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柯杨:守望西北“花儿”一生
  作者:记者 马富春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5-28 | 点击数:2934
 

      花儿竞相斗艳的时节,将毕生献给“花儿”的柯杨却永远离开了人世。

      5月16日,著名民俗学家柯杨因病医治无效在兰州去世,享年82岁。柯杨195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后留校任教直至1996年退休。他长期从事民间文艺学和民俗学教学与研究,尤其在研究和推广西北“花儿”方面贡献卓著。

      兰州大学发布的讣告称,柯杨的去世是我国民俗学界、民间文艺研究界的重大损失,更是兰州大学的重大损失。

      民间文艺更应该有人去关注

      柯杨出生于甘肃宁县一个殷实之家,父亲柯与参是一代名医,在关陇享有盛誉。柯杨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他还传承父业,对中医有所研修。

      1958年从兰州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柯杨留校任教。做助教时,他就选择了民间文学作为自己讲授的课程。民间文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当时就有身边的人对他的选择很不理解。

       “既然曹雪芹的一部小说——《红楼梦》有那么多专家去研究,为什么千百万人创作和热爱的、浩如烟海的口头文学就不该有人去研究呢?”在柯杨看来,民间文艺植根于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之中,是劳动人民的情感所系,更应该有人去关注。

       柯杨的研究领域广泛,神话、方言、民间文学等创作并流传在劳动人民的文艺都是他的研究内容,其中属“花儿”研究最为用力。

      “花儿”是广泛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等西部省区的民歌,被誉为大西北之魂。在西北地区,汉、回、藏、东乡、保安、土、撒拉等各族群众只要有闲暇的时间,都要唱上几句悠扬的“花儿”,以抒发心情、表达情意。

       只有井挖深,才能出甘醴,要系统研究西北“花儿”,就要走进民间,走进劳动人民的生活中去,从大学毕业起,柯杨的脚步就没有停歇。

       在西北地区,那些有名气的“花儿会”,柯杨都不知去了多少次。东乡族素有唱“花儿”习俗,柯杨经常带学生赴甘肃东乡族自治县调研考察。当地山大沟深,生存环境艰苦,没有菜没有米面,他和学生就把煮熟的洋芋剥了皮,蘸着盐吃,一连多少天,顿顿都这样。

      “花儿”多在山区传唱,隔山放牧、做农活的人们往往用“花儿”交流感情,传递信息。几十年来,柯杨的足迹遍布甘肃、青海等西北地区,每次作田野调查,他都要深入山区,因交通不便,他们就背行李走,山路一走就是几十里,甚至数百里。

      心里总是装着别人

      “柯老师心里总是装着别人,对学生更是特别关心。”徐文鹏是柯杨当年的学生,柯杨经常带他下去一起做调查。徐文鹏清楚地记得,一次去甘肃环县农村做调查,当地缺水严重,每次洗脸好几个人才有一盆水,“老师都是让学生先洗,自己最后再洗,轮到他时水都浑浊不堪了”。

      徐文鹏说,每次下去,柯杨都会和当地老百姓打成一片,“学习当地的方言,和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很快就能和当地人亲近起来,农民都愿意跟他交往,有啥话都愿意跟他说”。

       每次深入基层作田野调查,柯杨不单作学问,还经常会背着药箱给当地老百姓看病。“他的药便宜还管用,老百姓都等着他。”每次进村,村里人听说柯杨来了,都会兴高采烈的来找他看病,也会敞开心扉诉说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徐文鹏说,一次在酒泉远郊一个叫余家沙窝的村子里,田野调查队白天进村入户作调查,晚上学生们整理材料,柯杨就给农闲下的农民看病。

       扑下身子行走在田野上,是柯杨多少年来的工作方式,也成就着他的学术生命。从上世纪80年代起,柯杨的“花儿”研究成果陆续见诸学界,填补了“花儿”研究的诸多空白。

       柯杨与他人合著《西北花儿精选》,主编《西北民俗文献》《中国风俗故事集》《民间歌谣》,还参与《民间文学概论》《民俗学概论》等高校教材以及大型辞书《中国风俗辞典》的撰写。他的著作《诗与歌的狂欢节——花儿与花儿会之民俗学研究》获得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第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讲课也是一把好手

       在兰州大学,柯杨学问做得好,讲课也是一把好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在校园风靡一时。

       “本人姓柯名杨,杨者,杨柳树之杨,而非飞扬跋扈之扬。”这是柯杨经典的自我介绍,也是柯杨内心的写照。讲课时,柯杨抑扬顿挫、神采奕奕,言谈之间充满了感染力。他讲课的内容常常推陈出新,紧紧抓着学生的注意力,有“柯铁嘴”之称。

        柯杨的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上课的教室经常从小教室换成了大教室。上世纪80年代,柯杨在兰大讲授《爱的艺术》引起全校轰动,上课时经常座无虚席,过道里都挤满了学生。

        柯杨给学生讲如何学会爱,讲座气氛活跃,经常会有学生提出各种刁钻的问题,他都能从容对答。在一次讲座中,有女学生递字条向他提问:“大学生单相思怎么办?”柯杨换了副眼镜,淡定从容地答复道:“何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时至今日,许多当年的学生还对柯杨的课津津乐道。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庆振轩曾是柯杨的学生,他说:“柯先生讲课是一门艺术,听他的课是一种享受。”

       在兰州大学的几十年里,身边经常有同事离开西北,前往条件优越的东部发展,可柯杨虽“红极一时”却不为所动,依然选择了坚守西北。“我的信仰在西北大地上。”柯杨说,自己深深地热爱着这片土地,热爱着土地上的民俗,热爱着土地上的人民。

       柯杨经常说,忘记就是背叛。在“花儿”的传承上,他一刻也没有停止,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2009年9月,“甘肃花儿”成功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柯杨功不可没。近些年来,“花儿”研究也引起了海内外学者的关注,柯杨多次访问欧美诸国,出席国际学术会议,为中国“花儿”走向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前不久,他还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并指导后生如何做民俗文化研究。

       “大河家街道里牛拉车,二梅花呀二呀牡丹,牛拉了松木的板了,你把阿哥的心拉斜,二梅花呀二呀牡丹,拉斜是你不管了……”一曲悠扬动人的《撒拉调》,是柯杨穷极一生守护“花儿”的真实写照。

        斯人已逝,歌声长留。
 

        (本文刊于《中国青年报》2017年5月24日06版)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倩怡】

上一条: ·花儿今始为谁红
下一条: ·岳永逸:民俗学是一门关于土地和百姓生活的学问
   相关链接
·[纪秋悦 李丰]空间视域下的洮州花儿:基于临潭县洮州花儿的田野调查·“西北花儿与高原民俗文化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西北“非遗”花儿的产业化发展之路·[刘永红 郝苏民]洮岷花儿歌手文化生态调查报告
·[姜学龙]西北民歌“花儿”英译的模式、策略与方法·[韦仁忠]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西北“花儿”的保护、传承与创新
·[王知三]关陇花儿折射出来的社会问题思考·[李言统]传统的现代性适应
·[英]史若兰 杨晓丽编译:《花儿:丝绸之路上的民间歌谣》(英文版)·[戚晓萍]论民歌“花儿”在松鸣岩区域的活态传承
·[戚晓萍]苏平“花儿”音像制品年谱及其“花儿”社会影响管窥·[包孝祖]花儿起源于吐谷浑《阿于(wu)歌》考
·[赵宗福]学理性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实践——《岷县百名花儿歌手调查实录》序·花儿今始为谁红
·社会各界沉痛送别陇上民俗学泰斗柯杨·深切缅怀中国民俗学会顾问柯杨教授
·讣告:柯杨先生千古·沉痛悼念陇上学人柯杨先生
·柯杨:现在的人不但不会生活 尤其不会生存·[赵宗福]苏平的花儿演唱艺术与西北花儿的传承保护原创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