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中国实践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实践

[孙正国]十余年来中国大学 “非遗” 传承的实践形态
  作者:孙正国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1-23 | 点击数:4052
 

 摘要:自2004年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中国大学非遗传承实践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以传承实践的主体为线索,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以教师为主体、课堂传承为核心的理论准备阶段;以学生为主体、校园传承为核心的多点发展阶段;以学科为主体、社会传承为核心的文化服务阶段。相应地,就实践形态而言,中国大学非遗传承可以分为三大类:非遗文献的知识形态、非遗组织的社团形态和非遗调查的田野形态,这些形态表征了一个总趋势:中国大学正逐渐成为政府主导下的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协助力量。不足之处在于,因为非遗概念不准确、国家名录体系不周严、非遗文献的知识性传承基础弱,导致整个传承实践的杂糅化与符号化。 

关键词:中国大学非遗传承知识形态社团形态田野形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1](下简称《公约》)的通过,正式确立了包括民间文学在内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新的范畴被公共社会所认知。《公约》的出现,是一个传统知识重新被知识化、学科化的过程,前后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最终命名为“Intangible ofCultural Heritage”,中国政府采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简称“非遗”)的中译概念。就学科领域而言,中国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将“非遗”列为十大类,它们分属于三个大的学科领域,一是艺术领域,包括五个方面: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二是知识领域,包括三个方面:传统技艺,传统体育、游艺、杂技,传统医药;三是集会领域,以民俗为名,特指仪式性强且有信仰特征的社会与人生习俗。这分类体系,与非遗概念本身一样,尽管表现为学科范畴,本质上却是政府工作的一种操作规程,而非学科诉求,因此,引发了多方争鸣与理论难题[2]。笔者从实践形态入手,以2004年中国政府加入《公约》为起点,探讨中国大学非遗传承的面貌、问题与前景。
 
  2004年是我们国家正式加入《公约》之年,它必然成为讨论中国大学非遗传承的逻辑起点。此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框架下的诸多规约虽然已有相关论述,鉴于中国大学关于非遗学科的自觉性不足,可不纳入大学“非遗”传承实践范畴讨论。
 
  2004年以来的十余年,中国大学对应非遗概念的学科,参与到非遗传承实践的过程之中,经历了理论准备、多点发展、文化服务三个阶段,贯串在传承实践主体的线索之上,成为我们观察中国大学近十年非遗传承实践的历史脉络。
 
  一、理论准备阶段与非遗文献的知识形态
 
  至少可以说,2004年以后的三年中,有关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体育、游艺和杂技,传统医药和民俗等的中国大学课程,都开始自觉不自觉地与非遗这个概念关联起来,这些课程都因为非遗概念而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少有的互文性对话。传统艺术与传统知识、集会活动的关系,在上述课程中被强化,早先由学科化体制分隔的不同学科、不同课程重新回到对象的整体中,这正是中国加入《公约》后逐渐推广非遗概念的良好反响。我们把2004-2007这一阶段,称之为以教师为主体、课堂传承为核心的理论准备阶段。
 
  2005年11月,韩国“端午祭”获准入录联合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3],成为当年中国文化的第一大事件,包括上述课程教师在内的中国人,备受震撼,几乎是出于文化耻辱的认同心理,义愤填膺地声讨韩国人的自大与无知。
 
  “端午祭申遗”的文化事件,对于中国非遗实践而言,直接延伸出了三个重大的文化成果:一是塑造了节日民俗在中国非遗保护体系中的优先地位,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大节日进入中国法定假日系统为标志[4];二是涌现了一批以“端午”为关键词的学术成果,端午著作、研究论文和影像作品被大量地、集中地生产出来,以刘晓峰的《端午》[5]为代表,从理论上澄清了中国端午节的历史镜像与文化内涵;三是启动了非遗保护的国家战略。国家加快了非遗立法工作,新增了文化工作的非遗专门机构———非遗行政主管部门和非遗保护事业机构,蕴酿建设代表国家水准的非遗名录体系。这些重大文化成果的实现,与中国大学教师主体的理论贡献密不可分。
 
  2006年启动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和国家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评审工作。同时,中国政府决定自2006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命名为“中国文化遗产日”,以培养中国公民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在第一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期间,国务院公布了518项包括十大范畴的国家非遗代表作名录。文化遗产日与国家非遗名录成为中国大学有关非遗课程的重要支点和主要内容,教师们将这些内容以课堂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并建立起这两大内容与相关非遗课程的内在逻辑,从而为中国大学的非遗课程建设提供了有效的国家维度。
 
  2006年10月,王文章主编出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6],成为中国第一部以教材形式出现的真正意义上的非遗理论著作,被中国多所大学列为以非遗概论为名称的课程教材,在本专科生和研究生中讲授。
 
  该教材在体例上设计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保护非遗的背景,包括非遗的价值,保护非遗的意义,国内外非遗保护的历史与现状,当代保护非遗的紧迫性等;第二部分是非遗的内涵,详细阐述其定义、分类、特点等;第三部分是非遗保护工作的基本问题,包括传承主体与保护主体,保护理念、原则与方法和法律保护机制。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谷子瑞】

上一条: ·非遗博物馆的发展与嬗变
下一条: ·[张晶]以非遗保护国际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关链接
·[赵甜佃]非遗传承人身份认同政策及实践中的礼俗互动·[张启龙 乔方辉 路维民 张文艳 张统夏]实用是非遗最好的传承
·[袁芸健 左红卫]新疆国际大巴扎非遗集市对非遗传承传播研究·[尹嘉璐]他者视角下的太原传统剪纸非遗传承人生活史分析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谢行发 沈琪]广东三灶鹤舞非遗传承与发展研究
·[吴凤玲]传统音乐类非遗传承与创新的思考·[谭肖雄]地域、表征、破厄:后传承时代新南方民俗的“守旧立新 ”
·[宋汶阳]传统村落中非遗传承的内生动力·[罗浩然]论非遗传承团体的立法必要性与规则构建
·[艾晶]优势视角下广西女性非遗传承人发展路径研究·[朱莉莉]非遗传承实践选择与提升路径分析
·[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
·[王晓宇 潘思薇]新疆面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王卫华]乡村振兴中的非遗传承
·[任积泉 苑秀琴]河西宝卷文化生态的形成及其对当代非遗传承发展的启示·[周福岩]非遗传承与社区参与——基于伦理学的视角
·[李向诚 李彤 陈仰珩]非遗保护视角下澳门太极拳的传承发展·[陈岱娜]自我经营、性别与边界:社区语境下的非遗传承人现状探析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