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机械化与我们身体的技能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这值得我们深思。德国、日本这两个国家的工艺水平、精密度为什么这么高,做的东西这么耐用?他们的手工技能在工业化过程中还在传递着,所以他们在这方面就很强。中国没有把传统的手工技能与工业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因为工业化是从外面引进的,和从前的技能没有必然的联系。而他们的工业化是在原来的手工技能里衍生出来的,这种演变有一种自然的衔接。我们将工业化移植进来以后,好像任何人都可以来做,不需要任何技能。这些技术并不是中国人自己研发出来的,这些机器并不是我们自己的文化衍生或派生出来的,对于我们来说是完全陌生的,是跟我们的传统文化完全衔接不上的东西。
让固有的技能和现代的技能相衔接,从我们已有的技能往前推进,中国社会在这方面还是有很大的问题。很多设计并没有从我们的实际生活当中去研究和改进。就拿我们穿的鞋子来说,原来我们传统里也有布做的手工鞋,设计得很好,穿起来很舒服,这是我们不断学习、改进并延续下来的。但是,后来我们模仿西方的工艺来做鞋,就没有把传统工艺结合进来。像耐克这样的品牌,是不断研究细节的产物,鞋带、鞋的弯度、底子怎么做都经过反复推敲。又比如农业上的插秧机、收割机,美国和俄罗斯的技术发展比较快,因为这两个国家都有比较广阔的土地,没有水田,就造了联合收割机。联合收割机体积很大,在中国只有华北平原、东北三江平原好用,别的地方都用不上。可是我们的思考不能到此为止。日本有的也是小块田地,但是却完成了农业机械化,他们走的就是自己的路线,让这些机器能为他们所用。中国的专家没有去研究老百姓的真实需求,不够真诚地去解决他们的需求。
这些例子都在说明什么呢?我们没有从自己固有的东西里面衔接出现代的东西,就指望照搬国外的进来,问题是从外面进来的和你之前的东西是合不上的。中国的很多产品用起来都说质量不好,用几天就坏了。这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原因之一是它不是从你的生活经验里研究出来的,而是从外面引进来的,它只能满足单纯的功能性需要。但是,你要知道西方研究这个东西的时候,除了功能性之外还有很复杂的考虑在里面,而我们在照搬的时候就只剩下了功能性而没有了诸如便利性这样的考虑。一个稳定的社会,其文化生态上的配合应该是天衣无缝的。虽然文化是人为的,但应该就像是“第二自然”一样毫不勉强。
一个国家或社会需要意识形态,因为它可以支撑起一些超个人利益的、崇高的想象和认识,能够形成对未来社会的共同想象,或是对世界的共同认识。可是,意识形态和普通人的情感之间却有一种紧张的关系。西方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就好像西装和游泳裤穿在一起是不合适的,应该在游泳池穿游泳衣,在正式场合穿西装。有了区分,这个问题就有可能解决。我们现在就是将游泳衣和西装乱搭配,完全没有区域性的概念。他说你太死板,你又说他太不讲道德。这个错位,有时是自身的问题,有时是别人对你认知的错位。文化生态失衡涉及社会秩序、道德、信任、社会预期的相互关系。之所以发生矛盾,是因为新的东西进来了,却没有完全与既有秩序衔接;旧的东西虽衰败了,但其功能还残存着——总是新旧杂糅的格局。
文化生态失衡不单是文化的问题,也是一个重构社会的问题。讲文化生态建设的时候,说人与人、群体与群体出现了问题,还有中西方关系存在着紧张,都是社会的问题在文化上的表现,不能只是在文化里打转。文化其实是社会的另一面,这些基本的理念,我们要知道从哪里分析。比如经济,我们总把它当成以最低的代价提供最多的商品,实际上经济是社会内在的部分,你在一个工厂中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高的产出,可能就会把不好的东西转嫁到社会上。
西方很多时候说对谁进行经济制裁,不跟谁做生意。对于他们而言,如果谁不符合他们的伦理价值观,就不和他做生意。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成为他们社会生活中的一部分。经济问题当然要考虑成本和效率,但还要顾及到社会秩序和道德。西方人星期天一定是要休息的。休息时去哪里呢?就是去教堂。去教堂干吗呢?就是去建立社会关系。我们呢,天天工作,就没有把社会关系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这就更可能出现文化生态上的扭曲。
二、文化的冲突与衔接
文化生态讲的是“活态”的文化。“文化生态”肯定具有文化的传统性,但与传统文化或儒家文化这样的概念又不同,后面这些概念似乎是在文献里找到了什么东西,这东西就是我们的传统。其实这一直只是少数人的宣称,用英文来说就是claim,但你“宣称的”别人不一定就同意,别人不一定就如此认知。因为他们从自己的经验中得不出来,就姑妄言之,姑妄听之了。我们这里讲的是“活着的传统”,既然是“活着的”,那肯定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不是一两个人活在这文化里,它有一定的参与量。某种意义上,那就有它的客观性。如果社会生活当中没有,那就没办法成为一个社会生态的概念。讲文化生态,肯定要落在一个具体的时空里,有它的物质载体和物质性。文化是可以辨识的,可以符号化的或是已经符号化的,但不能只是以符号形式存在。它确确实实有一个活的物质性载体,肯定有承担的人群。儒家文化、传统文化、书面文化、亚文化等概念都在引用文化,它可以以文本的方式存在。但是,在讲到文化生态的问题时,文化就肯定不能仅仅是以一种文字文本的形式而存在,而是一种社会现实。
文化是社会人的活动的抽象形式。人是社会的人,有互为主体性,有构成的群体。大家在一个社区同时存在,并不是说互相看见对方存在,而是说互相感觉、互相知道,通过行动互相联系起来。因为有社会人的活动,才能看得出文化在哪里,是如何被表现的。文化肯定是某种抽象形式,它存在于社会生活中,是相互掺杂的认知的产物。我们说它是社会活动,又说它是文化,好像总停在一个抽象的层次,但是只有把这个问题说清楚才能继续进行讨论。透过文化的物质条件、能量供应方式和其中的社会关系,才能看到里面所能传承的、能够认知的、能够表达出来的、可抽象的那些文化。处于自然状态下的人没有办法自我认知到自己是在做文化活动,我们只有从反思性、可抽象的角度来看问题的时候,才能“看见”文化,“感觉”文化,了解文化。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1期 【本文责编:张世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