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雕版木刻符像在民间称为“码子”“纸马”“甲马子”“风马”等,是传统民俗宗教的视觉表达产物,主要内容为各种神灵精怪的图像及经咒文符,一般在民俗祭祀或佛道教法场中使用。民间祭司或道人根据法事的需要配置不同的“码子”,代表不同仪式的时间节点、空间关系和目标指向。通过仪式对图像开光认证,获得灵性,再通过仪式性的火焚水净、张贴悬挂、飘撒吞服而通达灵界。这些文化遗物源于民间信仰,已经成为特定区域或族群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关键词:“讲目连”/符像/码子/仪式场域/表述语境
标题注释: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宗教艺术遗产调查与数字化保存整理研究”(11&ZD185)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邓启耀,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雕版印刷技术及其纸质、布质印刷品,作为使文图信息得以在更大范围传播的轻型媒介,是文明中国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活字印刷术发明之后,整块的雕版印刷大多限于图像印制,如插图、年画、神像、符箓等,它们与文字一样,各自发挥着“写/绘文化”、表述观念意识、影响社会生活的作用。
和宗教学侧重信仰研究和意义解读、艺术学侧重审美和形式分析的学科倾向有所不同,视觉人类学更希望从一种文化整体观的视角,去观察这些图像文献在实际生活中的存在状况,了解它们的使用者,它们的能指、所指和意义生成的背景,它们的制作、使用和跨界(跨阴阳、人神鬼之界)传达的过程,等等。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把这类图像视为历史和社会文化的文献,就必须分析它们的符号构成系统,考察它们怎样表意和传达,有什么样的仪式场域,研究它们言说的语境。
一、“讲目连”法事中的视觉传达
2015年8月16日(农历七月初三)傍晚,笔者和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巍宝山长春洞道观的肖遥道长从巍山县城北郊步行回南诏古镇,路过群力门外一个乡村小寺(图1),听里面有洞经音乐演奏,便从侧门走了进去。里面的人都认识道长,热情招呼。问起来,才知道是道教龙门正一派的一些居家道士(当地俗称“先生”)正在举行农历七月中元节开始阶段的“讲目连”法事。法事是村民出资请“先生”来做,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为期四天,今天已经是第三天了。
北坛寺位于南诏古镇原北大门小河桥边,曾有迎恩坊、老君寺和当时府县政权举行交接仪式的接官大厅等建筑。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进行规模化建设形成结构宏伟的建筑群。经数百年社会变迁,这些建筑损毁严重。2003年,村民自发筹资重建了老君殿、文昌殿、财神殿等,①使之成为周边村民和城郊居民表达传统信仰的一个公共空间,凡有社区祭祀和宗教仪式,都在这里进行。
图1 黄昏中的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城外文明街北坛寺大门。2015年,邓启耀摄
“讲目连”仪式在北坛寺内庭院、几个神殿和侧门外一个大厅堂里同时进行。正殿的老君殿在老君和观音座前供奉有各种祭品和符箓,两侧墙上挂满了封好的文牒,侧门附近用黄纸、白纸和木凳、遮棚搭建了一个接送亡灵的金银桥,旁边大厅堂专为亡灵立幡设位,几面墙挂满了写有死者姓名的黄纸牌位。笔者到的时候,几位“先生”正在一张铺了蓝纸的大桌子上,用白米撒出一个穿斜格短衣、胸前有卍字符号、手持法杖的人物形象并摆放祭品(图2、图3)。他们说这是目连,就是这位叫目连的孝子,为了去世母亲的灵魂不受难,自己下到地狱,救母于血海之中,他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很广。老百姓虽然不可能出入地狱为亲人免难,但他们举行法事,以象征的方式,小心翼翼地用米描绘、拿纸印制各种神灵符像,吟经诵赞,奏乐祭献,请这些印在土纸上或化身于万千米粒中的神灵圣贤,到另外的空间帮助自己为亲人送去寒衣、享用祭品,甚至打通冥府衙门的关节,找关系使自己亲人的亡灵早日超生。看到这些农民道士用米“绘”出的图像,以及那墙面上不知贴过多少回、斑驳间依稀可见的诸灵符像,笔者有些感到震撼。这种信念支撑着他们,把制作符像、举行祭祀融入自己的生活和传统。年复一年,他们都要省出钱,请来这些据说可以通灵的“先生”们做一场法会,让自己的思念和供奉托这些神灵的化身帮他们送达彼界。
图2、图3 “先生”们用米“绘制”的目连像。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2015年,邓启耀摄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本文责编:郑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