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但是,康士坦丁画像所依托的,还有一层源自犹太/基督教的解释。古代近东的创世神话,以色列的创世说与众不同。《创世记》里,上帝造天地之先,并无[诸神]争战。然而以色列还是受到外族宗教的影响,乃至《圣经》的一些篇章保留了被扬弃了的神话的残余。上帝教训约伯,宣讲海龙Leviathan那一段,就令人想起那些神话。实际上,Leviathan正是乌迦利特语《巴力神之歌》所描写的Lotan[巴力,Baal,是迦南人崇拜的雷神兼生育神,以色列人定居巴勒斯坦以后,成为耶和华的死敌,士2:11-14]。耶和华亲手抟造的海龙,却是一个无敌的兽王(伯41:6-18,23-26)[作者引英文钦定本,拙译据传统本原文。下同。海龙,liwyathan,希伯来文词根本义“蜷曲”,指原始混沌之怪。希腊文七十士本作:drakon,龙,遂为拉丁语和现代西语译本沿用。另作鲸、鳄、巨蟒等]:
谁敢撬开他面孔的巨门,排排利齿,多么恐怖!
他脊背像是覆着盾牌,一面面用石印封起
鳞甲咬合,紧密无间,连气也不得透入;
片片相扣,胶结一体,了无一丝缝隙。
他一个喷嚏白光四射,张开双目,如黎明的眼帘。
他嘴里吐出支支火炬,冷不防火星乱迸!
他鼻孔冒烟,好似大锅,架在火上沸腾;
他呼气可点燃煤炭,火舌伸出血盆。
他勇力蓄于颈脖:前行,有“恐惧”跳舞,
站起,则神灵战栗;击碎浪涛,看他们畏缩一团!
他颈脖一层层垂皮,仿佛铸就,不会摇晃;
他的心,硬若岩石,如磨盘座,又硬又沉。
刀剑砍不进,长矛刺不穿……
他搅动深渊如拌沸鼎,大海翻滚,若香膏入锅;
他游过之路,粼粼波光,仿佛深渊露出了缕缕银发。
啊,生来无所惧,天下无双——
他一切傲物皆可藐视;百兽之骄子奉他为王!
要降伏这头海怪,当然只能靠上帝。但在先知以赛亚的末日预言里,杀它则要等到救主降临我们的世界(赛26:21-27:1,参较诗74:13-14):
因为看哪,耶和华一出居处
便要追究世人的咎责,
而大地必显露[无辜]的血
不再掩藏遇害的人。
那一天,耶和华必挥起他的巨剑
无情地严惩海龙,
那逃窜的虬蛇,海龙
那蜿蜒的长虫——
必击杀那头大洋之怪。
这屠龙主题在《圣经》中重复多次,有时还特别强调上帝脚踩顽敌的意象(诗91:13):
而你将脚踩狮子和蝰蛇
小狮大蟒通通踏倒。
对以色列的先知来说,这意象既是末日预言,也是政治寓言。例如,耶利米将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比作海怪(tannin);以西结把埃及法老描绘成“潜伏在河里的大鳄”(tannin,耶51:34,结29:3)。就这样,众先知拿巴比伦人跟埃及人贬抑仇敌的比喻,回敬了巴比伦和埃及。
所以,希伯来《圣经》用龙比喻造物主的对手、以色列的外敌,正是古代近东通行的政治语汇。与之相关的另一[后圣经]母题,则被后来的基督教继承了:蛇成了恶的化身,引诱乐园里的夏娃(创3:1-15)。或因龙的模样如大蛇,伊甸园的那条蛇,就很容易为龙传统吸收。中世纪的许多亚当夏娃受惑图,都把蛇画作了龙(Palli,cols.516-24;Debidour,pp.292-3,314-7)。
于是,龙作为大恶(即魔鬼)的象征,进入了基督教传统。但这一主题没有出现于福音书和圣保罗书信,而是在《新约》末尾,由《启示录》的作者所阐发。那儿,取自犹太末日预言传统的神与龙之争,占据了异象的中心。《启示录》的龙有七个头(巴比伦神话也有七首龙),与《诗篇》所述,上帝击毙的多头海龙遥相呼应(诗74:13-14):
是你,运大力分开汪洋
大水之上,打碎怪物的脑袋;
是你,砸扁海龙的头颅
将它喂了荒漠野兽。
异象中,这条撒旦之龙的对头,则是圣母玛丽亚(启12:1-9)[此为教会的传统解释;作者引钦定本,拙译据汇校本原文]:
天上忽显出一大异兆:一位妇人,身披太阳,脚踩月亮,头戴十二颗星星为冠。她怀了胎,正在生产,因分娩的阵痛而喊叫。接着,天上又显一异兆:看哪,一条火红的大戾龙!长了七首十角,头戴七顶王冠。它长尾一扫,揽了天上星辰的三分之一,掷落在地。那戾龙站到分娩的妇人跟前,等着诞下孩儿,他好吞吃。而产下的是一男婴,就是来日必以铁杖放牧万族的。倏地这孩儿被提至上帝身边,宝座之上,那妇人却逃进了荒野;那里有上帝给她备好的一个去处,可以供养她,一千二百六十日之久。
于是,大战爆发于重霄,米迦勒率众天使进攻戾龙。那戾龙也纠集自家使者反击,但终于不敌,天上没了他们容身之地。结果大戾龙摔了下来,那条古蛇,又名恶魔、撒旦,那全世界的诱骗者——他被摔在尘埃,带着自家使者一道摔下。
此外,《启示录》的作者还说,他望见天使捉住龙形的恶魔,将它抛下无底深渊,至千年期满,才会释放片时(启20:1-3)。这段描写,情节也类同埃及、希腊的屠龙神话(Merkelbach,cols.238-9)。于是过去、未来呈现于当下,重演了一趟那个古老的故事:创世神与混沌之战。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2018-01-02 【本文责编:姜舒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