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虚拟世界里“我”的幻化与现实
邓启耀:前面因谈嫦娥和忠魂们在地球月球间瞬间来去的事时,兼及身体和精神(俗称灵魂)问题。见有朋友对此问有兴趣,想起我不久前在匿名上网调查时的一些片断随感,贴上,算是下一步议论的引言:
对虚拟世界的向往,是现实中人内心最隐秘的冲动,就像做梦一样,是俗人暂时脱离日常人生的方便法门。自古以来人类就通过神话、巫术、宗教和某些民俗活动造梦。仪式是群体性的入梦,神话是对族群梦境的叙述;而网名,就是通往某个幻化之境的门票或身份证。
互联网时代关于名与实、肉身与灵魂的集体神话、巫术和宗教是什么呢?在由各种新媒体和电子网络构成的虚拟世界中,人又如何设立和确定自己的身份,如何造梦,参与群体性的入梦仪式和对族群梦境进行叙述?
田洁:关于肉身与精神哪个更真实的问题,不由得想起笛卡尔用来怀疑一切事物真实性的一个命题:“我思故我在”。如果真实与不真实本来没有绝对意义,而人在梦境中和现实中都无法否认自己在感知和思索,那么,显然灵魂比肉身更真实。因为一个人只要在感知和思索,他就是真实存在的,我们尚不知道灵魂脱离肉身之后是否仍然继续感知和思考,但是,脱离灵魂的肉身只是一具空壳,不管它对于世界,还是世界对于它都不再具有真实性。
邓启耀:你的话使我联想起植物人和疯人,每当看到有关他们的情况我都十分难过。他们中的许多人体魄健壮,但内在的那个“东西”,却似乎莫明其妙消失了。那个消失的东西,让人不由自主想起“灵魂”这个词。
贾慧:《永生的信仰和对死者的崇拜》,我细读下来,除却在课堂上时师姐和我提到的研究框架和资料使用方法外,还让我觉得非常有意思的,是弗雷泽在第一章中,经多方比较后提出的总论点:“上述两个现代著名生物学家的观点与原始人的思考显示出某种共同性,即死亡并不是所有生物的自然的必然。他们不同于初民的在于,初民认为死亡是一种悲惨的意外事故的结果,而我们的科学家则把死亡看作一种自然造成的优越的创新的法则,它调节者生物数量与食物供给量的均衡,并有助于从整体上增进物种的幸福。”也就是说,对永生的信仰,并非纯粹始自人们的想象,而是有可能来自远古时期生物进化某一阶段的事实?
邓启耀:说到“永生”问题,正好与嫦娥涉事的“不死药”有关系,也和嫦娥为什么要舍弃大英雄羿而离家出走遁入寒宫的原因分不开。
朱佳:生活空间中呈现的我和网络空间中呈现的我(匿名方式),哪个更显示本相和本性?生活空间中呈现的“我”被社会的规则(道德、法律等)束缚着,遵循着习以为常的模式。人与人之间多了份隔膜和顾忌,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被一种规则的东西所约束着,真实的感受有时就被自己刻意地掩盖了。网络中的隐姓埋名的“我”,逃离了现实生活中角色的羁绊,可以扮演多种角色,可以肆无忌惮地宣泄自己,这里遵循着快乐原则。人格中的“本我”就更加容易显现出来。但是作为真性情的人,活得潇洒,活得坦然,常是以率真的一面呈现给大家。
兰维:同意朱佳同学的看法,作为真性情的人,活得潇洒,活得坦然,常是以率真的一面呈现给大家.所以关于网络中个人显示表现不同的问题也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个人为基础,而不一概而论.就我个人而言,在网络上用文字表达比现实中用语言表达似乎更流畅,不知是否是性格原因,当然客观地说胆量也要比在现实中大些,但具体大多少不知道,所以我们要具体的分析,寻找可以进行实际操作的方法。
杨悦:我辅修了中文,这学期有高小康老师的“当代文化研究”课,他在讨论网络时有个分论点是“面具与阴影的混淆”:在互联网上,人性似乎变得恶毒——它一开始是人们发泄压抑的人性的地方,然后又变成制造一个更高尚和神圣化的面具的地方。论坛上对某事件的评论帖子通常会有很极端的两种跟贴,一种极为丑恶下作,如同存心冒天下之大不韪,引来千夫之指;另一种又极为正义庄严,俨然末日审判的审判长,以最高的道德标准一一痛斥他人的每一个人性弱点,仿佛他自身已是完人,有绝对的资格批评他人的缺陷。事实上,每个人的人性都是矛盾的,没有绝对的善人,也没有绝对的恶人。因此,这两种状态,其实很可能是同一个人的两种对立人性的扩张。它一方面是真实的——这两种人性都存在,一方面又是不真实的——这两种人性都被夸张化极端化了。这种人性的两极扩张是好是坏呢?好坏皆有。好者,许是因为他自己也想不透彻,正反两种对立的思想在脑海中争执不下,因此用这种方式给自己的思想办场“辩论赛”,一来缕清思路,二来让他人帮忙批判。坏者,这种两极扩张会对人性的真实状况起反作用。有的人一开始是有意识地制造更邪恶的思想以增加自己帖子的戏剧性,但这些思想一旦产生,它就确确实实地存在于你的脑海中了,你能压制它,却无法彻底驱散它,因为黑暗的底色是浓重的。某种意义上说,人性之恶因而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扩张。然而,我对人性之善的扩张却难以有相同的指望。因为这种性善的极端扩张本身就带有虚伪性。而性恶的极端扩张则很不幸地具有真实性,因为没有“虚伪的恶”。那么,网络上的人性两极扩张就成了真实的恶加上虚伪的善。面具与阴影,真实与夸大,作用与反作用……网络空间中的人以不逊于现实空间中的复杂形象存在,到最后连自己都分不清哪些是真那些是戏,分不清此刻的自己是否还是原来的自己了。当然了,这不是用于所有人,但的确是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只希望无论是在网络还是现实,我们都能做一个坦率的人,最重要的是做一个能够坦率的人——这需要我们先成为一个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这样的人才是最舒坦、最问心无愧的。
应该说,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所以有时被迫说谎,有时被迫讲真话。而在网络世界里,匿名制方便了人们说谎,同时也方便了人们讲真话。所以,在现实生活中还是网络世界里更真实,还真得看情况。
邓启耀:信息时代关于名与实、肉身与灵魂的集体神话、巫术和宗教是什么呢?在由各种新媒体和电子网络构成的虚拟世界中,人又如何设立和确定自己的身份,如何造梦,参与群体性的入梦仪式和对族群梦境进行叙述?网络角色是对现实的他者世界角色设定的颠覆。在网络世界中,“我”不必理会家庭、民族、社会给定的角色规范,甚至不用考虑关于性别、身高、长相等自然的制约,自由建构甚至完全虚构一个自己愿意的存在体。这就是网络注册虚名多于实名的原因。只要随意起一个网名,经过一个无需验证的“通过仪式”,就可以获得一个通往幻化之境的身份证,通过电脑域名隔离出一个专属的空间,在虚拟的世界漫游,建构另外一个“我”,和新的“部落”群体成员相处。在场却不一定出面,呈现真相却未必露脸。在一定程度的自我幻化中(如性别的幻化和角色的幻化等),“我”通过网络表现和现实状态不一般的状态,发表与真实身份未必相符的言论,说一些在日常情境中不会说或不敢说的话。虚拟的舞台,演出的却都是真人和真情。
通过网络建构“我”自己设定的角色,经历“另外”的人生。如同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加缪对作家、演员这类生活在角色建构中的人的赞赏,他认为他们的人生是值得羡慕的,因为他们在自然和社会给定的有限人生中,扮演、经历和创造无数个人生。匿名博客和网络游戏的真实感还在于,个人的命运是在和境遇的互动及其个人的行为中产生变化,它帮助我们在网络世界中分别扮演或体验不同的角色,呈现人生的多面性。
丁湘:深夜了,邓老师还为我们发表文章。您早点休息。仪式是群体性的入梦,神话是对族群梦境的叙述;而网名,就是通往某个幻化之境的门票或身份证。——这句话我觉得概括得很深刻。我个人认为,灵魂与肉体是两个相对对立的存在,只是灵魂需要一个寄居方式以及“供养”来源,所以灵魂和肉类一直需要捆绑在一起。一直以来的神话传说、鬼怪传说,是对灵魂与肉体分离的极至想象(真的有人见过不依附于肉体的灵魂吗)。所有的描述也都是必须依托于具体的形象来表达灵魂的。换一个角度,我觉得情感与灵魂,其实也是同一个范畴的不同概念表达,都是指人内在的东西。有些作品,在谈及婚姻、家庭、感情、性、爱等的话题时,情感与肉体也是一种可以分离的概念。所以,我觉得,信息时代只是又提供一种灵魂(或者情感)寄居的方式,灵魂在现实中必须保证依旧获得肉体的“供养”关系,而当鼠标和键盘的“仪式”开始后,可以渐渐进入一种境界,在间断的时间段中,灵魂可以游离身体,进入网络中的一些空间,虚拟世界间断的成为灵魂的一个临时寄居点。但灵魂永远不能长时间脱离肉体,因为肉体如果没有了或缺少了灵魂,那肉体就会呈现一种睡死状态、植物人状态或疯人状态。(与邓老师有同感,对于这类人深表同情、惋惜)。现在的网络虚拟空间,角色扮演游戏等,已经使得不少的少年儿童失去了原来的性格特点,出现迷失、狂暴、迷乱,甚至无意识的杀人,这些也是偶尔在新闻中有看到的。而网络中表现了人的另一面,这个话题,估计要从主客观环境来探讨。简单说,客观环境的不可改变性,决定人的生活受到很多的压制(如礼节、生计)。而网络中,能尽可能的减少这些压制,但也不可能完全没有这些压制,所以“多面性”也有着对现实生活的一些反照效应。纯属个人一时兴起胡诌,与大家一起笑笑。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