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丁阳华 韩雷]论民俗学中的“生活世界”
  作者:丁阳华 韩雷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0-09 | 点击数:6169
 

      二、哲学中的“生活世界”

      高丙中引入的“生活世界”源于德国哲学家胡塞尔的论述。早在20世纪20年代,胡塞尔就提出了“生活世界”这一概念。胡塞尔在《欧洲科学的危机和超越论的现象学》一书中,就明确提出“生活世界”的缘由:“在19世纪后半叶,现代人让自己的整个世界受实证科学支配,并迷惑于实证科学所造就的‘繁荣’。这种独特现象意味着现代人漫不经心地抹去了那些对于真正的人来说至关重要的问题,只见事实的科学造就了只见事实的人。科学排斥作为主体的人,无法解决人生的一些根本问题。”[4]5因此胡塞尔认为要摆脱科学世界对人的统治,必须提出一个与科学世界相对立的、能够真正解决人的根本问题的世界,这个世界就是“生活世界”。他对这一概念的解释是:“生活世界是作为唯一存在的通过知觉实际地被给予的、被经验到并能被经验到的世界,即我们日常的生活世界。”[4]58表面上看,胡氏的这一“生活世界”很抽象、很笼统,我们从中无法获得对于它的真正理解。因此,为了进一步明确“生活世界”,我们首先需要对它进行具体深入的阐述。在我国哲学界,很多学者对胡氏的“生活世界”进行过研究,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剖析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这些研究对于我们认识“生活世界”有很大的帮助。张廷国教授根据胡氏在《欧洲科学的危机和先验现象学》、《经验与判断》等著作中对“生活世界”的理解,将“生活世界”分为两个层次进行探讨。他认为胡氏对“生活世界”的界定不是固定不变的,在《欧洲科学的危机和先验现象学》中所说的是指“日常生活世界”,又称“周围的世界”,而在《经验与判断》中所说的是指“原始生活世界”,因此胡氏的“生活世界”包括两个层次即“日常生活世界”和“原始生活世界”[5]。

      (一)日常生活世界

      高丙中在解释“生活世界”时就是把它看成“日常生活世界”,他说:“‘生活世界’首先是日常活动的世界。所谓日常活动,一方面是围绕日历的活动,另一方面是围绕人生的活动,最后是分类处理的活动。同时,‘生活世界’还是一般意义的世界,是常识的世界。生活不仅有它的行为构成,而且有它的精神构成。”[1]133-134可见,“日常生活世界”就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人类最基本的世界,也是其他更高层次的世界之基础。这个“日常生活世界”与我国学者衣俊卿所说的“日常生活世界”是很相似的。衣俊卿认为:“日常生活是以个人的家庭、天然共同体等直接为基本寓所,旨在维持个体生存与再生产的日常消费活动、日常交往活动和日常观念活动的总称,它是一个以重复性思维和重复性实践为基本存在方式,凭借传统、习惯、经验以及血缘和天然情感等文化而加以维系的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领域。”[6]31可见,民俗学中的“日常生活世界”与哲学意义上的这一“日常生活世界”是相通的,它是我们生活的、周围的世界,也即是一个民俗的世界即俗民展开日常生活的基本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个人的生存发展是首先被考虑到的,只有在个体的生存发展满足了之后,人们才会进入更高层次的世界。所以说“日常生活世界”是更高层次世界的基石。只有这一“日常生活世界”稳固了,人们才会有更高层次的追求。

      (二)原始生活世界

      虽然“日常生活世界”是一个由知觉、经验、传统等来维系的基本的世界,但是它却不是人类最初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之前还有个最先存在的更基础性的、具有起源性的世界,即“原始生活世界”。“原始生活世界”是胡塞尔“生活世界”的另一个层次。在胡塞尔看来,只有这个世界才是一切存在的最终根基,它具有人类最终的原始意义,也就是在这个世界里形成了人们最初的经验。人类的最初经验虽然很简单纯朴,但是没有这种初级的经验人们就不可能发展更高级的理论,因此这些经验是理论产生的必备基础。“原始生活世界”中的经验是在外部环境刺激下形成的知觉积累,这种知觉跟“日常生活世界”中形成的知觉是不一样的。在“原始生活世界”中形成的知觉来源于外部环境的刺激,这个外部环境就是大自然,可以说大自然的世界孕育了原始人类生存的世界。

      “原始生活世界”是始终存在的,但是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可能会否定它的存在,原因就是这个世界被我们忽略了,被人们有意无意地悬置起来了,因此忙于低头行走的现代人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而实际上“原始生活世界”是日常生活的积淀物,同时又伴随着日常生活世界而隐性地存在并发挥它的作用。可以说“原始生活世界”是人类原初的世界,它反映了人类最早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承载了人类童年时期的各种行为与思考。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孙云春 姚周辉]试论大众文化影响下的民俗文化
下一条: ·[陈勤建]中国民俗蕴涵的情感与智慧
   相关链接
·[朱梁灏]家乡民俗学视角下“同乡同业”现象考察·[郑涛]简述东亚民俗学发展史
·[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吴南]从“非遗”周公庙会实践探讨道德在民俗学知识建构中的意义
·[王婧依]由安井真奈美的生育研究观现代生育民俗学构建·[田小旭]数字时代口头传统影像志
·[谭肖雄]地域、表征、破厄:后传承时代新南方民俗的“守旧立新 ”·[邵雅琪]黄石的女性民俗研究:社会制度的性别批判
·[尚咿彤]“民间自有序”:民间老物件的都市创造力·[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
·[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环境研究的路径与方法·[龙晓添]流动的生活·具体的人:中国民俗学研究对象探蹟
·[刘思诚]未完成:鲁迅朝向田野的三个维度·[林诗瑶]空间与地方
·[李正宇]韦大列对中国民俗学发轫的贡献及其意大利学术渊源·[李向振]现代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与实践民俗学的探索
·[李顺]时空建构与情感叙事:丧葬仪式中的日常生活逻辑·[李刚 荆淑坤]信息化时代的学术共同体构建:以中国民俗学会为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