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议信息

首页动态·资讯会议信息

“挑战与机遇:新时期中原神话研究”学术研讨会发言实录
  作者:吴效群 整理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9-19 | 点击数:12779
 

      李伟昉:谢谢程老师!今年6月10号在深圳大学开会的时候碰到叶舒宪老师,我也向叶舒宪老师汇报了我们今天要开这个研讨会,他也非常高兴,认为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他也很关注,并且呢让我向届时到会的嘉宾问好,同时呢也祝愿我们此次的座谈会圆满成功,并且让我再次转告张老师,祝他健康长寿、永葆学术青春!在这里我们也感谢叶舒宪老师。叶舒宪老师说,以张先生为代表的中原学派在国内占据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地位,而且在张先生门下聚集起来的这些学者,每一个在国内学界都是顶呱呱的,都属于这一领域的领军人才。叶老师对我们中原学派评价非常高,也对张先生非常崇敬,所以我们开这个会议确实是非常有意义的。他的这部巨著,不仅代表着他自己在学术上的一个成就,是他重要成就的一个标志,同时这个标志,也代表着河南省在全国这个学界所树立起来的一个新的高度。下面我们会议进行下一个议程,有请河南大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张云鹏先生讲话,大家欢迎!

      张云鹏: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来宾、老师们,大家上午好!这一段是炎热的天气,但因各位嘉宾的到来陡转凉爽,确实伏天里能有这样一阵凉风,还夹着一点细雨,十分难得。在此情景之下,我们共聚一堂,举行张振犁先生《中原神话通鉴》新书发布暨学术研讨会,更体会到一种特殊的愉悦和快乐。那么在此,我代表河南大学出版社全体人员,首先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这次新书发布会暨学术研讨会的隆重召开表示诚挚的祝贺!值此之际,我也对长期以来关注和支持河南大学出版社发展和建设的各位专家、朋友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掌声)

      张振犁先生是我们的老师,他的呕心沥血之作《中原神话通鉴》已经刊行了,6月29号,国家出版基金办公室陈亚明主任一行来到出版社,对本书进行了验收检查。因为这本书是国家基金项目,国家出版基金对入选的书的出版非常严格,所以这一次是主任亲临河南大学出版社,那么对这本书,检查组通过各个方面的验收,最后以91的得分获得优秀。今天我们在此举行新书发布会,真是可喜可贺。昨天我们同学一起去看望张先生,先生精神矍铄,依然健谈。在此我们也向近95岁高龄的张振犁先生表示敬意和祝贺,并祝愿先生身体健康,福寿绵延!

      《中原神话通鉴》是一部大作,书籍整理及编辑成书长达二十余年,从繁难的编辑加工到成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而出版也经历了十五年,这十五年里边我接手了有十年,这十年里边有诸多的编辑方面的难度。比如我们开始找了非常资深的编辑,《史学月刊》的一位教授,周老师。他当时看完以后从史学角度提出了非常多的意见,做了详细的审读。当然后来我们感觉到可能是两个学科之间的问题,所以后来又提出了怎样调和,最后也没有能够达成共识,所以后来我们还是遵从民俗学的要求,而更换了责编,重新开始新的审查。近40个年头的心血,最终呈现为今天一本170余万字的精品力作,其中先生的学生,我的学兄宪明在后记中所历数的,一个一个,我们都是怀着潜心和敬意来做工作,所以最终获得今天的这种辉煌。值此之际,我也向这些学兄、学姐、学弟、学妹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先生的大作能够在母校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也是与我们出版社的思想与学术上能够独树一帜,这种对精品的追求是一致的。回顾河大出版社走过的历程,由小到大,历经风雨,但有一点没有变,始终坚持整个路程上鲜明地镌刻着的这种大学的精神,勇于文化担当的出版理念,并形成了不断强化的优秀团体。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在学术出版方面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河大社有两大出版领域,教育出版和学术出版。教育出版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现在延伸到幼儿教育。我重点讲学术出版方面,河大社立足全国,面向世界,不断整合出版资源,积极打造学术精品,形成了鲜明的出版特色。既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走出了河大专业出版、特色出版和品牌出版之路。在这个领域形成的有影响的特色板块主要有三大块,一块是国学典籍与传统文化,第二个是现代学术与文化批评,第三个是西方学术与思想前沿。在这个领域中推出了一系列著作,比如《宋代研究丛书》,《百年河大国学旧读新刊》系列、《国学新读本》、《中国学术批评》、《学术精舍》、《新人文》、《任访秋文集》、《新中国学案》以及《赫尔墨斯国际前沿书系》、《国外文化理论研究系列》、《新经典译丛》、《人文科学译丛》、《文化生活译丛》、《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等等,这些在学术领域在全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比如《人文科学译丛》,我们搜罗了当今在世界上一流的思想家,有广泛影响的大的思想家,现在已经出了40多本了,我们计划是要出到100本,买的版权是买到80本。另外我们的《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一推出来就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我们的上榜书获奖图书也不断,诺贝尔文学奖鲍勃•迪伦唯一的著作是在我们社出版的,这在学界引起了关注,产生了大的社会反响。河大出版社建构一种文化自觉,还体现在对社会责任的肩负和文化使命的担当。比如在承担国家重大项目方面,河大社先后承担了国家重大出版工程《中华大典》中的《农业典》,还有国家《清史》工程文献丛刊的编辑。《中华大典•农业典》是大典中的大典,整个大典是八亿字,22个典,河南省就我们一家承担农业典,这个典规模是比较大的,4000多万字。《袁世凯》更是3600万字,推出以后反响非常大。《袁世凯全集》是把袁世凯从16岁到58岁所有的文献全部囊括。这本书也是编了好多年,作者编了30年,骆宝善先生现在也是八十多岁了,在我们社里住了8年,在清史工程结项时也是全优,后来在天津开了发布会,在全国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每年我们都有国家项目,今年我们又获了一个中国新型版画丛刊的项目。对社会责任的肩负和文化使命的担当,也凝聚了河大社的出版特色,铸造了河大的学术品牌,使我们的学术队伍不断优化。同时出版社在空间拓展上不断延伸,我们除了开封以外,又拓展到郑州,拓展到北京,现在形成了郑州-开封-北京三个办公基地。开封这一块主要做传统的基础项目和国家重大项目,高等教育和人文这一块是在郑州做,国际前沿和思想文化是在北京做。

      当然我们不能忘记的是我们的发展始终得到了学界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学术界专家队伍中有非常多的朋友对我们非常支持,所以在此也允许我对大家的鼎力帮助再次表示诚挚的感谢。我们从这次会议所列出的“挑战与机遇:新时期中原神话研究”这一题目来看,是极具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的议题,如何认识中原神话的学术价值和它的社会意义,怎样把握中原神话与其他地区多元神话的复杂关系和丰富蕴含,这是一个令我们深思的问题,是大家一个学术和理论的考虑空间。在这一领域加强沟通、交流、对话必将为我国神话学、民俗学以及历史、考古等学术研究增添新的贡献。尤其是在这次论坛上我们有幸邀请到国内在此领域卓有建树、享有盛名的专家、学者、青年才俊,所以这次学术研讨会将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和智慧的汇聚,必将激发出智慧的火花和美丽的哲思。最后,我预祝研讨会圆满成功,并祝愿各位代表在河大期间身体健康,心情愉快,谢谢大家!(掌声)

      李伟昉:谢谢张老师!我们这次研讨会主办单位实际上就是咱们河南大学出版社、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俗学会以及我们文学院共同主办。下面就有请各位老师移步到酒店门前的台阶合影留念。咱们的开幕式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吴效群(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下面就开始学术研讨的部分。非常感谢各位的光临。咱们的代表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外省的、跟张先生有着很深的交往和密切关系的神话和民俗研究者;一部分是张先生多年的学生。今天,在这么热的天气里,大家不辞劳苦,聚在一起,为先生的新书(《中原神话通鉴》)出版举行一个学术研讨活动。这个学术研讨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这本书的出版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新的研究的可能性,一些涉及面会非常广泛的可能性。因此呢,我们邀请一直关注中原神话研究的老朋友,大家一起评议一下、讨论一下,对新时期的中原神话研究各抒己见,献计献策,让我们能够在先生研究的基础上,有一个新的发展。

      首先呢,我抛砖引玉,谈一下对这几十年中原神话研究的认识,以及它今天面临的新情况。张先生以及团队的中原神话研究,在我看来,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张先生的《中原古典神话流变论考》出版为标志。在这部书里,张先生用在中原地区发现的口传古典神话异文,企图去回溯认识中国古典神话的原生状态。张先生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但是这种研究方法存在着比较大的问题,因为我们不能确定这些当代口承神话就是原生的古典神话。第二个阶段是《东方文明的曙光:中原神话论》的出版,这个时候张先生想以中原神话的研究切入对上古文明起源的讨论,他虽然提供了很宝贵的材料、很新鲜的路径,但是同样存在方法论的问题。如何判断这些现代口承神话的科学研究价值?能否直接拿来当做信史或原生神话使用?张先生的研究一直伴随着比较大的争议。今天,中原神话研究可以说到了第三个阶段。张先生把他一辈子搜集整理的中原神话材料,包括他研读这些材料时的精辟评点,都拿出来提供给研究者。《中原神话通鉴》在今天这个时代出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谓是适逢其时。经过改革开放这几十年的发展,我们的社会环境还和学术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学术上来说,这几年南方少数民族神话、史诗研究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在座的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在对南方少数民族神话、史诗研究中发现,南方少数民族的神话与中原地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的神话存在着多方面的联系。通过比较研究,一些过去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迎刃而解,这就等于开辟了一条神话学研究的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的比较研究之路,意义非常重大。我们知道,古英语有很多保留在美式英语里。历史上,中原地区的文化对南方少数民族有着重要的影响,他们的文化应该保留了不少过去中原地区的文化信息。认真梳理这些联系,将为中原神话乃至其他一些学科的研究提供有力的佐证,从而解决中原神话研究的方法论困境之类的问题。另外,张先生在研究中老是强调一个发现:在中原地区,凡是神话传说、信仰密集的地区,地下的考古发现也往往非常丰富,地下的考古与地上的神话传说存在相互印证关系,这也是张先生坚持认为中原神话具有科学价值的重要依据。今天,考古发现又给予中原神话研究不少新的可以参考的材料,因此无论是对于神话学还是上古史研究,中原神话都展示了多方面的价值,显现了丰富的学术潜质。尤其是对于我们国家正在进行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其意义可能更为重要。我们知道,为了保证结论的科学性,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现在完全依靠考古学来进行。但是,这样的结果却导致了一个认识上的结构性缺陷。夏朝处于历史上的传说时代,对于口传时代的研究仅仅依靠考古发掘是不够的,许多文化信息会通过口头或其他的方式流传下来。我们今天从口承神话的角度切入中华文明探源的研究,或许能打开一个不一样的视角,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起到意想不到的帮助作用。以上就是新时期我们对于中原神话研究的一些设想,欢迎大家批评指正。希望大家各抒己见,帮助我们把这项工作做好。谢谢!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非遗传承与网络直播座谈会举行
下一条: ·第二届“农耕文化遗产与现代社会”学术研讨会在南京高淳举行
   相关链接
·[孙艳艳]中原民间经歌:中原神话调查的“二次田野”·[张振犁]从中原龙神话看“中华第一龙”的文化史价值
·张振犁:中原神话学田野上的如歌行者·用语言学方法解决神话研究问题
·[吴效群]探索中国神话比较研究之路·中国古典神话自成一体
·张振犁教授新书发布会暨新时期中原神话研究学术研讨会举行·张振犁:中原神话研究的拓荒人
·中文学科:挑战与机遇并存·中文学科:挑战与机遇并存
·[张铭远]从大视野看中国民俗学未来30年的挑战与机遇·[张振犁]西王母神话与中原文化的交融
·张振犁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在开封召开·耕耘民俗脊地 探索神话人生
·张振犁:30年构建中原神话学·发掘中原神话——张振犁教授采访记
·民间文艺迎来春天——访民间文学专家张振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