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让古村原滋原味地“活”下来
在古村落保护方面,笔者也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范本。忠清南道的外岩民俗村,有五百多年历史,保留了朝鲜时代李氏家族的住宅和习俗。这个村子是“活的文物”, 这里住有60多户居民,居住的房子大部分都是草房,也有10几间瓦房,村入口处还保存着脚踏碓、石碾、水车碓等朝鲜时代的遗物。相较而言,中国好多地方的民俗村,由于缺少原住民,变成了一个展示。
外岩村几乎没有什么商业味儿,门票2000韩元(约人民币11元),路上没有摊贩,也没有吆喝,笔者同行的人偶然发现一个小商店,欣喜异常,每人买了根雪糕,仿佛回到了物质稀缺的童年。
在中国,很多古村面临过度商业化的问题。例如西江千户苗寨,几千盏灯将宁静的古村变成了“不夜城”,水泥桥取代了木质风雨桥;村民们一天上演两场民俗表演,生活变成了表演后,一切都变了味儿。
在国内,政府经营的景区,保护资金由谁来投入,是一个“真空”问题。国家财政拨款对于众多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据有关资料显示,国家每年给基本包括了全部中国世界遗产在内的119处国家风景名胜区的拨款只有1000万元,平均每处只能分到8.4万元,仅够盖一个规格一般的厕所。而韩国现有的20处国立公园每年得到的政府拨款相当于人民币3亿元。
国内资金投入不足导致景区过度开发,畸形的门票价格以及商贩林立,必定会损害文化遗产的价值。
三、全民总动员
不仅韩国政府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各种社会组织、学者和普通民众也乐于参与其中。例如众所周知的“江陵端午祭”并不是一项官办活动,而是江陵地区深深根植于当地百姓中的传统习俗。它所蕴含的文化精神仍然为当代人传承。那些传统的祭祀仪式、风物游艺,已经成为人们精神和信仰的一部分。正是因为民众的参与,这个习俗才“生生不息”。一个民俗如果失去了民众的自主参与,失去了精神和信仰的传承,必然会走向衰亡。
在对文化遗产的发现和申报过程中,都有民俗学者活跃的身影,而在每年的传统活动中,民俗学者也会积极介入。例如,20世纪60年代初期,韩国民俗学会前会长、中央大学教授任东权先生首次发现了“江陵端午祭”,此后他积极研究并向政府申报了此项目,引起政府重视,将其列为国家重点文物,直到成功获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CFN小编注]。
在笔者所到的文化古迹,都能见到韩国的小孩子组团参观。就民俗村而言,韩国制定了专门的规章制度,要求中小学生有到“民俗村”体验生活的学习经历。学生们在“民俗村”中收集、学习民俗资料和文化遗产以及体验传统民俗,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切身的体会和认同,强化了弘扬和传承的意识。这一经历与考试成绩同样重要,是学生升学、考评的重要依据。学生的体验经历要得到村长的签名才能被认可。因此体验并不是一般的走过场,学生和家长都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从娃娃们的耳濡目染开始。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腾讯文化 2015-10-04 【本文责编:孟令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