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李文钢]族群性与族群生计方式转型:以宁边村四个族群为中心讨论
  作者:李文钢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2-07 | 点击数:5669
 
 
  在2000年以后,宁边村也掀起了一股打工潮,越来越多的村民走出村庄,来到昭鲁坝区打工,或是去更为遥远的东南沿海和北方的省份寻找工作机会。对于缺少发展资源的高寒山区而言,外出务工更容易替代原来的生计方式,成为当地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就业途径的多样化意味着宁边村的四个族群村民多了一些选择,解决用于粮食生产之后的剩余劳动力。从整体上来看,现在回族是村子中最为富裕的一个族群,有5户家产超过百万的回族家庭,苗族是最为贫困的一个族群,汉族和彝族则处于回族与苗族构成的贫富两极的中间地带。
 
  (一)回族村民以饲养牲畜和开采煤矿为主
 
  回族村民因为信仰伊斯兰教的原因,在饮食方面有着严格的禁忌,去到外省打工的人数要比村子中彝族、汉族和苗族村民少很多。回族村民在外打工时非常担心工作的地方提供的饮食不符合《古兰经》中的相关规定,一般都是去专门的清真市场购买牛羊肉,再拿回住的地方自己做了吃。回族村民说,去外省打工就等于是搬一次家,锅碗瓢盆都要自己准备好,别人可以住在工厂的集体宿舍里,自己得在外面租房子住,下班之后还得拖着疲惫的身体在自己住的地方做饭吃。自己租房子自己做饭吃,扣去房租费和生活费,每个月打工的收入就所剩无几。宁边村只有一位不到20岁的回族村民在深圳的一家电子厂工作了超过三年时间,原因是他一去工作就认识了一个湖北的汉族女孩,两个人一直保持着恋爱关系。其他的村民在外打工的时间很少能够超过一年时间,基本上都是因为在外打工时的饮食不符合伊斯兰文化的要求,这些人纷纷回到家乡寻找工作机会。
 
  回族村民不便于长期在外省打工,但他们又迫切需要在粮食生产之外寻找增加家庭收入的机会,于是他们选择了在村庄内部寻找发展机会,扩大家里的牛羊饲养规模,依靠出售牛羊增加家庭收入。回族村民喜欢饲养母牛,母牛可以繁殖小牛,等小牛长到一定时间就可以用于出售。在2015年时,一头出生超过三个月的小牛一般就可以卖到6000元左右,而需要2年时间才能长到成年的牛也才能卖到1.2万元上下。在宁边村中,劳动力充足的那些回族家庭至少会饲养2头母牛,最多的一户家庭饲养了7头母牛。有的回族家庭除了饲养母牛之外,还会选择饲养山羊和绵羊。羊的饲养数量少的家庭在20-30只左右,最多的一户家庭饲养了80只羊。羊的饲养数量达到80只的家庭,每年可以挑选出差不多20只长到成年的羊卖给牲口贩子,家庭收入达到了4万元左右。
 
  普通的回族村民可以通过饲养牲畜的方式增加家庭收入,又通过省吃俭用的方式积累财富,5户家产过百万的回族家庭就不是简单地通过饲养牲畜和省吃俭用就能达到的,而是通过开采煤矿或是与开采煤矿有关的工作积累了大量财富。在宁边村中,没有任何一户汉族、彝族和苗族家庭是通过开采煤矿积累大量财富。与此同时,宁边村中的许多家庭条件一般的回族村民也在从事着与煤矿开采有关的工作。除了5户最为富裕的回族村民家庭之外,笔者2015年9月在宁边村调查时,从自己的访谈和村民的言谈中知道了村子中目前有8位司机依靠在煤矿上运输煤炭赚钱,其中3人有属于自己的运煤卡车,另外的5人是帮那些有车的老板开车。这8人当中有6位是回族村民,有1位汉族村民和1位彝族村民,没有任何的苗族村民依靠运输煤炭维持生计。而那些在农闲时候间接依靠煤矿开采获取现金收入的回族村民的数量则是难以统计。
 
  回族村民之所以愿意立足于本地方寻找发展资源,在于回族的文化和历史两个方面的原因。回族是昭通的外来民族,回族来到昭通生活之后一直保持着农耕和牧养相结合的生计方式,宁边村中有大量的高山天然草场,正好适合饲养牛羊等经济价值高的家畜,饲养这些家畜的成本很低使得回族村民有利可图。而宁边村中的回族村民比同一个村子中的汉族、彝族和苗族村民擅长于煤矿开采,则有其历史上的继承性。云南回族素有开采矿冶的历史传统,……矿冶业成为清代云南回族经济的一大特点。[6](P.103)《昭通市少数民族志》一书中也提到:“昭通市小龙洞乡回民男子,从清代至民国时期,百分之九十以上都从事季节性采煤,小垴包村二至六社全系回民,男子60岁,甚至八九岁的小孩都进洞挖煤,运输到城区卖后买粮食”。[7](P.128)
 
  这本书中提到的小垴包村在1988年以前一直是宁边乡下辖的一个全是回族村民聚居的村子,后来宁边乡并入了新成立的小龙洞回族彝族乡成为一个行政村后,小垴包村才成为一个单独的行政村,离现在的宁边村也只有5公里远。从历史文献和田野调查资料可以看出,对于宁边村的回族村民而言,依靠开采煤矿谋生是他们的一种传统生计方式。在国家与市场的两大力量驱动下,煤矿开采成为一种高利润且垄断性的行业,回族村民因为历史以来就从事煤矿开采,懂得煤炭市场和煤炭开采技术,直到现在仍然延续了这种传统的生计方式。
 
  (二)苗族村民以到北方和东南沿海打工为主
 
  牛羊肉价格的上涨,吸引了不便于外出打工的回族村民大量饲养牛羊,但饲养牛羊是件很辛苦的工作,在山坡上放牛羊时要能有足够的毅力忍受风吹日晒雨淋之苦,经常放牛羊的人也容易患上风湿病。苗族村民觉得若是也和回族村民一样留在本村子中依靠饲养牛羊出售来增加家庭收入,那么人会变得很辛苦,不如外出打工挣钱来得轻松和自由。所以,宁边村中的苗族村民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就会选择外出打工赚钱,很少会像同一个村子中的回族村民一样通过留在村子中饲养牛羊来积累财富。正因为回族村民主要以饲养牛羊积累财富,在苗族村民看来,回族村民就显得特别能吃苦耐劳。
 
  学者们注意到,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的劳动力转移都受到了距离的限制,人们都愿意选择离家乡距离较近、较为熟悉的省内城市作为劳动力转移的目的地,而少数民族则表现出了这方面更强的倾向性。[8]但是,在田野调查中笔者注意到了另外一个现象,就是宁边村的很多仅接受了很少学校教育的苗族村民首次外出打工通常会去北方和东南沿海的省份寻找工作,而不是就近在昭鲁坝区工作一段时间积累了工作经验再去更远的城市寻找工作。那些接受了比较多的学校教育的苗族村民则会在本省或是本市内寻找工作机会。在宁边村的苗族外出打工者中,仅有2位苗族村民在昆明工作,另外2位苗族村民就近在昭鲁坝区工作,其他的村民都是选择远离家乡的北方和东南沿海的一些省份寻找工作。
 
  在本省和本市工作的4位苗族村民的共同点是接受了比较长时间的学校教育。在这4位苗族村民中,有1个是云南省的红河学院本科毕业,有2个是中专毕业,还有1个是初中毕业。本科毕业的苗族村民在昆明市的一家企业做销售工作,一位中专毕业生是昭通市一家私立医院的护士,另一位中专毕业生是昭通市一家小企业的会计,初中毕业生在昭通市一家较大的服装商城里做导购。在北方和沿海省份寻找工作的苗族村民的共同点是仅接受了很少的学校教育,他们多是在纺织厂、服装厂和玩具厂里工作。由于工作不稳定,他们经常来往于家乡和城市之间,很少有人能连续在一个地方工作超过一年时间。在外打工者的工资收入并不高,多是在2000-3000元每个月。
 
  宁边村的苗族属大花苗,操苗语西部方言滇东北次方言。“此族与他种苗族无婚姻关系,其性较孤僻,不与外界接触,故生活完全形成一独立形式”。[9](P.101)大花苗迁入昭通居住的地方多为高山峡谷和石山地带,缺少连片的土地,而且海拔高,气候寒冷,粮食产量很低且不稳定。再加上旧时受当地的彝族地主的剥削压迫,大花苗是苗族社会中社会地位最低的一个支系,被官府划为尚未教化的“生苗”。直到现在,宁边村的苗族村民仍然保持族内通婚的习惯,在整体上也是村子中最为贫困的一个族群。在田野调查中笔者得知,宁边村中那些只接受了很少学校教育的苗族村民,他们宁愿到那些远离家乡的地方寻找工作,也不愿意就近在昭鲁坝区寻找工作,一是因为昭鲁坝区最多的工作岗位就是建筑工人,因为每月工作时间的不固定,挣钱少还非常辛苦;二是他们在昭鲁坝区寻找工作时经常会遭受坝区居民的偏见,在工作过程中常常会使他们感到有些不愉快。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folklore-forum)
【本文责编:张世萍】

上一条: ·[季中扬]“生生”美学与民间艺术
下一条: ·[刘琪]再思族群:基于田野与阅读的启发
   相关链接
·[严曼华]边远人群的记忆书写:论通行叙事的在地转化策略与动力机制·[梁盼盼]桂北少数民族与食糯传统:文化象征中的食物、神性与历史
·[姚春敏]明清以降乐户族群在地化过程探微·[丁影影]族群认同视野下龙南客家香火龙的传承路径研究
·[刘先福]作为认同表达的民俗艺术·[霍志刚]神话的当代转化与族群认同
·[刘然]信仰、生计与王朝教化·[李干]台湾泛文面族群文面文化复兴现象析论
·[邢莉]当代乡土社会神圣空间历史记忆的重构与族群关系的再生产·[李干]台湾泛文面族群的 “出草”习俗之动因与UTUX观念的关联性初步考察
·[高健]元神话、神话剧本与民族叙事·[陈金文]壮族“诗文斗智”型传说与族群记忆
·[张小军]鬼与灵:西南少数民族族群的“鬼”观念与传统帝国政治·[郑宇 胡梦蝶]云南苗族山岳文化变迁与生计方式演变
·[隋丽]象征与标识:满族插佛托习俗变迁中的文化互动与族群认同·[刘玉颖]从印尼西加省山口洋市的元宵节巡游看印尼华人的族群文化构建
·[梁爽]新疆锡伯族的本土化与族群认同·[杜琳宸]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龙圣]明清“水田彝”的国家化进程及其族群性的生成·[罗瑛]视觉描述与族群边界:历史书写中的景颇族认同考察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