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许嘉璐]忆紫晨
  作者:许嘉璐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9-18 | 点击数:2217
 

       我和紫晨,论学业关系,高攀一下可以说他是大师兄,我是小师弟;他五三年进北京师范大学民间文学研究班,我五四年才考入中文系本科——“论资”,我低他五年,“排辈”,应该算“同窗”;要说到个人关系,则交往的历史却开始得比较晚,但是“质量”却很高,甚至可以用“莫逆”二字形容。

  我和他相识是在那场“触及人们灵魂的大革命”开始不久。当时我和别人合住三间一套的房子里,我住一间。后来那家邻居搬走了,两间房空了大约有一年。大概是六六年末或六七年初吧,忽然搬来一家人,夫妇二人和三个孩子,一女二男,这就是紫晨一家。我和紫晨的夫人李秀春是熟识的,因为她在中文系资料室当资料员,我们几个接近她的年轻教师称她为李先生,但以前我和她也没甚麽私下的交往,而紫晨则是久仰其名未识其人。他们一家的迁入给我们这套冷清了许久的单元房带来了腾腾热气,我的一儿一女有了大哥哥大姐姐,我的妻子有了操劳家务的同命人,我则有了爱好语言文学的臭味相投者。没几天,两家就处得非常熟而融洽;没过多久,两家已经灶火不分、碗筷混用、粮菜乱抓,两家只要有一个人在家就用不着锁房门。

  但是,那时绝不是我和紫晨切磋学问的年代,而生活上的相互关心、情同一家还并不能充分说明我们之间关系的非同一般。不久,我被造反派抄家,事先得到消息,说某某人指路某某人带队,不久就要前来,李大姐和“贱内”连劝带推把我轰出来,让我避避风(紫晨当时不在家)。恰好那天我的一个外甥女来了,连忙把我女儿带离这即将遭难之地。我才走不久,人就到了。可想而知当时的情景:从楼外到三楼层层有岗,禁止各家探头探脑;房内,妻儿被勒令不许乱说乱动,革命中将暗中指点的革命小将翻箱倒架(穷助教,只有书架,没有柜子),为了显示革命威风,革命的木棍和钢钎咚咚咚地往地上撞(如果在今天楼下早就该抗议了)。儿子只有六七岁,还不懂得“革命纪律”,吓得哭起来,当即招来连声的大吼。这时,李大姐走进来,要把孩子领到她的房里去,谁知当时我家已经是“许进不许出”,面对横眉立目的革命抄家队员,她说:“孩子小,懂甚麽?你们干嘛跟孩子嚷嚷!”她是苦出身,自己当过多年工人,根儿比好些小将、中将都正,七八位彪形大汉一时奈何不了她,居然孩子被领走了。这天深夜,我溜回家,屋里的乱劲足够拍党的地下组织被破坏的电影了:床上的破棉絮扔到地上,写满“之乎者也”的卡片撒得到处都是,不知甚么瓶子被摔碎了,差点儿扎了我的脚。李大姐正陪着我的妻子,一见我回来,她俩一齐压低了声音说:“你怎么回来了?他们要是再来呢?你快走吧!”李大姐说:“我的妈呀,可凶了。你暂时别回来,有我照顾他娘儿三个,你放心。”我还想说“没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之类从旧小说里学来的正义的词语,但她们根本不容我耽误时间,又把我“赶”出了家门。

  我永远不能忘记被抄家的那一晚,因为那一晚让我彻底认识了许多人,也看到了李大姐和她一家金子般的心。

  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以后我不在家时的日日夜夜,是紫晨一家给了我妻子世间难寻的帮助。紫晨曾向李大姐嘱咐:“夜晚你多过去陪陪她,她年轻,没经过甚麽事。”有一段时间,紫晨夫妇成了我家的“保护神”。虽然这两位“神灵”的威力是有限的,因为紫晨这个“修正主义路线”下的笔杆子日子也不好过,李大姐因为我的原故也被另眼看待,但是他们尽了最大的力帮我的妻儿度过最艰难的日子,这在任何时代恐怕都是最可宝贵的品德,永世难忘的恩惠,人间少有的情谊。

  如果说我在被抄家这类“突发事件”中懂得了并接受了紫晨一家的友谊,那么我在被办“学习班”的一年零两个月中,李大姐的坚韧和机智,紫晨的无言支持,更给了我全家以超常的精神动力。对被隔离,我和妻子是有思想准备的。但一旦真与家人隔绝了还是要两下里嘀咕:我在里头怕妻子既要带两个孩子,作为“反革命家属”在单位又要加倍努力工作以自保,身体禁得住禁不住;妻子呢,怕我脾气不好,光棍儿吃了眼前亏,或是一时想不开,“那样”了。唯一能稍解这两头之忧的办法是里外沟通。凡是尝过“里面”滋味的人都知道,“家书抵万金”是因为它来得艰难;咫尺天涯,人的屏障要比千山万水更难逾越。我们能够平平安安地度过一生中那最艰难的岁月,是和李大姐他们(包括她的孩子)用自己的无畏、机智和高超的技巧给我以鼓励和爱分不开的。举个例子说吧,就在我正被“宣传队”以反林彪的罪过审、批的时候,“外面”及时让我知道了林彪摔死的消息,甚至比专案组的成员还要早。因此,当几天后悄悄取下关我的房间墙上的林彪语录(原是让我天天学的)、中止了许久对我的批判时,我早已在冷静地等候着批判者的“转弯子”了。

  那是一个人人难以自保的年代。在当时,能够不计后果,置自己和家人的安全而不顾,给一个前途未卜的危险人物以如此无私、如此长期、如此一贯的援助的,能有几人?而嘉璐何德何能,居然遇到了像紫晨、秀春这样的几位朋友,如我之幸运者又有几人?

  我之所以要写下这些本应忘记,起码不要再提起的往事,并不是我已经到了喜欢怀旧的年纪,而是因为紫晨的突然离去。当我最后一次见到他时,他已经进入弥留状态。我站在他的榻前,欲言又无语,欲哭却无泪,一切往事齐涌心头,好似心肝五脏猛然堵到了喉咙。一切语言都已于他无补。紫晨不该这样早地离开,他还没有听一听我每记起这段往事时的所思所想。我要说的并不是感激之辞,这在我们之间似乎是多余的,甚至显得有点庸俗;我是想告诉他,我和他是幸运者,我们两家是幸运者,因为我们曾共同拥有过那样一段彼此赤诚相处的日子,拥有过人类最纯洁的感情;特别是和现在的一些人和事相对照,愈见我们是幸福的。如今紫晨走了已经一年有余,我所能看到的只是他的即将出版的论文集,我也只能把要对他说的话写在这上面,以补偿我没能向他一吐块垒的遗憾,以作为我们友谊的纪念。

  那十年一熬过去,我和紫晨立即忙碌起来,我又搬了家,虽然在一个院子里住,但是已经没有时间相互走动了,除了会上见面,只有“拜年”时才能聊一聊。我知道,他是在夜以继日地工作,要把耽误的时间补回来,要把他积累的东西快一点整理出来。是的,他犹如吃了一春桑叶的蚕,到了仲夏,要一口气地把洁白的丝奉献出来。所不同的是,他在吐丝同时还要继续吃进桑叶,为的是不断地吐出更多的丝。此后他的著作接连问世,文章不断发表,就证明着他的勤奋和辛苦。

  紫晨从来是刻苦的。即使在不能治学、写了也无处发表的年代,只要可能,他就不断搜集资料,不断地写。读书、写书是他生活不可分隔的部分,是他的本能,是他的空气和水。他对物质生活几乎没有甚么要求,好的赖的都会津津有味地吃饱(当然他更爱吃他的家乡菜,例如酸菜煮肉),衣服也是有甚么穿甚么,他爱吸烟,即使生活条件好了也不一定吸好烟。其实他是会生活的,而且创造和安排生活的能力很强:他会农田里所有的活儿,会打家具,会一般用品的修理,甚至会做一些针线活,他会做菜,水平是他全家最高的。但他的这些“手艺”都是在斯文扫地的时候才得以施展,一进入正常时期他就把全部精力投到工作和研究中去了,只有跳舞一项还在逢年过节时偶尔露一下。

  紫晨是厚道人,这不但表现在和我家的关系中,从他对同事、对学生、对一切人和事的态度中更可以看出来。他从来是尽量成人之美,不与人争短长。他也受过不少委屈,有来自大人物的,也有共过事的熟人造成的。他总是生一阵闷气,随后就抛开。拨乱反正后的十几年,我从来没有听他说过别人(包括对他不那么友好的人)的短长——他没有时间和兴趣那么无聊。他的敬老是由衷的,对他的业师钟敬文先生不用说了,对校内外的老先生,如顾颉刚、陆宗达、启功等服膺之意经常溢于言表。

  紫晨的身体是强壮的,起码比我棒的多。他好像永无疲倦之时,教学、写作、开会,每天周而复始,每月每年周而复始。我没见过他出去玩儿过,包括星期天,如果不读书写作,就做点儿家务当作休息。这样壮的汉子,死神应该是奈何不了他的,怎么会一下子就被击倒了呢?当我得知他患了绝症,甚至亲眼看到他双腿肿胀异常(男怕穿靴,女怕戴帽呀!)、他那孝顺的女婿刘金贵(是名有经验的医生)沉痛地告诉我已无手术可能时,我还是无论如何不能相信他就要离我们而去。我和妻子到医院去看他,他高兴得很,说好长时间咱们没好好聊了,说他住在医院里没有干扰,正好写点东西,说他正在拟定新一届博士生的教学计划,等他出院学生就该入学了……我不能再听下去了。紫晨,你这样聪明的人,怎么轮到自己身上的事就那么容易“上当受骗”呢?你已经病成这个样子了,怎么就没有想到可怕的一面呢?你的强烈的工作欲望,你对学术、对事业、对充实的生活的无止境的追求,将永远得不到满足了,这才是人生的最可悲哀的。你去了,是带着美好的实实在在的愿望去的,去得这样急促,甚至来不及感到悲哀,但这悲哀却留给了亲人,留给了学生,留给了所有了解你的为人、了解你的追求、了解你所思所想的朋友。

  紫晨去世之后,我的最大的一个愿望就是早日看到他的论文结集出版。以他成果的丰富和水平,这个论文集本应在他生前出版,由他亲自选,这样更能准确地反映他的学术面貌和思想。但是现在也只能他人代做了。对于这个集子的内容,我是外行,不能置一辞——感情是代替不了学术的——还应请这方面的专家评论;我只能说,这厚厚的一本在我看来不只是一篇篇文章,而是紫晨点点滴滴心血的凝聚,是他半生中一步步探索、奋斗的记录,是他——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为堆起人类的文化堤岸捧出的晶莹的沙粒,是我在心中树起的纪念的丰碑。

  紫晨去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人会把他忘记,犹如有人在生前就被人们遗忘一样;而我和我的家人则将永远觉得他还和我们住在同一个单元房里,永远和我们灶火不分,碗筷乱抓。紫晨没有走,至少在我们的愿望里是如此。

  1993年12月9日

 (本文为《张紫晨民间文艺学民俗学论文集》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余岛]吴一文:执着于苗族古歌研究
下一条: ·[陶立璠]冯骥才“四驾马车”与文化遗产保护
   相关链接
·[张紫晨]民间小戏的形成与民间固有艺术的关系·“纪念张紫晨先生诞辰80周年暨张紫晨民俗学思想座谈会”在北师大召开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