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艺术》2016年第6期 总第133期
目 录
栏目与篇名 |
作者 |
页码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选介· |
|
|
“社会转型与传统工艺发展”项目简介 |
方李莉 |
|
“社会转型与传统工艺发展”项目主持人方李莉简介 |
方李莉 |
|
|
|
|
·学界名家· |
|
|
我的电影史研究之路 |
丁亚平 |
|
求真笃实:丁亚平电影史研究评介 |
赵春晓 |
|
|
|
|
·前沿论坛· |
|
|
仪式音乐表演民族志:一种从艺术切入文化情境的表述方式 |
杨民康 |
|
|
|
|
·神话.图像· |
|
|
河出昆仑神话地理发微 |
叶舒宪 |
|
|
|
|
·视觉人类学· |
|
|
一个场景,几重观看
—— — 列维-斯特劳斯与卡斯特罗·法利亚的民族志摄影 |
邓启耀 |
|
旅人旧梦:外国摄影者眼中的大理社会与文化(1903-1952 年) |
朱靖江 |
|
|
|
|
·非物质文化遗产横向问题研究· |
|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性别平等
—— — 基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及相关文书的讨论 |
康 丽 |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过程与社会性别角色再生产
—— — 对一次春节面食制作过程的微观分析 |
王均霞 |
|
|
|
|
·艺术考古· |
|
|
上古滇系铜鼓对骆越铜鼓造型与纹饰的影响 |
谢崇安 |
|
左江岩画中所见壮族先民之生死观 |
肖 波 |
|
二元宇宙:褚兰汉墓车马出行图方位结构 |
王 倩 |
|
|
|
|
·艺术探索· |
|
|
蜀地佛教神通与文人禅:宋元图像中的竹杖渊源 |
施 錡 |
|
作为文化表征的仪式艺术与文化再生产
—— — 以两个场域中的湘西苗族绺巾舞蹈为例 |
邹宇灵 |
|
|
|
|
·谣言探究· |
|
|
阴谋论的形态特征及其故事策略 |
施爱东 |
|
|
|
|
·中国民间文学前沿讲堂· |
|
|
社会、科学与文学的互涉
—— — 民间文学研究方法的省思 |
锺宗宪 |
|
《社会、科学与文学的互涉
—— — 民间文学研究方法的省思》问答、评议与讨论 |
姵陈瑄 锺宗宪等 |
|
|
|
|
·文化研究· |
|
|
体无完肤:物与博物 |
彭兆荣 |
|
清遗民的文化记忆和身份认同
—— — 讱 林葆恒和六幅《 庵填词图》 |
姚达兑 |
|
|
|
|
·海外视域· |
|
|
艺术研究的西方途径:历史与文化语境 |
〔美〕纳尔什、格雷本 文
郑向春 葛荣玲 译 |
|
世界艺术史的起源和原则 |
〔德〕尤里西·普菲斯特雷尔 文
李修建 译 |
|
|
|
|
·发现异邦· |
|
|
印度日月神话的田野考察 |
吴晓东 |
|
|
|
|
彩页 传统艺术 汪秀霞医巫闾山满族民间剪纸 |
刘延山 |
|
封面说明 翔鹭纹铜鼓 |
潘 汁 |
封面 |
封底说明 千角灯徐艺乙 |
|
封底 |
封面、装帧设计 |
韦 军 |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李中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