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这是一本独具特色的文集。它的完成是基于一系列特定境况,涉及到中美两国的学者和机构,及其互动。参与本项目的均是从事民俗学研究的学生和学者,关注的是日常生活中民众的民俗传统和行为表现。
编者用了“亚民俗”这个词来命名这本文集。阿兰·邓迪斯在1966年提出了“亚民俗”这一术语,用来指那些评述民俗的一种“俗”。编者扩展了这个概念,不仅表示民俗学研究者与传统工匠、艺人一起工作的经验,也包含了民俗学者之间的思想、观点和价值观的分享。由此,这本非凡的文集聚焦于近年来中美民俗学者之间有关民俗学的互动和交流,延续和发展了在这方面已有百多年的历史。
在本书的开头,张举文首先提供了一个历史大背景。他提到一些由早期的传教士、旅行者,以及民族学家为西方读者所撰写的关于中国的记述,随后介绍了二十世纪民俗学研究的发展。他侧重的是现代的变革时期。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对外开放,一些美国人很快展开了对中国乡土史诗叙事的研究。同时,中国民俗学家邀请了一些美国同仁访问和交流,随后多名中国民俗学家在美国一些主要高校学习,将分析传统的新方法带回中国。文集的第一部分是对中美之间近年来的交流的概述,并追忆了两位有关的重要的民俗学家。
2005年标志着一次里程碑式的转变。在北京举办了一届有关传统节日与法定假日的国际研讨会。中国民俗学会邀请美国民俗学会会长和一些美国民俗学家共同参与。美国学者宣读了论文,并在几所大学做了学术报告。来自美国和中国的民俗学家相聚,相互讨论、交流,从只阅读和倾听对方的学术报告方式发展到面对面的互动。
自2005年中美两国民俗学会的互动以来,后续发生了许多事情。一年后,张举文教授在俄勒冈州塞勒姆的崴涞大学组织了关于中国人日常礼仪实践的会议。刘魁立博士作为中国民俗学会会长率团参加,与美国同行交流。由张举文发起成立的美国民俗学会下的东亚民俗研究分会,引介了许多中国民俗学者参加美国民俗学会的年会。自2007年以来,两个学会之间和个别学者之间的互访已经成为惯例。2013至2014年,在美国和中国分别举办了四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每届论坛都吸引了来自两个国家的民俗学者参与。2013至2016年间,开展了博物馆的跨文化交流项目,也举办了三界民俗影像记录工作坊,并规划了暑期田野学校。目前,一个新的博物馆合作项目正在推进中。至少有100名美国民俗学者通过互访和交流,已经建立了与中国同仁的联系,而中国有200名以上的民俗学者参加过美国民俗学会议,与美国同仁们进行直接互动,从而促进了双方的友好关系,形成有意义的对话。
通过共同参加会议、论坛、庆典等活动,通过在彼此的期刊发表作品,以及访问对方的相关机构,中国和美国民俗学者相互都学到很多东西。在中国,他们运用从美国学习到的方法和理论,并多有评述。在英语世界里,民俗学者已经发现了中国民俗生活世界的显著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本书还有更多的意义。会议论文和学术文章是有形的产出,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客观的。然而,学者们通过学术机构之间的交流、个体间的面对面互动、平等的思想沟通,这些都是个人的和无形的,也是我们的学科持续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
这本书是包含了民俗学者在会议和交流时所积累和记录的第一手材料。在四个分主题章节中,共有三十多位中美民俗学家讲述自己的交流感受。这些故事记录了为双方注入生机的交流和互动的历史过程:从面对文本到面对真人、从礼节访问到生动的思想交流。这些故事表达了他们的情感、价值观和世界观。正如编者所说,无论是在国家或国际,甚至包括个人层面,这种“亚民俗”对发展我们的学科至关重要。这本书中的故事,如同那些学术书刊中的文本、描述,以及对民俗传统的分析一样,是民俗学学科的生命线之一。本书既是学术著作也是对学术的庆祝。
迈克尔·欧文·琼斯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荣誉教授
美国民俗学会前会长
【湖南大学蒋海军翻译】
继续浏览:1 | 2 | 3 |
【本文责编:郑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