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乡村的根:人谓桃花别有源
松阳的“明清街”是隐没在小城深处的老街区,生活着8000多个西屏街道的原住民和全县各地来的商人。沿着官塘路向前深入,铁匠铺、金银铺、炭烛铺、锡箔铺、草药店、裁缝铺、棕床店、剃头店、制秤店,密密麻麻不计其数。
多年前,关于老街区的去留,曾在当地引起过争议。“面对一条至今仍然活着的老街,保护和发展的态度应该更为谨慎。”王峻认为,老街的魅力不在于它的建筑形态,也不在于它的传统业态,而是那种原汁原味、农耕文明的生活生产景象,“若把原住民迁走,改造成仿古街,反而失去了保护的意义。”
2012年,在多方讨论和规划的基础上,松阳启动“明清街”整治工程,在没有搬迁、没有停业、没有拆除的情况下,完成电力线与通信管线下地、污水管道埋设、消防改造提升、路面重铺青石板等硬件设施改造。
2014年,松阳县成立名城办,老街引入时尚、创意的新业态,为老街区注入青春因子。老街一幢两层泥木结构的危房依托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项目进行加固改造,杭州来的媒体人夏雨清租赁下它,打造成“山中杂记”。一楼摆着艺术、文史类图书,以及松阳本地农产品,二楼则是茶室。喝茶之余,看老篾匠将濒临失传的手工艺活态演示。“山中杂记”成了网红店。
如果说“明清街”的保留是一次顺势而为,那么樟溪乡兴村的红糖工坊则是一场传统乡村经济的复兴。
兴村的村民至今保留着古法工艺制红糖的传统,已有上百年的历史。随着养生概念的兴起,古法红糖在网络上与实体店的销路都很好。因为农民经济收入好,常住务农人口稳定,很多村民新建了三四层的楼房,对乡村的传统风貌破坏很大,但这正是有着传统业态和真实生活的中国乡村。
如何在建筑硬件不再具有传统风貌的前提下,让软件丰富升级,给乡村注入活力?县里将现有的几家红糖家庭作坊整合,成立生产合作社,统一管理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哈佛毕业的年轻设计师、浙江省千人计划专家徐甜甜团队,也在此地建设红糖工坊。
“选取当地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或产业元素,以村庄公共功能为载体,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增添了公共功能和文化空间,增加村民对村庄的文化认知自信,为旅游创造更丰富的内容,这是我做这些项目的初衷。”3年多来,徐甜甜往来松阳五六十次,像这样“一村一品”的系列建筑还有平田农耕馆、王景纪念堂等。
以传统村落为底本,以优良的生态环境为支撑,以乡土民俗风情文化为依托,以摄影写生等艺术创作为媒介,植入生态农业、休闲度假、文化旅游等业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就是松阳正在探索的经济模式。
留住乡村的魂:礼乐诗书累世芳
在松阳博物馆,一组照片吸引了记者注意。小溪边,各色祭品摆在桌上,首尾相连绵延百米。这便是每年正月松阳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竹溪摆祭。全村以户为单位,不分贫富,家家都在一条村道上摆出八仙桌,排成一列,用猪头、糕点、茶酒,绢花等供祭“徐侯大王”。
像这样的民俗活动,松阳还有很多,“平卿成人礼”“程路船灯”“高亭迎神庙会”构建起了“乡乡有节会,月月有活动”的民俗文化展演机制;而覆盖全县域的乡村博物馆、文化礼堂等文化建筑也为当地百姓、游客提供了精神熏陶的场所。
“以仁爱之心,行正义之事”是三都乡杨家堂村300多年的文化基因传承。走在建于元代的松宣古道上,看村里宋氏宗祠、五龙社庙、鹿岭寨殿、迪德学堂等古建筑依旧伫立。“家训上墙”是此村传统,《宋氏总谱·家训》《朱子治家格言》《孝经》等镌刻于墙,几百年来规范着村人的行为、价值理念,深入骨髓。乡村中广泛存在的祠堂、宗族、家谱、契约、家庙、祭祀,是延绵不绝的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构成了传承数千年的乡土文化体系。当下松阳正摸索的,是一条以中国优良传统文化基因温润人心,以礼序家规、乡规民约推进乡贤参与、村民高度自治的乡村和谐发展之路。
今天的松阳,依然是一个有中国传统乡村文明之根的地方,是能用脚步丈量历史长度、用双手去触摸历史温度、用心去体会历史深度的地方。松阳的努力,是中国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行的一个缩影。有机梳理、活态传承、科学改造传统村落所具备的历史和现实基础——在交通、互联网等现代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的时代,这也是一条传统村落逆势复兴充满希望的发展之路。
本文原载:《光明日报》2017年08月18日 08版:光明视野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孟令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