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胡琴]民俗与技术——论赫尔曼·鲍辛格的《技术世界中的民间生活》
  作者:胡琴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2-27 | 点击数:9285
 

第五章 意义与启示

      自1987年至2016年大约30年间,中国民俗学界一方面梳理古代有关民俗文献的资料,努力找寻学科已有的学科积累,另一方面回顾现代民俗学的发生发展历程,努力理清学科的历史路径。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民俗学就开始着力恢复文革时期中断的学术研究,谋求民俗学的新发展、新阶段。中国民俗学界独领风骚、影响甚深的钟敬文先生号召建立中国民俗学派。尤其强调和注重对民俗学学术史的梳理,更多地关注民俗学的内在学术转变,即民俗学的研究对象的转变和民俗学研究方法的转变。在这30年间,民俗学者们用他们的经验民俗研究展示了民俗学研究对象民的变化历程。比如户晓辉先生的《从民到公民:中国民俗学研究对象结构转变》、吕微先生的《民俗复兴与公民社会相联接的可能性:古典理想与后现代思想的对话》,他们都表述了民从特殊人群转向为普遍公民的这一历程。民不再是过去被边缘化的、需要被改造的群氓而是有思想、有文化权益的现代国家的普通公民。民俗学界除了展示了的这个变化轨迹,还从理论的高度去论证这种变化的应然性和必然性。从高丙中先生的《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户晓辉先生的《现代性与民间文学》以及刘晓春先生的《以日常生活为方法的民俗学研究——“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的可能性论坛综述》等等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民俗学界引进国外理论的不懈努力。日常生活理论、胡塞尔现象学的生活世界、索绪尔的内在性概念等解释了民之作为普通公民、作为日常真实生活的经历者的理所当然性;以及肯定了民之俗的正当性和合理性,从而使得重新评价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及其文化实践成为可能。在民俗学的研究对象由物到人,由特殊人群到普通民众的转变中,民俗学者与民俗研究对象的关系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于是近几年来,民俗学界反思的重点落到了民俗学的伦理问题上。即民俗学者在介入民众的日常生活时能否处理好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微妙关系。民俗学者的研究如何避免触及民众的隐私、压制民众的话语权、甚至伤害到民众的基本权益。吕微先生在《反思的民间文学与民俗学的学术伦理》中提到民俗学者在进行研究时,很容易置身于情景语境中,代入研究者自己的主观立场,而研究者主体和被研究者主体(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民众)的意见和观点却不总是一致的。刘晓春先生的《民俗与民族主义----基于民俗学的考察》也提到了民俗学者应当对自身的角色与责任进行深入反思,进而重新审视民俗学的应用性、实践性和公共性。刁统菊的《民俗学学术伦理追问:谁给了我们偷窥的权利?》中提到民俗学者要处理好与访谈对象的你我关系,尊重被访谈者的话语方式和人生体验,避免审问式访谈。中国民俗学不断地在总结过去、反思自身、发展自身以应对社会的变迁。不过问题总是在变化,解决问题也并非一日之功,民俗学界仍然需要长期的坚持。就如高丙中先生所说的把民俗学作为公众日常生活研究的学科,不是一个完成的结果而是一个尚需要努力的过程

      赫尔曼·鲍辛格的民俗学(或者称经验文化学)研究路径和学术著作《技术世界中的民间文化》就是在民俗学者译介国外学术、引进西方民俗理论、形成中国民俗理论的过程中被介绍到国内的。鲍辛格在《技术世界中的民间文化》一书中反思了德国国家社会主义时期民俗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强调民俗学研究的社会学方法和面对社会问题的问题意识,在实际研究中将被神话的和浪漫化的民族还原为当代社会的普通民众,把目光转向了当代社会当代社会中的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作为德国民俗学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鲍辛格通过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把握和分析展示了他面对社会转型的介入方式和思考方式。《技术世界中的民间文化》是这种介入方式和思考方式下的学术成果。当前中国民俗学界仍需要不断更新民俗研究理论、转换民俗研究方法、发现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积极价值。《技术世界中的民间文化》无疑能够为中国民俗学界解决现代社会转型带来的各种文化实践问题提供一个可行思路和意想不到的参考价值!

 

胡琴:女,本科就读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言文学基地班 2013级)现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攻读硕士。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文学人类学微信公众号 2017-12-11
【本文责编:刘艳超】

上一条: ·[王杰文]“朝向当下”意味着什么?
下一条: ·[陈霖]蔚为壮观的中国史诗
   相关链接
·[王霄冰]再语境化与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料的溯源研究·[赖晓君]情书的世界:关于晚明书信集《丰韵情书》的民俗考察
·[朱志平 靳冉]当代语境下民俗艺术价值重构与转化·[朱梁灏]家乡民俗学视角下“同乡同业”现象考察
·[周淼]过程性视角下类民俗的生产·[郑艺星]赛博功德与电子木鱼:试述民俗事象的当代变体
·[郑涛]简述东亚民俗学发展史·[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
·[赵靓]数智三月街:大理街子的平台时空与新兴民俗·[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张瑶]作为民间技术的巴代做法·[张爱琳]大英博物馆藏苏州版画的四重价值
·[袁玥]传统与现代:论张亮采的民俗观·[尹立娜]节日民俗的价值建构主体及方式
·[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杨旎梵]中式恐怖游戏:电子技术下民俗的创造性运用
·[杨吉然]滇西地区的村庙祭祀·[徐梓淇]商业民俗中的物质表现与象征演变:以中式招财猫为例
·[谢思岚]宋代都市笔记的民间立场及其对民俗时空的建构·[萧放 叶玮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形、有感与有效路径探讨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