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ESCO
2017年12月3日
济州(大韩民国),2017年12月3日——伴随着阿里郎等具有韩国特色的表演,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2届常会在韩国济州岛召开。
“自2006年生效以来,在2003《公约》框架下已经取得了诸多实绩。值得记住的是,该《公约》的生命远非是静态的。相反,这是一个不断成长、不断适应国际共同体不断变化的需求的《公约》。正是这种适应力使得该《公约》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助理总干事弗朗西斯科∙班德林回顾道。他还指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批约速度是所有文化公约中最快的,“迄今《公约》已有175个缔约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委员会主席,同时也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二届会议主席李炳铉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最宝贵的表现形式之一,因其关涉我们理解世界、理解彼此,以及理解自身的核心。. . . . . . 非遗也是以人为本的,只能由实践非遗的社区来界定和保护。基于这一愿景,2003《公约》植根于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解为活形态的、动态的认识,进而将之视为一个不断变化的、同时既是传统又是创新的知识来源。”
“正如2003《公约》阐述的那样,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连接我们的过去与未来的一座桥梁,象征着相关社区的认同和自尊。”大韩民国文化财厅厅长Kim Jong-Jin回顾其国家对2003《公约》的长期承诺时强调。
本届会议将于12月9日结束。在会议期间,委员会将审查11个缔约国提交的定期报告,涉及有关保护本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采取的法律、规章条例或其他措施的情况。其他需要讨论的议题包括紧急情况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影响,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基金的资源配置。
委员会将评审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6个申报项目,旨在针对受到威胁的文化表现形式加强国际合作与援助;还将评审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34个申报项目、遴选《优秀保护实践名册》的两个推荐项目,以及评审基于保护计划或清单编制的两项国际援助申请。
截至目前,已有来自26个国家的47个项目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8个国家的365个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7个项目被遴选进入《优秀保护实践名册》。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世代传承的实践和活形态表现形式构成,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和节庆活动,有关自然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以及传统手工艺的知识和技能。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由代表公约缔约国的24个委员国组成,任期四年,每年召开一次会议。
(陈婷婷/译 巴莫曲布嫫/审校)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UNESCO 2017-12-03 【本文责编:张世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