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电话响个不停,祝贺的、约采访的、邀请演讲的,搞得我有点应接不暇,九十岁的人超负荷运作。”1月24日,由光明网主办的2017“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年度人物”评选揭晓,共有10人入选,著名民俗学家、民间文艺家乌丙安名列榜首,这是他于13日被授予“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民间文艺家”后再获殊荣。昨日上午,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来到乌丙安的家中,看到他正在用手机沟通近期的行程安排,放下电话的他一见到记者就调侃说,“没想到活这么大岁数,这两天突然火爆了。”在两个多小时的采访中,乌丙安讲述了他从一个“文艺青年”如何走上了民俗文化研究;谈到辽沈地区的非遗保护和传承,既有赞赏又有担忧;在高校教学岗位工作数十年的他希望“民俗学”可以成为通识教育课,让每个大学生都受到民俗文化的熏陶;最让乌丙安感到自豪的还是自己连获两项殊荣,“以前一提到‘民俗’别人就觉得土得掉渣,这一次民间文艺也终于走上红地毯了。”
从文艺青年到民俗守门人
“当年民俗文学是冷门不被看好”
在2017“中国非遗年度人物”评选给予乌丙安的评语中,称他是“守候文化遗产的战线上的一名老兵”“守护非遗大厦口的一名守门人”。乌丙安告诉记者,1953年当他还是“小乌”的时候,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首届民间文学专业研究生,身边的老师和朋友都不看好这个专业,“当年流行写诗歌、小说,我写得也很好,常常被发表。后来大家听说我学‘民间文学’了,都说‘白瞎了这个年轻人’。”可是乌丙安就坚信,祖国要兴旺昌盛,传统文化一定会受重视,早晚能热起来。毕业后,乌丙安在辽宁大学从事民间文学民俗学教学与研究、撰写民俗学理论研究著作。他深入田间地头、走访800多个村子,“做民俗研究,必须到第一线去,整天在老百姓当中,不能当‘大楼学者’。”
一晃65年,从“小乌”到“老乌”再到“乌老”,无论在研究民俗文化的道路上经历了多少曲折,乌丙安都坚持至今。耕耘总会有收获,在获得“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民间文艺家”称号和2017“中国非遗年度人物”两项殊荣的时候,乌丙安自信地走上了红地毯,“民俗文化总算‘受宠’了,这次获奖后,不是乌丙安热了,而是民俗学热了,这给那些致力于非遗传承和民俗文化发展的专家学者、专业青年以及非遗传承人们打了‘强心剂’,提高了他们推进传统文化工作的自信心。”
希望“民俗学”成高校必选课
“大学生应该有民俗学修养”
现任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专家委员会委员的乌丙安,七十岁退休前在辽宁大学任教。谈到当下高校的“民俗学”教育,乌丙安表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民俗学,在辽大“民俗学”课程很受全校学生欢迎。“当时辽宁大学是全国第一个开设民俗学课程的高校,全校不管文科还是理科的学生都要上,是必选课。”如今,民俗学课程在高校中不算主流,乌丙安表示希望高校将民俗学作为通识教育课,“一个高等院校的学生起码是个全才,应该有民俗学的修养。民俗关乎人们日常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了解和认识它是很有用处的。”
在学术著作撰写方面,2016年乌丙安出版了非遗保护著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和方法》,因为年纪和精力的原因,他表示自己不再单独出版新书了。不过由乌丙安担当总主编的《中华民族文化大系》第一辑已经正式出版,其中涵盖了藏族、蒙古族、纳西族等7个少数民族,共7卷9册。乌丙安介绍说,《中华民族文化大系》囊括了我国56个少数民族的历史、特色、民俗、文化等内容,每卷都由本民族的专家主编和撰写,而他的工作就是把关内容的严谨性和准确性,“这是个累人的活”,虽然嘴上说着,但记者看到每本书中,需要商榷的部分乌丙安都用一次性便利贴给标记出来,一丝不苟的学术作风令人敬佩。
辽宁非遗数据库理念超前
“辽沈饮食非遗别空留品牌”
谈到辽宁省的非遗传统和保护工作,乌丙安表示辽宁省非遗数量在全国来看并不算多,但是特点比较突出,比如辽宁的满族剪纸、高跷秧歌舞、朝鲜族的农乐舞都享誉世界。乌丙安对辽宁省非遗保护数据库的建立给予很高的评价,“政府投入很大,利用声影、虚拟科技技术,将非遗文化完整保留下来,即使2000年后,没有活人展示了,失传了,通过技术也可以复原,这种保护理念在全国是很超前的。”
2014年“辽菜传统烹饪技艺”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乌丙安对辽沈地区的饮食非遗申报也极为关注,他对于当下一些“老字号”饭店只问“品牌”不求“手艺”的现象颇为担忧,“沈阳饮食类的非遗,是技艺而不是产品,拿来产品不停地申报是不对的。饺子、大饼、烧麦、坛儿肉等等食品都是物质的不是非物质遗产,而厨艺制作配方和手艺绝活儿才是非遗。辽沈地区的许多‘老字号’饭店,开得到处都是,空留了一个招牌,结果口味不对了,以前尝过正宗口味的老顾客都不去了,慢慢牌子也倒了。想申报非遗的饮食,你得亮出食品的绝活在哪。”
[记者手记] 90岁高龄一年200多天在外面 乌丙安——老年版“旅行青蛙”
第一次见到乌丙安,记者很难想象他已经90岁高龄了。近距离观察,除了因为年纪太大听力下降戴着助听器,交谈中的乌老师不仅思维敏捷、精神矍铄,而且微信朋友圈等现代科技都操作熟练。由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专家委员会委员的职务,乌丙安不得不成为“空中飞人”,到全国各地处理相关工作,每次出行都自己一个人,“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能在家里,200多天在外面,其中100多天在飞机场。”
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乌丙安一直奋斗在民俗文化、抢救和保护非遗等工作的第一线,晚辈都心疼他,劝说“太累了,太苦了,爸你歇歇吧。”可一谈到民俗,乌丙安脸上那股高兴劲儿,让晚辈们选择了顺从父亲的决定和做法,“当我选择了这个事业就必须有所准备,要吃苦的,也没有‘钱景’。”
采访中,乌丙安多次提及当年自己选择学习“民俗文学”很多人都看不上,如今获了两个大奖,多年来“荣辱不惊”的乌丙安其实内心里还是感到十分欣慰的,不经意间也显露老顽童的一面,估计见到同辈那些看不上民间文艺的老友,可能要有不少话要拍着胸脯说了。最近朋友圈流行“旅行青蛙”的游戏,一只青蛙,每天规律地生活、一个人看书、吃饭、旅行,把自己的时间和生活安排得妥妥的。记者突然想到乌丙安老师,他有点像老年版的“旅行青蛙”,为了热爱的事业在外到处走走停停,无须外人担心,自己可以将晚年生活过得有滋有味,也是一种幸福。
文章来源:《沈阳晚报》 2018年01月28日 【本文责编:程浩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