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张海岚]从“唐茶”到“港式奶茶”
——香港人身份认同的变迁
  作者:张海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2-03 | 点击数:6497
 

主编推介:本期新青年张海岚,女,山东德州人,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虚室生白茶文化研修社创始人,研究领域中国茶文化、经济民俗学。本文从茶文化的田野出发,钩沉古今,娓娓道来。


  告诉我你吃什么,我就知道你是谁。    
                                                                                  —E·Messer
 
  导读
 
  从饮”唐茶”到“港式奶茶”的变更,看似只是一个饮食名称的变化,但是这背后内涵之丰富,几乎折射出中国近两百年来社会变迁的所有重大命题:革命、殖民、传统、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商业与普世价值,知识分子与启蒙、精英文化与市民文化等等这些困扰中国人一个多世纪的问题,这也恰恰是大陆文化与香港文化之间产生争议乃至冲突的重要原因,而这些问题直到今天依然存在,也无一不显呈现出看似平淡的日常生活所蕴含着的丰富、复杂和多元。也许一杯小小的港式奶茶中,我们从依然不太习惯的苦涩感中,品尝到的依然是互相的陌生和不解。
 
  细心的消费者会发现,最近一两年来上海开了很多打着“XX冰室”牌子的港式奶茶铺,这些奶茶略带苦涩的口感喝起来与甜腻腻的台湾奶茶也似乎并不是一路风格,“丝袜奶茶”、“鸳鸯奶茶”的名字相比起台湾的“珍珠奶茶”也让很多人不明就里,于是很多人会问说,丝袜奶茶是丝袜做的吗?鸳鸯奶茶又是怎么回事?丝袜奶茶当然没有丝袜,鸳鸯奶茶自然也不会游出鸳鸯,这些你可能看不懂的的港式奶茶的命名背后,所折射出的,正是百年来香港人身份认同的变迁。
 
  “唐茶”与”西茶”:站在国人角度看“他者”
 
  在大陆,熟人见面的寒暄话是,您吃了没?在香港,朋友见面,第一句话就是“饮茶了吗”?走到街头,举目四望:茶楼、茶寮、茶室、茶园、茶庄、茶行比比皆是。不论家人或朋友聚会,生意会晤、公事往来,或者也不过是单纯的解决一顿午餐,都会想起“去饮茶”。
 
  香港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茶饮之风,其实与它当年的被迫开埠是密不可分的。1842年之前的香港,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渔村,那一年的《南京条约》,将香港变成“日不落帝国”诸多殖民地中的一块。当时国内战乱纷飞,而香港在殖民当局的自由港定位下,吸引了各国商人来此进行贸易,与暮气沉沉的清政府相比,可谓活力无限;其次,英国先进的城市建设与市政管理模式和法治的理念也为香港创造了相对平静的发展环境,对要去海外谋生的人来说,香港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由于地理上的天然因素,粤人占了香港华人移民的绝大多数。所以港人饮茶的风俗,其实来自旧广州的商业文化。旧时,广州是珠江三角洲的政治经济中心,饮茶是从事商业贸易的人正餐之外的一种消费休闲活动,很多生意上的往来都是在茶楼完成的,时至今日,一盅两件的”叹早茶”传统早已渗透在广州人的骨子里。
 
  早期来港谋生的粤人主要从事码头和仓储搬运、建筑、海运等苦力,这些人生活困苦,地位低下。不少人要依靠吃肉补身子,肉吃多了会油腻,华人就依靠喝茶来解腻。他们喝茶并不讲求有多高的品质,更重要的是需要能促进肠胃消化、祛湿、生津解暑的保健功效,因此,反倒是卖相不好的普洱茶和六安枝(又称六安茶,是绿茶的嫩梗,几乎全部由茶梗加工而成)这种当时在国内上不了茶桌的粗老黑茶成了畅销货。当然也是因为这类茶的原料较为粗老,制作工艺也不讲究精细,价格较之那些高端绿茶来说实在是亲民的多,而且耐泡度高,一泡普洱茶就可以喝一天,对于那些早期移民来说,实在是最好的选择。
 
  在此之前的16世纪,中国的特产——茶,作为一种昂贵的饮料登陆欧洲。200年后,全民成了茶鬼的英国人,为了平衡进口茶的贸易逆差,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茶初进英国,也是以绿茶为主,在高昂的利润面前,假冒绿茶的手段层出不穷,之后,不容易假冒且饮后容易获得热量的红茶才逐渐占领了英国市场,但与绿茶相比,武夷山出口的烟小种红茶的口感涩度明显增加,至于英国人是怎么在茶中加入牛奶的,一种说法认为,西藏人首创将茶奶混合来喝的方式,后来传往相邻的印度,当英国人来到印度时耳濡目染,便将此法传到西方。作为下午茶的主力饮料,英式奶茶之珍贵堪与银子匹敌,除了茶品的讲究,喝茶的主体——宫廷中的夫人们,还要在喝茶的时候配以屏风、中国茶具、银器来点缀,女主人要自己冲茶、斟茶以显示茶艺和好客,女人们围着一个圆桌完成了时间的消遣也完成了交际,所以英国正式的下午茶是(low tea),指的是围坐圆桌的高度是低于上半身的优雅茶几,塞缪尔·约翰逊曾经说到:“茶不适合下层社会的人饮用……它只适合那些悠闲、放松和做学问的人所享用。”
 
  布希亚在《物体系》中说到,要成为消费的对象,物品必须成为符号,也就是外在于一个它只做指涉意义的关系,(物)被消费,但被消费的不是它的物质性,而是它的差异。这种来自神秘的东方的饮料,让英国在欧洲的红酒文化中脱颖而出,而英式奶茶,也从最初就被贴上了社会上层的标签。直到英国工业革命时期,下午茶习俗蔓延开来,工人们每天下午3点准时停工,喝一杯加了糖和奶的红茶补充体力并休息片刻,逐渐塑造出全民都尊崇的以健康、优雅、闲适为符号的下午茶文化。
 
  1842年之后,在香港这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发生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国传统的饮茶方式中最俗世化的那部分被移民带到了香港,而从中国出口到英国,转了一圈,被贴上了优雅高贵符号的下午茶文化也被英国社会的殖民者带来了香港。于是,在香港,茶,实现了东西方饮茶文化的交汇与碰撞。在这里,中国传统的茶饮被称为“唐茶”,而英国茶饮方式被称为“西茶”。
 
  “西茶”的命名自不用说,是华人移民从“自我”的角度定义“他者”,虽然英国是宗主国,但是在华人比例95%以上的香港,英国人依然是“外来者”。中国传统的饮茶在香港被称为“唐茶”就很值得玩味了。在国外,一般华人聚居的地方会被称为“唐人街”,这缘于唐朝的繁盛。“唐”是被华人海外移民作为一种自我文化认同建构起来的在”他者”之地的自我文化认同的想象。也就是说,移民群体脱离了故土后,站在”他者”角度定义”自我”。“唐茶”,和唐人街是一个道理,是香港移民群体对中国传统饮茶方式的定义。他们是脱离了故土的那部分人,他们的茶,必须与同时被带入殖民社会的英国人奶茶习俗加以区别,通过食物的标签化来完成自我群组边界的建构。他们的自我意识里,依然是“唐人”(代表中国),而香港,不是他们的“本土”,只是谋生的“他乡”,“唐茶”这一名称中更多的是对作为一个传统中国人的自我身份的建构和认同,同时掺杂着对衣锦还乡的渴望和对殖民统治的反抗。事实上,开埠之初的移民大潮中的这些移民,大多为躲避战乱、饥馑和政治运动从内地逃港。早期的多数移民仅仅是将香港视为“大环境里的救生艇”,只会在香港暂时居住,待内地局势明朗和稳定下来之后,便返回老家。此时的移民群体并没有形成香港的”地方文化”和”本土意识”。
 
  从“英式奶茶”到“丝袜奶茶”:“抵制”中的“港人”身份建构
 
  每天下午三点,是英国人的下午茶时间。“老板们”都不工作了,工人们自然也会放下手中的工作,跑到码头边的小店铺里寻找可以充饥解乏的饮料。起初这些店铺也出售的模仿英式奶茶的奶茶,但是为了降低成本,选用的是较为粗老的茶叶,又用大水壶反复煮,导致奶茶苦涩味重,并不受欢迎,在同一时期,海南移民在新加坡创造的南洋咖啡流行到了香港,香港华人也开始了饮用价格相对低廉、口感更适合嗜甜的中国人的南洋咖啡。(详见《新加坡七成是华人,更受欢迎的为什么是咖啡而不是茶》)
 
  直到1952年,一个名叫林木河的来港打工仔在中环摆花街开设了一个名为兰芳园的大排档。他改进了奶茶的配方和制作工艺,利用香港自由港的优势,不再选用中国茶中那些不适合反复煮泡的粗老茶,而选用斯里兰卡进口的茶,而且根据茶叶的幼茶、中粗茶、粗茶进行拼配,有效规避了茶的缺点,煮出来的茶茶汁饱满;兑入的淡奶也采用马来西亚的植脂奶,降低了中国人不喜欢的膻味,其制作过程加入了用白色细织棉布过滤茶渣的环节(增加茶的滑度),在日积月累中,白布渐渐被茶汤染成深咖颜色,来买茶的工人们误以为是用丝袜在过滤,所以“丝袜奶茶”的名字就不胫而走。
 
  丝袜奶茶是香港被纳入世界工业和经济体系中诞生的饮品,这表现出香港人在某种程度上顺从甚至同意了英国人强加给他们的风习和符号:其实这一时期,随着殖民统治的推进,港英当局的“怀柔”政策大大消弭了华人的对抗心理。通过肯定中国传统文化在香港的地位,减少矛盾和不满。而英国作为“殖民者统治”的形象也日渐淡化,香港华人在身份上已出现殖民统治下的“顺民”和“炎黄子孙”的双重身份了。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folklore-forum)
【本文责编:张世萍】

上一条: ·[孟令法]口述、图文与仪式:盘瓠神话的畲族演绎
下一条: ·[卫才华]寺庙与城市民俗经济的转变模式研究
   相关链接
·[赵甜佃]非遗传承人身份认同政策及实践中的礼俗互动·[张歆]从移民书写到“我们”的歌
·[张凤霞]饮食 性别 权力:饮食中的女性声音·[姚丽梅]饮茶到底吃什么?
·[王敏琪]传统的变奏:杭州东坡肉的叙事变迁与经典生成·[唐璐璐]饮食成为非遗:意义建构、批量生产与隐匿的商业化
·[梁盼盼]桂北少数民族与食糯传统:文化象征中的食物、神性与历史·[胡港]咬文嚼字,以至覆亡:书呆子掉文型民间故事研究
·[陈宇]陈靖姑、妈祖传说的多元主体建构探析·[陈鸿炜]玉林春节饮食民俗的时间感
·[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杨雨秋]从南汇哭丧歌看出嫁女和入赘婿的身份认同困境
·[谢红萍]身体技艺、文化认同与区域发展·[夏循礼]地方菜系的本草基因及其食养文化
·[魏丽]辨别“父亲”与自我认同·[陶子煜]当局者观
·[孟令法]对象、方法与理念:家庭民俗学发展谫论·[路童越]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的新疆各民族共同饮食理念研究
·[程瑶]饮食方式与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之反思·[蔡达丽]文化记忆、身份认同与活的文化史书写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