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邓启耀]符像的仪式场域及表述语境——民间法事祭祀用符像的视觉人类学考察
  作者:邓启耀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0-10 | 点击数:15367
 

  二、符像及法事视觉传达的仪式场域

  据笔者的现场观察和对“先生”、斋奶及部分参与者的访谈,以及事后通过电话、短信和微信的再度访谈,③着重了解符像码子等视觉传达方式在仪式中的使用情况。经比较分析,发现符像在“讲目连”及相关法事视觉传达行为中,与如下仪式场域发生关系:

 

 图12 老君坛前供奉的“当生本命星君”纸马。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2015年,邓启耀摄

  图13 “值年太岁”④码子。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1984-1999年,邓启耀搜集

  图14 护持“本家堂位”的“日月”码子。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1984-1999年,邓启耀搜集

  图15 “天地”码子。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1984-1999年,邓启耀搜集

  (一)法事的时间节点

  “鬼节”是法会的时间节点。时间类的神灵码子涉及年岁、节祭和时辰,与之相关的符像码子有当生本命星君、太岁、值年太岁或岁神等。

  法会的开始、进行过程和结束都需要配合相关的视觉传达行为并配置不同的符像码子。开坛是仪式开始,要摆坛、演奏洞经诵唱表文(上表、安幡),恭请诸神下凡护佑,借助神力破五狱、消灾敕赦,迎接已故先人的灵魂回来过节(“鬼节”)。这个时间节点,通过老君像前插有剑、香、令旗等物的升斗上所贴的“当生本命星君”码子指示(图12)。“当生本命星君”或“本命星君”“当生本命”“本命星官”“本命元辰”等都属同类型码子,一般是在某些可能出现问题的时间关头或不顺时节,如本命年、鬼节,或出现破财、生病、招惹是非、官司等情况下,就要祭祀“本命星君”,求其保佑度过关厄。在民间信仰中,本命年是个人人生的时间节点,很容易发生一些不好的事。所以,本命年多有类似“顺星”的个人秘密仪式悄悄举行,至少也要偷偷穿条红裤衩或在腰上系一条红线,以吉祥和盛阳之红辟阴邪。“当生本命星君”同时又是被招魂者的身份确认,以保障经过仪式认证的魂灵能够得到超度,避免邪灵混入而超度错了。

  时间之神“太岁”,以六十甲子按岁轮值,所以又叫“值年太岁”“当年太岁”“岁神”以及“阴阳太岁”“太岁自申”“十二属神”等。俗话说:“太岁头上莫动土”,太岁头上是年岁日时如有需要动土的事,像起房盖屋、掘墓垒坟之类,除了要打点好主管神灵,还要小心计算日子,选择良辰避免冲撞到无处不在的时间之神太岁。作为时间之神的“太岁”由于兼职较多,所以常常插手空间领域的事。虽然是兼管,但此神很敏感,容易过度反应,即使专职的山神土地同意了的事,如果时辰不合太岁爷的意思,它也会让人大祸临头。另外,老百姓结婚几年没有孩子或者八字有问题,据说也是犯太岁了。在中国民间信仰中,以十二生肖属相确定的本命年是一个关口,要特别小心。俗话说:“本命年犯太岁,太岁当头坐,无喜必有祸。”太岁插手太多,管制太严,最惹不起,所以民间认为它是坏神,要把“太岁”码子烧了祭献(图13)。

  日月由于按时升落圆缺,日夜循环,有一定时间的意味,但更多暗示的是一种与阴阳、变异等联系在一起的宏观宇宙秩序,同时护持“本家堂位”的微观家屋空间。所以,“日月”码子在与时间和空间相关的祭祀仪式中,也是常用的符像(图14)。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本文责编:郑艳】

上一条: ·医学人类学:探究疾病与文化互动关系
下一条: ·[赵世瑜 申斌]从社会史到中国社会的历史人类学
   相关链接
·[王霄冰]再语境化与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料的溯源研究·[左怡兵]故事演述与仪式实践:《西游记》故事版块的聚合动力
·[朱志平 靳冉]当代语境下民俗艺术价值重构与转化·[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
·[张淇源]作为数字表演的送王船:仪式的媒介化与视觉语法机制·[张栋]屈原故里端午节庆仪式当代转化研究
·[俞明雅]话语成祀:明清以来地方性钱镠信仰的生成路径·[于晓雨]岱顶碧霞祠庙会活动调查报告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王媖娴 常秩豪]民间信仰与乡土社会的纠纷调解
·[唐植君]中日兄妹神婚仪式中的“柱”·[孙芳]展览语境下的民俗文物价值阐释与传播
·[石子萱]高塔上的长发新娘·[陆慧玲]国际文化政策语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叙事
·[柳玥]峨山彝族火把节仪式中的性别分工及性别关系·[刘朴淳]塑造圣神:三一教庆赞仪式研究
·[刘婧]仪式感与在场:七夕作为传统节庆的现代化重构·[梁玉婉]仪式的动力:节日仪式实践的变与不变
·[李顺]时空建构与情感叙事:丧葬仪式中的日常生活逻辑·[李明洁]瑶族“追魂”与“赎魂”仪式的调查报告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