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箕村轶事
史耀增
在号称“合阳首镇”的坊镇东北2.5公里处,有个3000多人的大村庄,叫“和阳村”。村里有一项传统的手工艺——编制柳条簸箕。在合阳县的大小集镇上,你只要见到背着柳条簸箕叫卖的人,不用问大多都是和阳村人,所以人们亲切地称和阳村为“簸箕村”。说来也有意思,和阳村的水土大约适宜于养育编簸箕这项民间手工艺,不光周围村庄的人不会这种技艺,就是和阳村编簸箕的人离开自己的家乡到了外地,技艺也马上生疏了,不久便歇手停业;而外边的人不论是山东、河南逃难的在此处落脚的人还是本村招的上门女婿、抱养的儿子,只要愿意学,很快便会掌握这门技艺,甚至成为高手。其中奥妙,谁也说不清。
据老辈人说,当年孙膑被去掉双膝,囚在阴暗潮湿的地窖里,身下坐的柳条皮沤烂了,为了打发时光,他便把柳条褪去皮,用细绳连成一片。后来他被齐威王尊为军师,在马陵道打败庞涓,便把这种制作方法传到民间,做成了在农村广泛应用的柳条簸箕。因此,和阳村做簸箕的人把孙膑奉为自己这个行业的祖师。村里人是从何时开始做簸箕的,无据可考,编制柳条簸箕的技艺就这样一辈一辈地传下来了。
编簸箕的材料是柳条、柳树揭成的“舌头”和细麻绳。柳条不是普通柳树上的树条,是一种灌木状的丛柳,俗称簸箕柳,先一年割去,第二年又会长出来。开春后树木发芽,这时割下的条子叫“芽条”,结构较为疏松;伏天割的条子叫“秋条”,质量好;冬天割下的条子要放在大铁锅里蒸,才能褪去外皮,这种条子称为“蒸条”,颜色泛黄,做成的簸箕特别结实。和阳村的人过去都是进黄龙山去买条子,红旗水库在上世纪70年代初通水后,灌溉条件大为改观,许多人家自己种了柳条,而且由于该村土质好,长出的柳条胜过北山(黄龙山)条子,表面光滑,做成的簸箕特别平整漂亮。每到伏天,村里人割回的条子堆积如山,人们坐在树下褪皮,摆到太阳下晒干,再扎把,形成一道特殊的风景线。而簸箕舌头用大柳树揭成。先把树身截成段,再用一种叫“刳镰”的工具顺着树的丝路(纹理)揭成一片一片的坯子,使用时再用刳镰刮光。拧细麻绳要用“拧车子”,这是该村一种特殊的工具,状如一张搭上箭的弓,外地人见了都觉得稀罕,及至看了使用方法更是叹服。只见拧绳子的人右手腕使劲一抖,拧车子转动,左手不断续麻丝,细麻绳便拧成了。缠簸箕用的“线”,是把粗条子(称为“线条”)破开,再用线刀刮去心,只留韧皮,这个过程叫做“打线”。初学的人先学拧绳、打线这两样,民谚说:“未学先看,拧绳子打线。”缠簸箕要用槽锥,连“舌头”要用钩针。槽锥、钩针和拧车子、线刀一样,都是编簸箕的特殊工具。
编簸箕的地方叫“窨子”,是名副其实的“地下工厂”。深4米左右,大小不一,小的仅容一人,大的可以供五六人同时操作。上部留一方口透亮,这样的设计为的是潮湿无风。因为条子要泡软了才能加工,如果在平地上做,条子被风刮干,稍一用力就折断了。潮湿加上不见阳光,所以从窨子里上来的人的脸都是白惨惨的,缺少红润,时间长了,还会得关节炎。过去和阳村做簸箕的人多,每个巷道里都有四五个大窨子,人们边做边说笑,有技术的指导初学的年轻人,倒也别有乐趣。冬天落了雪,窨子里暖和,不做簸箕的人也爱到窨子里拉闲话。外村人戏谑地说:“进了村不见一个儿,揭开帘子一窝儿。”(窨子口上都盖着谷草帘子,所以有此一说。)做簸箕时首先讲究一个手动,麻绳必须在条子上勒出一道槽,这样使用时只磨条子不磨绳子。只要绳子不断,条子就散不了伙。
做簸箕的人一般自己不到集市上去卖,专门有贩卖的人。而卖簸箕的深谙买卖之道,能把货物夸得绝无仅有,能把顾客说得不由你不动心。叫卖声也各有特点,有的只是喊“簸箕”或“和阳(岳)的好簸箕!”姚家巷一位王姓老人卖了一辈子簸箕,叫卖声与众不同,先是拉长调子慢悠悠地喊:“谁要簸箕箕(老人喊成‘次次’)谁要哩——”接着以快节奏喊一声:“谁要簸箕哩!”在热闹的集市上独树一帜,产生了极强的吸引力。如今老人已去世数十年,许多人还经常提起他,似乎那叫卖声还在耳边萦绕。除了在合阳全县销售外,和阳簸箕还远销到韩城、澄城、大荔等邻县,在黄河对岸的晋西南地区也颇受欢迎。除了大小簸箕,和阳村人还能编制携斗、针线笸篮和安全帽等。还有走村串巷专门修理簸箕的人,人们把他们叫做“缠簸箕的”。因为他们所做的主要是把簸箕两个角和手捉处散了的地方用柳条打成的“线”缠好,所以得了这个名。也有簸箕舌头坏了需要换新的,那个技术就复杂得多,非高手才可胜任,也只有高手才能修得平整结实,当然收费也就多一些。和阳村逢元宵节时出的芯子杆在方圆也很有名,在设计时都少不了表现自己村里的簸箕编织工艺。或把长方形的簸箕与圆形的笸篮摞在一起,上端站个小孩,而将支撑小孩的钢筋用“线条”巧妙地伪装起来,外面看不出一点破绽;或把簸箕立放,两个角各站一个小孩,做成转杆,构思新颖,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抗战胜利后,和阳村里摆社火,有一天的总牌是“和阳的好簸箕”,三床芯子的内容依次是“秦始皇筑长城——边紧”、“苏秦分说六国——舌头宽”、“董卓卧地三尺——条杆儿壮”,用形象的语言把和阳簸箕的特点说得清清楚楚,至今仍为人所津津乐道。上世纪80年代初,史家巷的史保安老人曾用幽默诙谐的语言,以一位女性的口吻为和阳柳条簸箕编了一段顺口溜:
山川本是我绣阁,
谁倒叫你把我说?
我当把我做柴火,
浑身衣服一齐脱(去皮)。
把我大姐身子破(线条),
丢下小妹用不着(细条子)。
多亏来了麻老婆(麻绳),
把我一家才联络。
我妈把我怕磨着,
站在前面受折磨(舌头)。
把我嫁给老范哥(贩卖者),
背到会上蛮吆喝(赶集叫卖)。
不愁吃,只欠喝(簸箕可以端粮食端面,但不能端水),
家家户户都用我。
这段顺口溜形象生动,但只有用合阳方言去念,才能品咂出其中的特殊韵味来。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叙物” 2018-01-20 【本文责编:程浩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