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0日上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承担的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神话数据库建设”(17ZDA161)开题报告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会议室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的专家、项目组代表、相关科研管理人员以及媒体记者,共有近20人出席了此次报告会。
开题报告会现场
“中国少数民族神话数据库建设”项目于2017年11月15日立项,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王宪昭研究员担任首席专家,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中央民族大学三家单位的科研工作者合作完成。项目下设4个子课题,子课题一“中国南方民族神话数据采集与整理”,负责人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吴晓东研究员;子课题二“中国北方民族神话数据采集与整理”,负责人为中央民族大学那木吉拉教授;子课题三“中国西部民族神话数据采集与整理”,负责人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诺布旺丹研究员;子课题四“中国少数民族神话数据库技术研发与呈现”,负责人为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朱艳华高级工程师。项目计划于2020年12月完成。
此次开题报告会的专家组由六位专家组成,他们是: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日焕,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尹虎彬,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研究员、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发展部主任黎建辉,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副教授、人文北京研究中心研究员梁继红,北京中研世纪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总工程师李刚。
朝戈金研究员首先代表责任单位致辞。他表示,民族文学研究所会一如既往按照社科院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的相关规定管理好项目经费。21世纪讲数字人文,讲互联网+,人文学术的发展越来越依赖数字资源的加工和便捷取用,研究所将在持续推进中国少数民族口头传统档案库建设的基础上,大力支持少数民族文学专题数据库项目。
王宪昭研究员做项目开题报告
王宪昭研究员在“中国少数民族神话数据库建设”开题报告会上,首先宣读了立项通知书,并重点介绍了申报项目的原因、民族文学研究所在资料学建设方面的工作基础、项目的总体设计、子课题设立依据、项目预期目标、方法路径,同时分析了项目的重点、难点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与会专家组成员在开题会议上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对项目进行了全面评议和指导,主要观点概述如下:
朝戈金研究员发言
朝戈金主要提出四点意见和建议。一是这个项目要注意与本研究所多年来实施的少数民族口头传统档案库建设、巴莫曲布嫫主持的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口头传统专题数据库:口头传统元数据标准建设”等项目的联系与衔接;二是要考虑如何合理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做一些数字化呈现和艺术转化。三是要体现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要应对跨语言、跨文字的挑战,不能忽视各民族神话的语言讲述。四是要注重神话学资料质量而非数量,注重资料之间的关联,给项目未来发展预留空间。
尹虎彬研究员发言
尹虎彬认为,该项目的实施已经具有很好的基础,建议借鉴语言学界做语料库的相关经验技术。他认为,这个项目不缺神话语料,但如何跟技术融通,将这些语料纳入到一个很有效的数据库建设当中是一个挑战。项目设计可以增加一个语言学方面的中间环节,数字技术和神话数据库之间的一些语言学研究成果可以作为有益的借鉴。
黎建辉研究员发言
黎建辉建议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将项目定位为制定流程、规范、标准,并做出样例,数据量不一定很大,但是要精,这样的贡献比单纯地大量数字化神话资料更大。此外,他还提出要考虑这个数据库的服务对象,面对不同的服务对象,可以设计出不同的策略。
李刚总工程师发言
李刚认为,神话具有很大的IP(Intellectual Property)价值,这个项目做得好,如果能培养出神话专家,在IP上有见解的专家,将是特别大的贡献。他主要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目前数据库技术相对成熟,搭建数据库并不难,难在数据采集。有些资料,获得扫描、拍照等数据采集许可已经不容易,获得许可之后,执行起来还有很多标准和专业要求,数据采集成本很高。他建议项目执行时,先确定好数据标准,如果数据采集量非常大,可以尝试利用信息技术,与已有数据库合作共享;二是利用网络上的资料时,要注意资料质量把关和版权问题;三是在资料加工过程中,与信息技术有机配合,以大幅度节省基础研究的力量,让研究人员抽出更多时间把资料做得更精细,而不是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到基础资料采集上。
梁继红副教授发言
梁继红建议,做文献数字化时有些重要文本可以保留图像版,以便查阅核实,数据库元数据的设置一定要契合研究目标,做著录的团队一定要是高质量的团队,尤其是准确的摘要,对使用数据库的科研人员来说非常重要。此外,她还建议在数据库中加入字典等工具,并让数据能够可视化呈现。
文日焕教授发言
文日焕在总结发言中提出,这个项目的立项对少数民族神话学科建设是很大的贡献,具有里程碑意义。项目设计对民族和地域的覆盖全面,项目组人员阵容强大,具有完成该项目的良好基础。他认为,鉴于目前研究对象的丰富性、复杂性和研究经费的限制,所涉及的问题需要瘦身,将研究内容更加具体化,可以选择少数民族神话中一个或几个专题,在现有成果基础上做好神话资源的系统性发掘,特别是资料的经典性、可信性方面把好关。
在讨论阶段,与会专家和项目组成员就数据库的定位、规模、数据标准、呈现方式、数据分析功能、神话母题提取的一致性、不同民族对神话的界定、少数民族神话语言特色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项目组与专家组讨论
项目组与专家讨论
最后,专家组和课题组成员对该项目达成一致意见。认为,项目对于中国少数民族神话资料学建设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批复经费与申请经费相差较多,项目原设计内容需要“瘦身”,在注重数据质量的基础上,合理控制数据数量。全面思考数据库的定位,注重需求为导向。在建设数据库之前先做好各阶段的流程规范和标准,可以先从少数民族神话的某一个专题入手,做出相应的数据库案例,为此类项目的可持续建设和未来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或留出空间。借鉴相关项目、相关学科的先进经验和技术,突出少数民族神话的语言特点。通过中国社科院、中科院及高等院校的多方合作,积极实现中华民族神话的艺术性转化,最终形成具有样例性质的可视化数据,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繁荣做出应有贡献。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2018-02-05 【本文责编:刘艳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