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鼓励和提倡民俗摄影的学术理论研究……”
“民俗文化实际上就是传统文化……”
“中国摄影界必须培养一批具有学者意味的摄影师,民俗摄影才有希望……”
“在民俗摄影中单幅作品反映的内容往往不及组图反映的内容丰富。如果组图再加上文字说明,就更棒了。尽量要使我们的民俗摄影丰富起来……”
第三届中国凤凰民俗摄影双年展日前在湘西凤凰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人用镜头和影像记录下身着盛装、载歌载舞的土家族苗族人民,定格凤凰古城梦里天堂的山水画卷和民俗风情。随着摄影展的成功举办,如何更长久地延续凤凰民俗摄影双年展这一品牌命脉,如何更好地在创作中反映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以摄影的艺术化手段和高品位的审美观照来反映人类的生存环境、生活状态,仍然是摄影界迫切关注的问题。
把民俗学与摄影有机结合起来
“一些摄影师拍一个村落,只流于表面的砖瓦建筑,没有对其进行更深层次地挖掘;而研究历史的史学家们往往又对摄影器材没有足够的掌握。所以摄影师的作品就显得‘空’,一些关于民俗学、社会学的文章就显得‘干’。要解决‘空’和‘干’的问题,我觉得目前要特别注意民俗学、社会学和摄影的进一步融合问题。”解放军理工大学训练部部长、文化学者张建军表示,如今许多民俗摄影作品缺乏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他鼓励摄影工作者多学习一些历史知识,多研究一些社会问题,使自己深刻起来。
“学习太重要了,希望摄影界的人能够提高知识修养。如果说摄影人不具备实际的民俗文化知识和历史知识而去从事民俗摄影是非常可悲的。”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新媒体中心总监、民俗学家、摄影家刘冻同样强调了民俗摄影的理论知识储备对于摄影创作的重要性。
如何落实民俗学与影像的结合?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媒介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邓启耀表示,相互学习包含许多内涵和基础,比如民俗学就包括物质民俗、精神民俗、制度民俗等等,也包括日常的生活民俗,衣食住行方方面面,从一个点去切入很重要。“有一次我去采访一位老人,一般我们都会聊历史之类大家都感兴趣的问题,而那次老人问我认不认识字,我被问蒙了,我怎么会不认识字呢,老人领过来一个女孩让我看绣在她身上的背牌上的图案,我一看还真的不认识上面的字。这让我意识到,很多东西都需要去重新认识。而这些民俗作品丢了就永远不可能再有了。所以要去反复学习。”
民俗摄影要建立在真实的层面上
“民俗摄影,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真实’”。南京师范大学影视系副教授蒋俊说,民俗摄影,或者纪实摄影、新闻摄影,要关注摄影本体,“许多摄影师丢不下‘艺术’,认为一定要加以形式化改造,而民俗影像的本貌应该是非文字性和形式性呈现出来的内容。许多摄影师在拍摄民俗物件时,由于个体认知的局限性确实不知道那是什么,最后通过自我切入的方式,用个性化的文字加以说明,最后导致文字和图片内容不相符。”
据了解,多数摄影师在拍摄作品时惯于使用黑白色来呈现影像,这在诸多专家看来是一种摒弃民俗文化本真的创作手段。“色彩对于民俗摄影十分重要,尤其是一些带有强烈民族特色的物件上面的图腾以及制作时的用料等,用了黑白色就丧失了民俗文化的原汁原味,只有还原作品的本真,不在创作时一味追求黑白,才是用影像保留民俗文化的有效方式。”刘冻说。
“在中国古代,颜色是等级的标志。古代有春、夏、季夏、秋、冬五个季节,五季要对应穿五种颜色的衣服,这是礼仪。所以我们现在的摄影如果不注重民俗文化的珍贵细节,光追求画面的一种审美,这将对民俗摄影的发展造成很大的麻烦。”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服饰文化专家赵连赏表示,民俗摄影从形式到内容一定要做到它的史料性、文化性、历史性和底蕴性,这样我们才能掌握好从史料到信息量之间的影像转化,从而恰当地呈现民俗文化特色。
“民俗摄影应该以‘小’见‘大’,‘小’题‘大’作,意思就是抓住一个小点,继而延展到更大的方面、做更好的东西。比如蔡焕松,他拍潮州文化拍了一辈子,令人震撼。他的片子就是扎根生活最朴实的叙述,记录真实,才是民俗摄影的本根。”刘冻表示。
抢救性记录应该成为所有摄影人的自觉行动
有专家表示,多年来中国摄影家借助现代的数据化采集工作和4 K高清摄像机多方位、多机位地拍摄,二维或三维扫描,3 D、4 D技术,虚拟现实,数据库等现代信息科技手段,为传承、研究、宣传、利用民俗民间文化遗产留下了珍贵的资料。用可以再生的数据、可以再生的数字形态实现保存、传承与传播,不少珍贵的成果已经让行将消失的民俗民间文化与民俗事项重新回归到人们的视野。
“抢救性记录至关重要,诚然,如何抢救是一个问题,这就回到加强文史这方面的研究和知识面扩大的问题。如何在时代的发展中抢救性地留住身边的民俗文化,我觉得这是我们每一个摄影人应该做的事情。”邓启耀表示,在现今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民俗文化保护的自觉行动,是每一位摄影人的使命。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2017年12月15日 【本文责编:程浩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