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关键词与术语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关键词与术语

[萧放]岁时节日
  作者:萧放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4-29 | 点击数:7070
 

  在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民族节日地位更为重要,它的节期选择是根据民族生产生活节奏与历史文化传统确定。少数民族节日往往是地方社会或族群信仰、社交、娱乐与贸易的重要表达时机,节会庆典成为少数民族的重要文化标志。

  近代以来,传统节日经历了坎坷的命运,传统节日一度几乎被主流社会全部废弃,所幸21世纪以来,在民族醒觉意识之下,借助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契机,在政府主导下,传统节日得到复兴与重建,清明、端午、中秋获得与春节一样的公共假日。传统节日的回归不仅是中国人理所当然地享受自己的传统文化,同时也是为世界传承文化遗产。我们传统节日的精神基础是儒家所倡导的和谐,强调有差异的多样性的和谐,所谓“和而不同”。这样的理念如果伴随着中国传统节日进入世界人民的心中,对世界人民来说,将是一笔宝贵的人类文化财富。我们应该有一种开放的胸襟,汲纳世界先进文化,同样也有责任向世界奉献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

  事实上,我们接受了很多外来的生活方式与文化观念,中华文化在吸收异域文化中得以不断地丰富与完善。比较而言,我们对世界文化的贡献相对较少,以前只讲“四大发明”的世界贡献,而在精神文化与社会文化方面对欧美影响说得不够。我们今天应该充分利用中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与影响,将包括传统节日文化在内的优秀中华文化推向世界,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的文化,进而增进他们对中国人行为方式与内在情感、价值观的理解与认知,从而减少相互的隔膜与猜忌。事实上,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对当地文化环境进行适应性变化之后是有被其接受的可能,而文化就是这样一个流动地适应、变化与变异成新的形式的过程。如春节在巴黎、纽约、温哥华等欧美城市成为一年一度地大型文化节,参加者不仅是华人华侨,当地政府也出面组织相关活动,市长致辞,并参加游行活动。春节成为当地观光旅游项目。春节等传统节日让世界人民能够分享我们的快乐,能够认识文化生态多样性的重要,认识到我们中华民族的温厚与崇高。

  当然,文化有其特定的价值内涵,它是民族立身之本,从传统立场看,人们轻易不许你触及它,也是最难走向世界的。但在全球化的今天,在一个文化重组与创新的时代,它又是最容易被人们感知的。文化是相互联系的,这种联系将来也会愈来愈密切。人们在文化联系中互相接触、认知不同体系的文化。多一种文化样式,人们就会多一种文化选择,所以对于今天或明天的世界来说各文化间的相互包容与相互欣赏是一种时代潮流。我们应该把握时机,以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辩证结合的观点,认真研讨我们的文化影响战略。我们既不能以文化安全的名义,拒绝外来文化,也不能以文化开放的名义,屈身投靠,失去自己的根基。

  我们应该注意传统节日的意义有内外的不同:在文化内部,我们强调它在传承民族文化传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谐社会方面的意义与功用;在文化外部,我们应该从文化关系看,看它在世界文化网络中的位置,它能够向世界提供什么样的参照与文化发展的启示,或者就是一个文化展示的意义。我们觉得自己的节日是一个文化传统,但对多数非中华文化主体的人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新奇与多样化文化样式之一,就像我们看待西方的圣诞节一样。当然我们还是应该在宣传我们的传统节日时尽量提倡我们的价值观。我们在考虑中国传统节日的世界意义时,最实际的策略是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开掘、整理、继承、改造方面下功夫,将具有普适性价值、适于向外扩展影响的文化事象提炼出来,以影像展示、仪式行为、物品装饰等进行世界宣传。所以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发挥传统节日的文化载体功能,向世界昭示中华文明与文化。这些理念的实现,又要靠具体而微的节日事象实现,比如节日仪式、活动、节日礼品、食品、纪念品、玩偶等标志物都应该细心琢磨设计,让无形的非物质文化有可欣赏、能触摸的物质载体,这样的节日才能持久打动人心,一如西方情人节的玫瑰,中国七夕的巧果、中秋的月饼同样有自己的滋味与寄托。北京中秋的兔儿爷也可以漂洋过海成为欧美人士欣赏的东方幸运神偶。让传统的中国节日更适合全球化时代变化的需要,更贴近人性,更能服务于家庭与社会。

(本文刊于《民间文化论坛》2016年第4期)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张建军 李扬]都市传说
下一条: ·[刘晓峰]妖怪学研究
   相关链接
·[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龙晓添]时间民俗的变奏:“二月八”农具节的迁移
·[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
·[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
·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张勃]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
·[王玉冰]裴丽珠与中国岁时节日研究·[高鹏程]传统节日当代传承的寺院参与
·[高俪杰]浅谈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文化价值及地域差异·[郑至豪]从地方志看湖北新洲许逊信仰的历史变迁
·[季中扬]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徐赣丽]当代城市空间中的民俗变异:以传统节日为对象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