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间玩具构筑着温州人的童年世界。温州民间玩具拥有地域海洋文化的特质,体现着温州人在艰难谋生的缝隙中寻求快乐的人生态度,也潜藏着与海洋和谐共生的传统民俗信仰。作为谋生之技的民间玩具制作和表演充分呈现了温州人的灵性、务实以及敢为人先精神。温州民间玩具一直在神圣与游戏之间徘徊。
关键词:温州地区;民间玩具;地域文化
传统民间玩具是一种使民众精神愉悦的娱乐工具,俗称“耍货”“玩意儿”等,主要对象是儿童,它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与民俗特征。中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陶质的猪狗等,如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和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就出土过类似的陶质小物件。这些陶猪陶狗系对当时猪狗的写照,其形态中所含蕴的观赏、把玩功能已十分明显;换言之,这些陶质物件极有可能是中国最早的玩具。人类一旦拥有了玩具这样的存在物,其童年时代的恐惧与快乐、神秘的幻想以及神圣的敬畏,都不可分割地融贯到这些玩具之中。透过民间玩具这一视角来研究它与育儿习俗、儿童教育、商业文化,尤其是与地域文化的关系,无疑是可行且有价值的。温州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民间玩具是竹马玩具,明代《弘治温州府志》载:“竹马坊,谢灵运出守,儿童骑竹马相迎”。温州民间玩具按照制作材料分类有竹木玩具、食品玩具、纸玩具、金属玩具、布玩具等类型,近80种。按照美国人类学家罗兰·凯洛斯的观点,玩具强调了四种截然不同的需要:模仿、入迷(vertigo)、竞争和机会。温州地区的玩具除了强调“四种截然不同的需要”之外,还渗透着其特有的地域文化,共同建构着温州人的童年世界。
一、温州自然环境资源对民间玩具的影响
温州古属瓯地,位于浙江东南部,东濒东海,南邻福建,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山海经》称之为“瓯居海中”。囿于这样的地理位置,温州在古代陆路交通就很不方便。在古人眼里,温州近乎被山围困着,仅有面海一个出口;用温州话来说,即死路一条(温州话中的“水”与“死”读音相近)。因此与外边世界交往走水路相对方便。温州人面朝大海不可能欣赏到诗人海子的“春暖花开”,而只能体验到向其讨生活的艰辛;从“死(水)路”上闯荡世界,锻铸了温州人胆大、吃苦耐劳的品性。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温州人经商意识非常浓厚,素有“东方犹太人”之美誉。当代温州人能跑到世界各地做生意,就跟这样的生存环境有关。如果说“玩具、茶具、电动火车和建筑组装玩具是代代相传的美国生活仪式的一部分”,那么,贝壳玩具、鱼骨玩具、木质玩具以及矾塑玩具就是温州人就地取材的自娱自乐式玩具。
洞头是温州的海岛县,盛产各种鱼类和贝类。在洞头最具有代表性的玩具是贝壳玩具和鱼骨头玩具。过去海岛渔民把小贝壳穿成串,做成项链和手链;把形状各异的螺贝,做成各种小玩具。孩子满月时,给他挂上榧螺,俗名长寿螺,意在祈福避祸。历代民间艺人不断创新,尝试把几个贝壳组合粘叠,做成各种日用品、工艺摆件和贝壳玩具。贝壳玩具清新自然、生动形象,具有浓郁的海洋文化韵味。在此基础上,洞头还成立了贝雕工艺厂,陆续开发生产系列贝雕产品和贝壳玩具。在洞头曾经还流传着一种独特的玩具,即用废弃的鱼骨头制成的鱼骨头玩具。洞头的岛民祖祖辈辈多以捕鱼为生,每次出海捕鱼好几个月,在船上闲暇之际,渔民就会摆弄吃剩的鱼骨头,根据鱼骨的形态制作成飞鸟、螳螂等各种虫鸟造型。出海归来后,渔民便会把这些鱼骨头做成的玩具送给小孩们玩耍,颇受他们喜欢。随着温州经济的发展,孩子们接触到更多技术含量高的新玩具,以鱼骨制作的传统民间玩具渐渐淡出温州人的童年世界。
概而言之,温州民间玩具具有地域海洋文化的特质,温州人被置于死(水)路而后生,有在艰难谋生的缝隙中求乐的人生态度,也有与海洋和谐共生的传统民俗信仰。温州渔民出海捕鱼没有随便丢弃垃圾,而是别出心裁地利用起废物;既调剂了他们海上捕鱼的枯燥生活,又为留守在家里的孩子们制作出精美的玩具,甚至介入到他们的生活仪式。从贝壳、鱼骨玩具中我们能触摸到温州人对家的温暖情感。
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温州“七山二水一分田”,平原很少,多属丘陵地貌,蕴藏着丰富的木材资源,富于创新精神的温州人用木材创制了很多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玩具。泰顺地处浙南山区,盛产小杂木、松树等。泰顺的民间艺人利用当地优势开发了系列木制玩具产品,其中车木玩具最具地域特色。泰顺车木玩具是以木偶造型为基础,结合车木工艺,加以雕刻、拼接、彩绘以及装饰创作而成的立体造型玩具。它是当地有着民间文化底蕴的木偶制作工艺和成熟的车木工艺相结合的创新成果,其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地域特色上。泰顺车木玩具以人物形象居多,也有可爱的动物,其造型简练概括、圆浑饱满,色彩鲜艳、色调协调,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泰顺车木玩具的代表人物为季桂芳大师,代表性作品有《民族娃娃》《西游记人物》等。这些富有童趣的泰顺车木玩具,深受温州儿童的喜爱。
温州山多树多,矿产资源也较为丰富,其中苍南矿产资源最多,明矾矿储量约占全国的80%,该县的矾山镇有“矾都”之称。矾塑又称明矾塑形工艺,是矾山人利用当地出产的明矾,借鉴传统彩扎塑形工艺创造的一种工艺品,也是儿童的玩具。它具有通透空灵、雅韵天成的特点。据当地传说,矾塑的创始人在无意中发现一棵小草结上明矾珠子,在晨光下闪着亮光,很好玩,出于好奇,便试着用竹篾和线扎成各种“小玩意”如青蛙、蜻蜓、螳螂、鱼虾等,放入明矾结晶池内结晶,结晶后的小动物像翡翠一样通透光亮。后来艺人在制作小玩具的基础上,不断地探索和改进技艺,使矾塑成为千姿百态、别具韵味的艺术珍品。温州矾塑玩具糅合了彩扎、堆塑等工艺技法,以线条为主,点、线、面、块组合造型,既用写实的手法造型,又以明矾晶莹剔透的天然神韵表现一种特殊的意境,从而塑造了温州人充满灵光的童年世界。
二、温州作为“百工之乡”的手工技艺对民间玩具的型塑
上文述及温州偏居浙南一隅,山多地少,虽然寒热气流来到温州都是强弩之末,气候不太热也不会太冷,但每年夏秋两季常遭遇台风袭击,是故生存环境较为严峻。不过,凡事有弊必有利,如交通闭塞在某些特殊历史阶段却使温州成为逃避战乱或政治迫害的世外桃源,于是各种文化在此交锋乃至冲突,最终各种文化的交汇使温州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大熔炉。远在距今约5000年以前,就有一批来自良渚的先民,几经辗转,最终落脚在温州市鹿城区上戍乡渡头村的老鼠山。其后又有数次中原人口大规模的迁入,如西晋末年的中原士族南渡与后来的宋室南迁。这不仅给温州带来各类能工巧匠,更重要的是使之逐渐形成先进的思想理念,诚如杜佑《通典》所载:“永嘉之后,帝室东迁,衣冠避难,多所萃止,艺文儒术斯之为盛”。
另外,温州本土生存条件不够理想,可耕土地贫乏,逼迫着温州人想方设法去谋生糊口;要么磨练生成积累相关技艺,要么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走出温州,到外面闯荡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而温州人闯荡世界靠的就是祖辈传承下来的技艺。温州人依靠技艺外出闯荡世界的同时,接触学习并带回了全国各地的手工技艺,再融合外来移民文化,使温州成为名副其实的“百工之乡”。所谓“百工”,所谓“艺”,其中包括了民间玩具的引入与制作。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技艺有刘氏风筝、布袋戏等。
风筝遍布中国大江南北。大约在五代时期风筝成为玩具,唐代时是上层社会的高级娱乐玩具,到了宋代渐入民间。随着宋室南迁,北方风筝也被引进偏隅东南一方的温州,这使南北风筝制作技艺得以相互渗透,为最终融合成具有温州特色的“文字风筝”夯下了基础。温州竹枝词对本地民间放风筝有过生动记述:“百丈丝纶握手中,纸鸢飞趁日轮红。愿郎平地飞腾早,万里前程正运风”。温州人把对人生的美好愿景寄托在放风筝的娱乐之中。放风筝是温州民间的户外娱乐,制作风筝的技艺过程本身却不是为了单纯娱乐,主要是为了谋生。越是生活在逼仄的环境,越是梦想温州之外的“万里前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温州人放风筝是对现实世界的超越,也是对谋生之技的超越。
因此,温州风筝的制作非常考究,并别具匠心,刘氏风筝可谓其中的佼佼者。温州的刘氏风筝已有九十余年的历史,创始人是刘益卿先生。刘氏风筝作品在传统风筝制作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在镂空文字风筝的研究、制作方面颇有建树,最有特色的是“福”字风筝。刘氏文字风筝的技术难点就是在文字风筝左右不对称的情况下,如何确保其受风均匀。刘氏风筝创始人打破常规思维,设计出合理的骨架结构,在制作工艺和材料运用方面获得突破,使文字风筝在空中的稳定性得到有力保障。温州竹资源丰富,为刘氏风筝制作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它以本地三至五年生的冬季毛竹为原材料,该类毛竹具有轻巧、弹性好等特点。刘氏风筝传承人还不断创新,将温州瓯绣与风筝制作两种不同的手工技艺进行完美对接,采用温州瓯绣工艺代替风筝传统的手工彩画,创作了全国首只刺绣风筝。这只瓯绣飞天彩蝶体现出瓯越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凸显了温州民间玩具的地域文化特色。
温州布袋戏是木偶戏的一种,又称“掌上戏”,它融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形成了独特的表演形式。全套行当仅为一肩挑,一个艺人,手、脚、嘴并用,即可完整表现生、旦、净、末、丑各种角色。正所谓“一副扁担一台戏,一人演戏百人看”。温州布袋戏演出更能发挥其因陋就简、因地制宜的表演优势,便于民间艺人游走各地演出赚钱,这也是“百工之乡”的主要谋生之技。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孙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