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承载着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的寄语
随着国家对青年教育的重视,1990年代以来,共青团和教育部门开始重建18岁成人仪式。这种成人仪式一般都相对模式化,包括教育篇、感恩篇、成人篇、高考誓师篇,只是仪式环节设置上略有差异。教育篇多是校领导、教师代表讲话、家长讲话;感恩篇多是通过一些互动环节或者往事回顾来触动学生的内心,使他们懂得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成人篇则形式多样,比如过成人门、佩戴成人徽章、颁发成人纪念册等;高考誓师篇的地区差异明显,一些教育水平高的地区正在逐渐淡化高考指向,而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多数学校仍然强调高考之于成人过程的“考验”性。
我们看到,18岁成人仪式中教育和感恩环节仍然少不了训诫的语词,只不过训诫的导向有所差异。一是解说责任,指向高考的寄语。这代表了当前大部分学校的成人礼训诫话语模式,限于篇幅,仅以北京某普通中学的成人仪式为例。在仪式上,校长寄语道,十八岁仪式,意味着成人者享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意味着要有意识地学会担当,意味着成熟责任和重托,意味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成为实践。老师代表则进一步强调说,十八岁首先要学会感恩,学会关怀,学会撒播爱的种子。十八岁还意味着成熟,应该懂得思考人生,学会解读社会。十八岁也意味着独立,应该作好独自面对各种困难挑战的准备,还意味着一种责任,意味着为社会付出勇气,为生活担当。并且指出,高考是成人之后的第一次挑战,告诉学生们要勇敢接受生活的挑战。这些训诫话语中既有当代依法治国的理念,也融合了传统儒家伦理道德观念,既有普世的人类情感,也融合了中国特色的表达情感的方式,即通过赢得高考来表达感恩,实现成人的“转变”。所以,懂得责任的表现,表达感恩的方式,也即最后的指向,是高考。
另一种是试图超越高考,解读人生的记忆。仍以北京某中学成人仪式为例,该校校长在成人仪式上的讲话中提到,成人首先意味着生命与种族的延续。成人不仅说明成人者成为了社会的主体,同时也成为了家庭的支撑。他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讲,成人是一种超越生命时间尺度的责任的担当。然后他还引导学生们认识人生和生命,在他看来,人生理想就是一个人生命的热度。生命的热度表现为一个人对生命的珍惜和对生活的热爱,一个人所拥有的坚定信仰和对工作的狂热,还体现为给这个世界带来温暖与光明。这则讲话从成人礼所要达到的最基本的教育理念,即让学生懂得责任出发,通过对人生意义的讲解,引导学生超越个体的牢笼,将学生的眼界和思维打开,放弃对于考试和职业的纠结,激发内心更远大的志向和理想,在更为普世的人生意义的高度上来俯瞰人生。从某种意义说,已经逐渐淡化或者摆脱了指向高考的模式,引导学生体会人生的意义,引导学生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这种成人仪式的训导话语还比较少见。
结语
虽然当代的成人仪式中没有加冠命字的仪节,不再需要对于名字由来和涵义的解说,而变成了蕴含着成人道理的各种讲话和寄语,但是成人礼中的训诫环节和劝勉语词依然存在,其核心是使人们明确成人的道理,明确何为成人、如何做人的标准和涵义。这或许也是成人礼绵延不绝的原因之一。
综观当代成人仪式中的训诫话语,无论是校长、教师还是家长,都将高考视作人生成长历程中的走向成人的一次考验。因为在现行教育制度下,学生的任务是努力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好的成绩,尤其是高考的成绩是衡量一个其特定人生阶段成功与否的标志,对于家长而言,高考的成功也是一种感恩和报恩的方式,对于学校,高考的成功是则衡量教育成效的重要指标。所以,赢得高考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懂得责任的一种具体表现。上述两则话语中一个直接明言高考的重要性,代表了大部分中学对于成人礼的定位,对学生成人的一种标定。另一则校长讲话虽然并未直言高考的重要性,而是在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和生命的意义,但是不知道学生对此的领悟有多少,真正能够树立坚定信仰和保持生命热度的能有多少。诚然,这些训诫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但实际作用恐怕差强人意。因为,在以儒家伦理道德体系为主导的传统社会,对于成人的标准和成人之道有相对统一的观念,但是当前中国社会由于一段时期内的政治运动,旧的伦理道德体系破败不堪,新的法治社会和伦理尚未建立,加上教育模式上整体偏于传授知识和技能,而缺失对学生伦理道德的培养,所以,整个社会对于何为成人,怎样成人的问题,即成人的标准和成人之道的问题尚未统一。这导致当前成人仪式训诫话语中往往杂糅着多种成人标准和内涵,对于人的培养也并不明晰,从根本上来讲,这不是仅仅一个仪式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一个配套工程来完成,全社会必须树立相对凝固的核心价值观念,实现伦理道德观念的相对统一,保持教育模式和内容的协调一致,为一个人的养成营造一个相对稳定和谐的环境。当然,在一个人的人格养成中,是否需要一个仪式对人进行“催熟”,应该怎样发挥这个催熟作用,促成其从青少年到成年的转变,恐怕需要全社会的深思和实践。
本文以《训诫——成人礼上讲什么》为题发表在《博览群书》2016年第2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folklore-forum) 【本文责编:谷子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