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鬼怪,魑魅魍魉,这些来源于古代人对异域的想象,似乎开始重新占据中国人的业余生活。从《盗墓笔记》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从《大圣归来》到《大鱼海棠》,在奉行科学和唯物主义的今天,妖怪再次在人们的生活中出现,受到资本和市场的青睐。
中国的商人们正在试图把传统文化融入商业,这不仅仅包括创办收费昂贵的国学班,他们还在尝试更适合年轻人的方式,比如游戏,动漫,服装和电影。虽然有些作品,在表现所谓“中国元素”方面做得不那么尽如人意。
2017年8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电影版上映,这部试图讲述中国仙侠爱情故事的电影没有赢得多少好感。在网络社区“豆瓣”上,它的得分只有4.2。除却对故事情节,人物造型和演员演技的质疑外,一些看过电影的观众觉得,这部仙侠电影没有宣传所说的那么“中国风”。在影评《西方仙境严重的水土不服!》中,网友“晚秋”写道:“宣发不停的强调特效做的多好!可是我感受不到那种仙境、因为昨天做特效的人不能感同深受中国人眼里的那片仙境、是早期西游记里给我们带来最深刻的记忆、已经在我们脑海里扎根、天庭应该是那个样子的、而不是西方的爱丽丝梦游仙境。强行将我们的故事安在西方的仙境中就会给人一种很重金属的感觉、看完浑身不(自)在。”
电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海报
国产手机游戏“阴阳师”大火之后,有人在知乎上提问:“如果是中国文化背景,能有现在那么火吗?”这款由中国公司设计制作的3D回合制手机游戏,最初因汇集日本大牌声优和平安时代背景故事,吸引了众多年轻玩家。它从一直被视为亚文化的二次元圈子蔓延出去,在2016年下半年几乎垄断了每个中国年轻人的社交圈。
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游戏主策划曾经回答过类似的问题。“(阴阳师)它表达出来的都是超越现实的东西,被称为妖怪文化,在中国和日本都有,但在日本,这些东西更被称作是文化,还是蛮有意思的,在中国就好像文化属性并不是那么重,妖怪也并不是很受大家喜欢,而日本就可能会把妖怪做得很可爱。”
这依旧指向的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面对同为儒家文化圈的邻国将传统文化以某种巧妙的形式与商业结合向世界推广时,中国人总会感慨自己把“老祖宗的东西丢掉了”。“老祖宗的东西”可以指代很多,从四书五经到传统点心制作,从中医到志怪传说。中国正在寻求传统文化的复兴。2017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新华社在公布这份文件时,将“传统文化复兴”称为“国策”。
中国年轻一代的成长伴随着网络和娱乐业的兴盛,日本动漫和游戏的引进让这一代形成了与父辈完全不同的文化,并时常被贴上“消费主义”或“娱乐至死”的标签。官方对这种仍被称为“亚文化”的世代态度分裂,《人民日报》连发五篇评论批评手机游戏“王者荣耀”,与此同时,使用兔子、猴子等动物拟人化讲述中国现代史的动漫《那年那兔那些事》却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和推广。
手机游戏“阴阳师”
妖怪一直流传于民间,自始至终就未曾登上过大雅之堂,现在也不例外。它看起来与官方宣传的需要被复兴的传统文化毫无关联,然而在市场眼中,这种面目狰狞的造物显然比严肃的经史子集更容易获得关注和利益。一些年轻人开始了尝试,他们试图借用邻国的经验,用更加适宜这个世代的方式,重新讲述传承千年的故事。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孟令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