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建设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对于一个饱含光荣与梦想的族群而言,有“山水”就是要保存物质性、有形的传统村落,有“乡愁”则是要保存非物质性的传统文化系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村落的共生性保护模式正是实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有效途径。如果从长远角度来看,该途径所保有的农耕文明本源更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
农耕文明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本源和根本属性,是经典文化形成的根基,孕育农耕文明的土壤是中国广大农村,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遗存是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积淀与时代表现形式,至今广大乡村还存留着大量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遗存。所以,今天的新农村建设不仅是物质性的短期建设,更是关乎中华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长期性建设。
农村建设是一个综合性过程,不仅有物质条件的改善,亦需要有与之相配套的人文环境的适应性发展。农村建设既要治标亦要治本,既要改善外部物质形式、更迭技术形式,也要关注、调研、分析、解构其演变的背后动力,并推动其继续演进与重建。两者应是并行产生、前进和发展。任何一方面的滞后,都会造成另一方面及整体发展的偏离和片面。
当代农村需要建立以文化保护传承为目标的新型乡村建设模式,将传统村落建设纳入文化保护工作中来。作为自然环境与传统文化的共生综合体典范,传统村落是新农村建设形成的物质空间形态、形式的原型,亦是承载容纳非物质文化遗存的“容器”原型,抑或说传统村落是新农村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存之间的桥梁和过渡。
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形式与空间形态形成的源头为何一定要是传统村落?笔者认为,归根结底在于农村是中国农耕文明衍生的土壤和根基,而农耕文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源和根本属性。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农耕文明决定了文化体系的方方面面,无孔不入地渗透在我们生活的衣食住行中。基于这样的原因,当代新农村建设不应该是一场摧毁农耕文明的运动,而应该是一个保护性和重建性的工程。
因此,笔者认为,建立以文化保护传承为目标的新型乡村建设模式,要以新农村建设、乡村非物质文化遗存、传统村落建筑环境三者的共生为要求和原则,应从保护乡村非物质文化遗存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解决农村建设中文化保护传承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将传统村落建筑环境视为“容器”,将乡村非物质文化遗存视为“内容”,农村应该是两者情境交融的地方,而这种情境交融又是在新技术推动和引领下的发展和进步。
需要注意的是,新农村建设必须借鉴传统村落经验,但经验借鉴不是完全照搬,而是与当下发展阶段的新技术经验、新文化经验、新社会组构经验和习俗经验相结合的借鉴。时至今日,中国文化的农耕文明本源与属性没有根本改变,正因如此,新农村建设应从传统村落中汲取本质性经验。今天的新建设与传统经验是可以结合与共生的。
新农村建设、乡村非物质文化遗存、传统村落建筑环境三者共生性建设模式,是科学处理农村建设和文化保护传承关系的重要途径,是理性解决农村物质生活条件改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并行发展的有效方法,是中国乡村、传统文化、农耕文明的昨天、今天、未来得以联系和发展的科学、理性、适度的方式。
(作者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2017-11-25 【本文责编:程浩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