二者。跳出生活的节气,无疑是没有生命力的。申遗成功之后,依旧有一些“顽疾”突出存在于文化传播过程之中。
首先是过度商业化,它已经是文化保护过程中首当其冲的“顽疾”,适当的商业化会对文化传播带来积极效应,而过分商业化则完全相反。如今的商业化的进程俨然已经到了“造节”的地步(如双11,双12,618等等),许多商家甚至会无脑选择在清明、冬至做活动,而每个节气中出现的食物(青团、饺子、春卷等)又容易被商家利用包装成厨神大赛等,甚至近两年还出现了清明“代客扫墓”的网络现象。该类事件经过网络持续传播与发酵,已经给清明等节日节气文化传播带了不小的负面影响。此外,随着“二十四节气”的逐渐升温,一些小型的节气文创产品也已经在各大销售平台上线,金额小到几毛钱的明信片、书签,数百元的作业手账、装饰画,甚至有大到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的书画作品。
其次是强势品牌化,前文已提到,民俗活动有极大的区域性,节气活动仅在本地区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而对于本地以外的人们吸引力则势必大幅下降。而有些地区则会倾向于将某个节气活动或其中的某个活动“做大做强”,不惜耗费重金打造节气品牌,到头来却只是劳民伤财。以三门祭冬为例,民间俗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假如当地政府意欲借势打造“中国冬至”的品牌,实际上很明显是不讨喜且不合适的。一则是因为冬至的独特意义和中国人的敬畏之心,二则是因为项目区域性过强,不宜推广。因此,对于节气的品牌化塑造,应遵从各地实际情况与节气内涵。
最后是过分学术化,一般来说,学术研究对于节气文化的传承保护都会有一定的积极影响,而如果有过分学术化的趋势则相反。从目前来看,自申遗成功之后,我国各地已经相继开展了很多相关学术研讨会,而频繁的召开学术研讨会可能会产生多种较大的影响。一是学术意见的改造,即专家意见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节气活动的传承发展,例如某个专家指出某项祭祀活动在学理上不合理(实际上民众沿袭多年,十分认可),强行要求更改。二是大型活动的创造,即为了配合该项大型学术活动而认为的去制造一些原本没有或不应该出现的民俗表演。三是褒贬不一的评论,学术争论一直是都是一种学术进步的阶梯。专家之间各执一词、对活动褒贬不一,其实对于身处文化地域本身的人们来说尤其是传承人,是会有一定心理影响的。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folklore-forum) 【本文责编:张世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