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1996年1月4日致刘锡诚(济南)
锡诚、昌仪同志:
接到贺年片,从心里高兴。
多年来,得到您的帮助和关心,真是说不出的感激。
世事难自料,想不到一病这多年,好在现在吃中药,我的病比以前好多了,请勿挂念。
今年济南少雨雪,气候很不正常,希望您们多保重身体。
祝好!
董均伦 江源
(1996年)元月4日
(十七)1996年12月20日致刘锡诚(济南)
锡诚、昌仪同志:
来信收到,得知锡诚同志创作丰收,身体又那么好,俺俩很感快慰。身体好就是一福,别的都是身外之物。回想起来,民协在你主持工作期间,那是最兴旺的时候,这是大家记忆犹新的事情。尽管世事波波滚滚,难以预料,但你对俺俩的帮助,是会永远铭记在心的。
经过几年的治疗,老董从今年秋天,病情已开始好转。现在一天比一天好,所以全家都很高兴。别的俺都看得淡漠了。俺俩已经退休多年,想想倒也自在。你年轻身体好,又能干,真是让人羡慕。今后的日月还长,即是退一步说,也仍然会大有作为的。
昨天,从报纸上看到了江泽民主席的讲话,在文艺工作的成就里,提到了民间文学。民间文学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这是和你多年的努力分不开的,不管参加会不参加会,都可以自慰了。
跟刘方同志多日没有通信,前些天接到北京大学的一位研究生的一封信,要买《孔子世家》。昨天接到马少波同志厚厚的一本书,并转告有一位同志想买一本《孔子世家》。可是俺实在没有书寄给她了,很觉过意不去。看来,《孔子世家》还是受欢迎的。不知能不能再版一下?许多事情给刘方同志添了不少麻烦。谢谢他。
祝
全家好!
董均伦 江源
(1996年)12.20晚
(十八)1997年5月31日致刘锡诚(济南)
锡诚同志:
这次开会,让你长路遥远的,很受辛苦,俺俩非常感激。老董说:“有锡诚来了,比什么人来都高兴。”这是他的真心话,也是我的真心话。
钟老写来的贺信很亲切。钟老已是90多岁的人了,实在叫人感动。你到他家的时候,请代俺表示感谢,并祝他健康长寿。
问昌仪同志好。
董均伦
江源
(1997年)5.31
笺注:
1997年5月29日,山东省民协在千佛山下一个宾馆为著名的民间文艺学家董均伦、江源夫妇召开了民间文学创作60年座谈会,笔者应邀前去参加,并在会上发了发言,还带去了钟敬文老先生写给他们的一个条幅。笔者的发言题目是《艳丽的并蒂莲——民间故事搜集家董均伦和江源》。
(十九)1997年8月10日致刘锡诚(济南)
锡诚同志:
您在南郊会议上的发言,这一期在《新聊斋》上发表了。看过以后,很受鼓舞。谢谢您对俺的帮助和支持。问昌仪同志好!
祝
全家好!
董均伦
江源
(1997)8月10日
笺注:
信中所说笔者在济南南郊“董均伦江源从事民间文学创作5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即发表于《新聊斋》1997年第4期上的拙文《艳丽的并蒂莲——董均伦江源的民间文学创作》(1997年5月29日)。
(二十)1999年10月7日致刘锡诚(济南)
锡诚、昌仪同志:
临朐最近出了一本书,名为《东镇沂山》。其中把俺在临朐生活的那七年也编在里面,并选了俺在临朐写的几篇民间故事。临朐您是熟悉的,和您的家乡昌乐都是潍坊地区,所以捎一本给您,也给刘方寄去一本,请您转给他。
过去搜集的民间故事还能写一本书,在有生之年,希望能完成它。
祝好!
董均伦
江源
(一九九九年)十月七日
笺注:
《东镇沂山》:我国名山自古以来就有岳与镇之分,岳是国之名山,镇乃一方主山。相传镇有安定一方之作用故被称之为镇。由于岳与镇都是历代帝王封禅祭祀圣地,因此在历史上地位很高,是国家礼制最高名山。五岳五镇源于汉晋,唐宋时形成了定制,流传至今,成为国家重要礼制制度之一。五镇:东镇山沂山(山东)、西镇吴山(陕西)、中镇霍山(山西)、南镇会稽山(浙江)、北镇医巫闾山(辽宁)。
(二十一)2000年12月25日致刘锡诚(济南)
锡诚、昌仪同志: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是一年,新年春节都快到啦,老董过了年就是85岁了,报纸都得我给她读。真是人生易老。我今年身体也不好,所以什么也没有写。俺俩常说,今生遇到锡诚你这么个好人,是俺俩的福气。《孔子世家》正如你所说,纸张好,印的也好,非常精美,看看也就满足了。谢谢刘方!祝
全家新年快乐!
董均伦
江源
2000.12.25
(二十二)2003年7月14日致刘锡诚(济南)
锡诚同志:
你好!
前几天有个民间文学爱好者,送给了老董一本《刘志丹的故事》。是东北书店印行的。是民国三十六年出的。现将封面及前四页复印了。还有另外二本《刘志丹的故事》封面及前四页也一并捎给你,供参考。
我和老董出院后,还可以,请放心。问昌仪同志好,并祝全家快乐!
董均伦
江源
(2003年)7月14日
董均伦先生逝世后,江源大姐把他们过去出版的民间故事集及作品索引复印了给我寄来,让我设法帮她再版。哪知我也是已步入老年的老者,一直没有能够实现她的委托。2016年4月吧,有志于出版中外民间故事的乐府文化出版公司的老板涂志刚先生来访,我就把董均伦、江源夫妇的这些材料转给了他,请他与健在的江源先生直接联系,帮她实现这个愿望。他按照我提供的联系方式去了济南,拜访了江源先生和她的女儿,并签订了出版《聊斋汊子》的协议。此举使我高兴。我相信,把一生贡献给了中国民间文学事业的董均伦、江源两先生的以《聊斋汊子》为代表的多种民间故事集,很快会与读者见面,告慰董均伦百年。
(本文原刊于《民俗研究》2017年第6期,参考引用请以刊物原文为准)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