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中国实践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实践

[袁曼琳]保护非遗,需再造其当下生存自环境
  作者:袁曼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9-19 | 点击数:3479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生在以往传统文化事项所处的自给自足的生态文化圈改变、大量异文化与本土文化开展对话之时。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这种对话不可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流变性”的根本特征也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文化事项。立足于既定现实、在尽量减少其精神文化内涵消失的前提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营造一个当下生存的自环境,才是保护与传承非遗的理想状态。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语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伴随着当今社会迫切需要保护的某种非物质形态的、具有悠久历史、技能、民族文化精神等广泛内涵的文化事项,从而形成的全新学术概念。它的出现,脱离不了当下全新的时代语境,即“全球化和社会转型进程在为各群体之间开展新的对话创造条件的同时,也与不容忍现象一样,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损坏、消失和破坏的严重威胁,在缺乏保护资源的情况下,这种威胁尤为严重。”

      过去的文化事项生存在一种相对封闭的、自给自足的文化圈,使得传统文化保持相对完整、原始的状态。而一旦这种封闭状态被打破,文化的相互影响也势必展开。也就是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状态下,并不会产生对其进行保存、保护一说。正是因为文化事项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改变,才需要加以保护,非遗的概念也才孕育而生。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说,我们常常会对多元文化秉持一种“文化相对论”的态度,即“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特点,有自己的个性。在过去、现在、将来,任何文化在价值上都是平等的。我们不能用普遍、共同、绝对的标准去评判衡量一种文化的价值”;然而在事实层面上,卻客观存在着相对强势文化对相对弱势文化的侵略。笔者认为,导致这种客观区别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来自经济发达地区的文化以强者姿态试图改变其他被纳入文化对话圈的文化事项,使得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的文化被迫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全球文化同质化。

      讨论任何文化现象,都不可脱离其所处的时代语境。笔者认为,全球一体化、多元文化的融合以及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侵略即是探讨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诸多事项的生存语境的关键词语。“伴随世界经济、科技一体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同时出现的文化标准化趋势,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解着与人类的精神、情感世界紧密相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这也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发生的缘起。

      二、保护非遗需再造其当下生存的自环境

      全球一体化催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毕竟,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消失乃是人类文化的不幸。然而我们也应注意,学术界在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时,便强调了“活态流变性”是其最重要的特征。

      “一切现存的非物质文化事项,都需要在与自然、现实、历史的互动中,不断生发、变异和创新,这也注定它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变之中。总之,特定的价值观、生存形态以及变化品格,造就了非物质文化的活态性特征。”

      一切文化事项(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都会随其所处时代语境的改变而改变。或者说,这些文化事项会自动根据其生存条件,做出适应性的改变。当代非遗项目生存出现困难的一大原因,就是其不能就当代社会特点而做出适应性的改变。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来探讨非遗的当代保护工作,笔者认为,我们所需要做的,便是结合现在的社会发展特点,去营造一种适应于非遗当下生存的自环境。只有当非遗在这种新的自环境中重新得以自给自足地生存下来的时候,非遗保护工作才算取得根本上的成功。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赵千 王其领]“非遗”保护向何处去?
下一条: ·[李若峰]川剧传承,工匠精神犹可用
   相关链接
·[王兴尧]非遗在社区:学术史要略与中国方案·[王璐]“遗产化”的意义延展:民族曲艺艺人关系重构与非遗创新
·[宋嘉琪]坚守本真和顺时而变:传承人在非遗保护中的双重选择·[彭清兰 陈明 谢康达]疍民文化的儒释道思想解读及其非遗保护
·[刘朋鑫]近代上海城市宣卷人考论·[林旻雯]民间信仰与非遗保护实践
·[黄清喜 李欣芸]客家非遗与传统村落保护、振兴研究·[葛颖娅]非遗表演中的身体展演研究
·[杜韵红]从理念到路径:博物馆展演的非遗保护实践·[陈钰文]非遗保护与传承视域下民间文学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策略
·[陈奕青]论“社区”在非遗保护中的主体地位及其我国立法检视·非遗热点丨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山东大学举办非遗保护学术论坛 隆重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公约》通过二十周年
·[马盛德]非遗见证了人类的创造力 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朱莉莉]非遗传承实践选择与提升路径分析
·[王邱园]庄户剧团:还于乡野的非遗保护探索·[涂亚君 东杰夫]艺术感知与文化衍生:民间传统手工艺的艺术体验应用实践
·[吕殿增]杨七郎墓传说的精神遗产及其保护·[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的民间传说类非遗保护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