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非遗中心:您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河北省非遗资源具有怎样的特点?
马维彬:河北古为燕赵之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文化特征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具有显著的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特征,表现为率直豪放、富有民族特性,如张家口坝上的二人台、承德地区的丰宁满族剪纸和隆化县的二贵摔跤等;第二类具有浓厚的冀东海洋文化特征,表现为自由活泼、个性张扬,如昌黎地秧歌、渔歌号子、抚宁大杆喇叭等;第三类则拥有典型的冀中、冀南农耕文化特征,表现为质朴、含蓄、持重、刚直,富有儒家思想内涵,如武强木版年画、屈家营音乐会、河北梆子、沧州武术等。这些在不同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非遗项目,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是河北独特人文精神和气派风格的典型代表。
图7 沧州武术(劈挂拳)
图8 武强木版年画
图9 冀中笙管乐(屈家营音乐会)
国家非遗中心:针对这些独特、丰富的非遗资源,河北省多年来都开展了哪些主要工作来促进其传承保护,取得了哪些成果?
马维彬:我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策制度体系日趋完善。2005年以来,省政府连续出台了《关于加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及《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2014年,《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正式颁布施行。这些政策法规文件为各项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是工作管理机制不断健全。我省成立了以主管副省长为组长,省文化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8个厅局为成员单位的全省非遗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由50余位各学术领域权威专家组成的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省内各地市也设置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和工作部门,统一协调和开展非遗保护工作。
三是非遗名录体系日趋完善,传承人群不断壮大。目前,我省六批省级非遗项目共计832项,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148项。蔚县剪纸、丰宁满族剪纸两个项目作为中国剪纸的扩展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省四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共计619人,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06人。此外市县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体系也在不断完善。
图10 丰宁满族剪纸作品:富贵瓶(作者:石俊凤)
四是保护传承方式多措并举。随着非遗项目和传承人体系的不断健全,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和立法保护工作机制不断成熟。我省先后建立了11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公布、命名了17个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52个省级非遗传承示范基地、13个省级非遗传播基地、16个省级非遗研究基地,开展了河北传统节日示范地创建活动等工作。这些机制和举措,对提升非遗保护工作水平,增强非遗保护的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是非遗宣传展示工作有声有色。近年来,我省共举办各类大型非遗展示活动百余项。据不完全统计,仅北京奥运会“中国故事——河北文化展示活动”、上海世博会河北文化周、河北省民俗文化节、首届京津冀非遗联展等十余项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型活动,观展人数就超百万人次。此外,省内各级非遗保护中心出版发行了1000余套各类非遗保护图书、影音资料。这一系列展览、出版工作,对人们认识非遗、增强文化自信、提高保护意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图11 2017年第三届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暨第十届河北省民俗文化节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17-11-16 09:35:41 【本文责编:博史伊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