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黄义枢]稀见传奇《毘陵驿节义仙记》述考
  作者:黄义枢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9-02 | 点击数:5319
 

      摘    要:现藏于上海图书馆的《毘陵驿节义仙记》是一部罕见的清代传奇剧本,该剧演述清初影响较 大的常州海烈妇故事。通过史料的钩稽,可推断该剧完成于康熙六年至康熙十七年之间,其作者为 曾任常州府经历的湖北荆州人黄光业。

      关键词:《毘陵驿节义仙记》 海烈妇 黄光业

      作者简介:黄义枢(1980-),男,福建屏南人,博士,浙江传媒学院中文系系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民间戏曲;文艺学


      清康熙六年( 1667) 正月,常州府武进县发生了 轰动一时的海烈妇拒奸致死案。方志、史书如康熙 《常州府志》、康熙《潜江县志》、乾隆《武进县志》、光绪《武进阳湖合志》、乾隆《徐州府志》、同治《徐州府志》、道光《铜山县志》、《清史稿》、《毘陵节烈传》等都记载了此事。由于此案发生在人文荟萃的常 州,故事发生之后不久叙述此事的文艺作品即大量 涌现。始作于康熙六年( 1667) 五月,完成于康熙七 年( 1668) 正月的沈受宏《海烈妇传奇》第二十六出 《建祠》即云: “外边传记、小记、杂剧、盲词无一不 有。”据笔者考察,现今描述此事的笔记小说就有 陆世仪、王岩、任源祥、方孝标、董含、陆次云、周筼、花村看行侍者、宋起凤、张符骧、王元烜、黄光业、周 启隽、周亮工、周容等人所作十几种; 白话小说有署名“三吴浪墨仙主人”的《百炼真海烈妇传》( 简名 《百炼真》) 、署名“云阳嗤嗤道人”的《海烈妇米椁 流芳》( 《警寤钟》第十三回至第十六回) 、署名“东 海犹龙子”的《海烈妇》( 《古今列女传演义》卷五) ,民国常州小说家吴绮缘亦有“烈情小说”《海烈妇》; 诗词题咏更是丰富,在小说《百炼真》后就附有二十 二家题诗。此外,在清人的诗文集中,还可见不少 题咏海烈妇故事的诗词,如陆世仪、陈其年、孙枝 蔚、姜埰、彭孙贻、裘琏、王嗣槐、郑熙绩、王士禄、蒋 楛、彭定求、龚士荐、刘谦吉等文人学士都曾题咏诗 词记之。

     

      关于这个故事的戏剧作品,前人仅知有沈受宏《海烈妇传奇》二十八出和余治《海烈妇记》(《庶今 堂今乐》之一) 。其实,上海图书馆还珍藏着一部 《毘陵驿节义仙记》传奇,亦叙海烈妇故事。该藏本 索书号为: 线普 514769 - 70。刻本,白口,单边,黑 格,半叶九行,行二十二字,曲词顶格,行二字,宾白 低一格,行二字。无批点、序跋题词及印鉴,二册二 卷。上下卷首均题《毘陵驿节义仙记》,上卷署“楚 僧灰木著,晋陵钝斋订”,下卷署“楚僧灰木著,复州 人庵订”。卷首目录题“节义仙传奇目次”。全剧存 二十七出,上卷十六出,分别为: 《仙凡》、《避荒》、 《晤别》、《泊 艘》、《奸 窥》、《谩 盟》、《神 鉴》、《唾 奸》、《计赚》、《阻约》、《赴艘》、《舟别》、《觋黩》、 《抵金》、《尽节》、《皈真》; 下卷自第十七出始,存十 一出,分别为: 《投密》、《智擒》、《初勘》、《哭柩》、 《覆谳》、《瘦 困》、《牍 允》、《纶 音》、《祠 祭》、《遇 真》、《饵丹》。第二十七出《饵丹》后有缺页。虽然 从剧本卷首目录上看第二十七出后有破损痕迹,但 从该出所述内容看,它与第一出《仙凡》遥相呼应,或本无第二十八出。

      关于此剧本的记载,在1934 年出版的《新编中日文书目录》曾有著录,该藏本索书号为 5662 / 7849,题“《毘陵驿节义仙记》,灰木著”。吴晓铃先 生拟目的“《古本戏曲丛刊》第五集目录初稿”第 86 种有“节义仙传奇二卷二十七出 /灰木( 释) /康熙六 年刊本 /北大( 燕) ”。遗憾的是,今见《古本戏曲丛 刊五集》( 共 120 册) 仅收剧作 85 种,“节义仙传奇 二卷”不在其列。另外,周妙中先生曾见过该剧本,在其《历代曲家年里字号室名综表》中记云,“楚僧灰木”之“《毘陵驿节义仙记》有乾隆刊本”。但对剧 本作者的字号、年里等均无辨识。至于其判断该剧 本为乾隆刊本的依据也不得而知。吴晓铃先生认 为该书为康熙六年刻本的原因亦无从得知。

      《新编中日文书目录》和吴晓铃先生都曾提到 燕京大学图书馆藏有该剧本,然检北京大学图书馆 藏书目录却未见此书。另外,笔者查阅了中国国家 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浙江图书馆等 20 多家国内主 要图书馆藏书目录以及《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均未 见有藏本。且现今所见曲目如黄文旸《曲海目》、焦 循《曲考》、姚燮《今乐考证》、董康等人《曲海总目提 要》、王国维《曲录》、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李修生《古本戏曲剧目提要》、齐森华《中国曲学大 辞典》、郭英德《明清传奇综录》、邓绍基《中国古代 戏曲文学辞典》等都未提及此剧本。则该剧本或为 海内孤本。因此,有必要将该剧情节作一个较为详 细的介绍。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段恺]从边缘到中心:延安文艺的民间文化资源重塑
下一条: ·[何华湘]当民俗遇上电影——一种文化传播的视角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