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展非遗传承人展演展示、评选非遗保护优秀科研成果及模范传承人……近年来,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得到了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文化部门的重视,一批生产性项目、传承人成果的示范,为非遗更好地“活”在当下提供了经验和参考。
2005年发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表述为“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从中可见,因与地域文化、仪式风俗、生产生活等息息相关,加之依托于人而存在、靠口传心授不断延续,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又具有特殊性。因此,与拓展技术手段、加强成果展示交流等相结合,“与时间赛跑”开展挖掘与抢救,同样不可或缺。
对于不同非遗门类中的诸多项目来说,保护传承要“抢在时间前面”,有如下几方面原因:其一,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导致原先的非遗生存环境受到冲击。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原有宗族关系的解体,一些依赖该环境传承的项目逐渐式微,亟待记录与整理。以山东民间舞蹈“二人斗”为例,这项由民间“祈福”发展而来的技艺,靠两个演员完成腾、挪、跌、扑、侧翻、后转等一连串动作,将打斗的情态演绎得栩栩如生。但随着环境变化、剧目萎缩,受众逐渐流失,目前,该项目仅在鲁西南部分村镇流传。其二,传承人抢救性保护迫在眉睫。以传统戏剧为例,像扽腔、渔鼓戏等一些小剧种有的只有一两个传承人,有的没有传承人,即便有传承人的项目,也存在年龄老化等问题。2015年,文化部启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其中,山东茂腔传承人曾金凤在抢救性记录后不久离世,而柳子戏艺人冯保全的记录工作尚未开展就与世长辞。传承人保护的紧迫性可见一斑。
非遗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需要寻根溯源,将其生存的环境、核心的技艺、艺人的口述尽可能多地挖掘出来,目的在于为其当代发展提供启示。在这个过程中,即便有的没落了、沉寂了,也会以其他方式存活,成为另一种“新样式”产生的前提。从这层意义上讲,非遗保护十分迫切。
首先,要提高认识,不能将非遗项目申报及获取传承人资格作为“一劳永逸”的事,而要强化传承主体的责任;其次,科技进步与信息传播的发展,使得非遗资料的收集、整理不再像过去那样仅仅依靠艺人口述,传承人的艺术实践、教学指导、谈话讲话等都可作为记录的一部分,静态展示、“活”态传承、影像纪实等手段方式日渐完备,如山东省艺术研究院“三位一体”抢救大弦子戏、蛤蟆嗡,淄博市五音戏剧院建立“鲜樱桃纪念馆”展示五音戏“泰斗”的艺术历程等,都值得借鉴。再次,还应注意非遗保护中可变性与不变性的互动,非遗不是僵死的,将“老味”和“新意”结合,在立足本体的情况下传承出新,并不断强化地域特色与审美认同,如此,才不至于随着时间推移,家底越来越薄、资源越来越少。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2017-09-21 第11版:艺彩山东 【本文责编:孟令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