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族群文化传承

首页民俗与文化族群文化传承

[许陈颖 林翠萍]社区营造背景下民族村寨生态文化资源开发研究
  作者:许陈颖 林翠萍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2-10 | 点击数:7256
 

  (三)培育文化新质,创新生态开发的特色化文化

  创新是文化生态系统发展必不可少的途径,因此保护与发展文化生态就必须培养文化的创新性,增强文化的先进性。在社区文化生态建构中,社区居民的参与度直接影响着文化资源开发的效度,参与度低说明社区营造下居民对新生文化的认知度比较低,对新生文化也缺少归属感与认同感,甚至会对新生文化产生排斥心理,严重影响生态文化资源开发的效果。当前,民族村寨正致力于“一村一品”工程建设,并以此作为贫困村寨脱贫致富的出发点,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村寨生态文化的特色化发展,但不可避免地也冲击着原有的文化生态。“文化资源的开发应以满足人们的生活品质为主,要做出符合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因此更需要用文化创新来彰显民族村寨生态文化资源的显著性和特色性,在创新式开发中发展民族文化,借鉴日本、我国台湾等地社区营造的经验,通过文化产业化的创新,形成富有特色化的村寨文化创意产业,使其文化价值发挥最大效益,文化生态系统获得再生。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也才是最有力的保护。当然,在村寨资源开发中,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式发展,更不能因为开发资源过程中局部改变了社区原有的文化结构,便对生态文化资源开发的现实意义加以否定,而应通过提高参与度,充分挖掘社区文化资源,并引导社区民众合理创新,与时俱进,才能真正实现社区文化生态系统的永续发展。

  (四)整合文化资源,发挥生态产业的互补性

  社区营建的主要目标便是村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发展村落经济,许多民族村寨也开始利用生态文化资源优势,以“一村一品”模式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产业。由于开发的导向性和全局性不足,现有的社区在加强主题化开发之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忽视不同社区的差异化和互补性,或者因为未能处理好社区文化资源开发的特色化、创意化,导致无法最终实现社区生态资源开发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为此,相关民族村落在项目制的带动和政府的引导下,沿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发展方向,充分挖掘当地的资源优势,以打造创意产业项目,通过文化创意和科技工艺的创新,通过人为创造出主题化差异,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案例村寨主要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把“畲族双音”与畲山风情文化艺术产业整合成一体,把古建筑的显文化与隐性文化整合成一体,把畲茶文化与畲茶产业加以整合,剪纸文化与剪纸产业进行整合,把寺庙文化与当地信仰整合,即将民歌文化、茶文化、旅游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等进行立体式整合,并对接好相关民营企业,利用好村寨多年来赢得的“象征资本”(见表2),发挥不同产业之间的互补性,通过特色村寨建设把当地各种文化元素整合起来,借助文化资源开发与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文化与产业的双向提升,最终实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和社区营构的多重目标。正如美国人类学家恩伯夫妇说的那样,“没有哪种文化模式会永远不变”,民族特色村寨文化开发也是一个不断变迁、涵化的过程,其生态产业的发展必然受到区域化、全球化影响。围绕民族文化开展一系列村寨发展项目,须通过具体的资源配置机制、村民参与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环境保护机制、共生发展机制,才能发挥产业间互补式作用,推动村寨经济文化不断向前发展。

三、结语

  当前,许多民族村寨在村落社区精英的积极引领下,致力于实施“社区营造”发展模式,努力探寻村寨生态文化系统的再生路径,以实现村寨传统文化和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要实现目标,就必须立足自身的“根本”,紧紧抓住村寨生态文化资源这一村寨建设的“灵魂”,唤起村寨社区群众的文化自觉,夯实社区营造的内源性动力,寻找符合自身发展的规律,对村寨生态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式开发和利用,既保护传统文化,又培育文化新质,培植特色产业,摆脱依靠“项目制”的被动发展模式,激发村寨发展内源动力,帮助少数民族群众抱团脱贫致富,创新民族乡村“文化与经济良性互动”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实现民族村寨经济和文化的永续发展。

(本文原载于《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注释从略,详情参见原文)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孙亮】

上一条: ·[周园]近现代多重语境下的怒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一条: ·寻访“文化小山村”的纳西族歌者
   相关链接
·[程鹏]景观生产与仪式展演:社区文化营造的典型路径·[陈金文]壮族民间山水传说的生态文化意义
·[罗瑛]民俗传承的生态文化研究·[陈金文]中国民间“动物与人”故事的生态文化价值
·[黄剑]社区营造中的意义生成与共享·[叶宏 李金发]神话的结构与彝族生态文化
·[王逍]人类学视野中的畲族乡村发展反思·[张玉观]村落民俗生态文化的保护价值
·[郭志超]社区营造视野下的畲族村落变迁与发展研究·[刘晓春]日本、台湾的“社区营造”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非遗保护的启示
·[施惟达]民族村寨文化的现代建构·[吴仕民]原生态文化摭谈
·[张金敏]徽州古建筑雕刻构件亟待保护·民族村寨文化的现代建构逻辑(论文摘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