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杨红君]比较视野中的彝族民间文学
  作者:杨红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4-25 | 点击数:5565
 

摘要:本文以彝族民间文学中的四大史诗和四大叙事、抒情诗为例,从文学比较的视野,深入分析了彝族民间文学主要贯穿的两大社会主题:一是以史诗《梅葛》为代表的自然斗争的主题;二是以叙事、抒情长诗《阿诗玛》为代表的社会斗争的主题,阐明了彝族民间文学是直接扎根于劳动人民生活土壤中的文学,它集中了群众的智慧,融合了彝族人民的艺术才能,它是彝族文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彝族文学之源,是彝族文化的瑰宝,是一定社会生活在彝族先民头脑中形象化反映的产物;阐明了彝族民间文学是紧密地伴随着劳动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充分地体现着历史前进的要求和方向,直接地表达了人民的思想和愿望,赞颂人民的劳动和智慧,歌唱坚贞的爱情,表现劳苦人民对未来的期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明朗地显示了彝族人民率真而朴实的现实生活。

关键词:比较 彝族 民间文学


  一

  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彝族人民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独放异彩的民间文学,它是彝族悠久、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泛流传于民间的彝族民间文学,它不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并且深深植根于彝族这块肥沃的土壤之中,与彝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是我们研究彝族历史、文化、经济、民俗、心理性格的宝贵资料。

  纵观彝族民间文学这块横亘古今的土地,《梅葛》、《勒俄特依》、《阿细的先基》和《查姆》四大史诗,犹如四座巍然耸立的高山气势磅礴,蔚为壮观、恢拓高绝。《阿诗玛》、《妈妈的女儿》、《我的幺表妹》和《逃到甜蜜的地方》四大叙事、抒情诗,如同四条奔腾的大河壮观多姿,沉雄激越、空灵蕴藉。

  总的看来,以上彝族民间文学,主要集中地贯穿着两大社会主题,一是以史诗《梅葛》为代表的自然斗争的主题,这个主题以记载了远古神话的四大史诗为发端,延伸在所有民间文学之中。二是以叙事、抒情长诗《阿诗玛》为代表的社会斗争为主题,以四大叙事、抒情诗为代表。这些作品,既是对彝族社会历史生活的反映,又是彝族先民憧憬幸福美满生活,对现实生活美丑标准的凝聚和体现。这种标准主要集中在劳动、勇敢和智慧三个方面,在彝族民间文学中一直贯穿着、发展着,甚至连四大史诗中,不少篇章都与生产劳动相关,有的则直接介绍生产劳动知识。因为在彝族先民看来,勤劳能干是美好的,好吃懒做是丑的;勇敢、无畏是美的,贪生怕死是丑的;智慧是美的,愚蠢无知是丑的。

  彝族的四大史诗都是些规模宏大的厚重之作。《梅葛》和《阿细的先基》有5000多行,逢年过节要唱三天三夜,《查姆》3000多行,《勒俄特依》15000多行。天地开辟,洪水泛滥,人类起源万物生长及民族习俗等为史诗的共有内容,尽管对天地万物的起源,四大史诗的解释不尽相同,但主要都表现人与自然的斗争,反映彝族先民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从中也体现出彝族先民早期对美的需求。

  这个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物质生产是生存的首要前提,因此美的实用性尤其突出,在《查姆》里边就讲到只有一只眼睛的第一代人,因为好吃懒做,天神发怒,把这一代人统统饿死,所以说劳动是生存的保证,劳动就成为了彝族先民美的核心。象这种思想,在叙事、抒情诗中也体现得十分鲜明,如《逃到甜蜜的地方》就以歌颂劳动和爱情为主题的。《梅葛》,记述了用梅葛调演唱的彝族创世史诗,其内容包括开天辟地,人类起源、造物、生产、婚恋、丧葬及彝族与其它民族的关系。《梅葛》第二部《造物》讲盖房子、狩猎、农事,直接介绍生产知识,《说亲》一章讲婚姻(事)的习俗,讲到男方到女方家接亲时,女方要向男方提出一连串的生产知识问题,然后男方反问女方,这种“考试”,充分显示了劳动成为衡量人美丑的一种朴素的价值观念。男女双方这种互考生产知识,从内容上讲是重劳动,同时,也是重“智慧”的具体表现,如广泛流传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彝族民间文学《阿果斗智》中就有生动形象的描述。奴隶主想把阿果卖掉,仅出门一日,阿果就把马丢了,让主人挨饿,受辱,使其威风扫地。奴隶主以毒药沁入马鞍,毒死阿果。阿果临死,交待妹妹,翘起他的腿子,让他吹着巨尔迷惑主人,主人以为自己的毒药失灵,用鼻去嗅,也被毒死。奴隶主火化时,仍然不放过阿果,不让阿果的尸体火化,要丢入深山喂鸟兽。阿果生前早已吩咐妹妹,先用一条狗穿上他的衣裳,送去火化,被阻止,就把这条“狗”丢在山里。等主人安葬完毕之后,再去火化安葬阿果。又如彝族民间文学《罗牧阿智的故事》中,当糊涂县官乱判糊涂案时,阿智把屁股迎着县太爷磕头,县太爷气愤问他:“为何如此磕头?”阿智说:“老爷的案子断颠倒了,我磕头也要颠倒!”嘲弄昏官极为深刻。这些机智人物同奴隶主斗智的故事既表现了彝族先民的机智,同时也揭露了奴隶社会的罪恶。又如在彝族史诗《梅葛》中,还专为那个巧妙地跟着羊后走,找到白盐井的老人写了一章《盐》和自然斗争一样,社会斗争同样离不开智慧。

  智愚斗争的冲突,不仅使这些宝贵的彝族民间文学作品,带上了一种轻松幽默的喜剧性情调,更显示了彝族先民的乐观与自信。聪明才智,作为一种审美内容,在彝族民间文学中占据显要地位,本身也是彝族先民智慧的一种集中反映。让我们深感欣慰的是,与史诗相比,在后来的诗歌和民间文学及民间传说中,智慧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并且,智愚斗争与善恶冲突是巧妙的连在一起了。

  二

  彝族史诗《梅葛》起源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官屯乡马游坪村,这里不仅是一个典型的彝族聚居村,而且还保留了非常丰富的彝族民间文化,是目前当地彝族民间文化保存比较完整和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由于《梅葛》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彝族文化底蕴,已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他们已经意识到彝族梅葛文化是一种非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非常难得的不可再生资源,是中国民族大家庭当中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长篇史诗之一,是彝族民间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和瑰宝,是当地彝族传统文化区的精髓和灵魂,它不仅是当地彝族人民的宝贵财富,同时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它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将面临着被遗弃、同化、损毁、消亡及流失,特别是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彝族梅葛文化都将面临着被渗透不少现代元素符号,彝族特色将会逐渐消亡,彝族韵味将会变淡。因此,抓好彝族梅葛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义不容辞,刻不容缓,全社会都有责任把祖先留下的这一难得资源保护好,并传承给子孙后代,也有义务将其开发好、利用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造福广大人民群众。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省、州、县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关心帮助下,在当地成立了马游坪村梅葛文化站,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收集、整理、挖掘、研究梅葛文化,通过制作专题片,举办梅葛文化节,召开新闻发布会,培养梅葛文化传承接班人,成立彝族梅葛文化传习所,对掌握民族传统文化技艺的民间大师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助,提高她们的社会地位和传承梅葛的信心等活动的开展,使得彝族梅葛文化传承后继有人,使得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得以薪火相传,使得这些散落于民间的传统文化得以重新绽放异彩。

  2008年6月7日,民间文学作品《梅葛》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该村同时还被列为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随后州县两级又将该村确定为中国彝族梅葛文化生态保护区,中国彝族梅葛文化传承地和民族文化名村,梅葛演唱民间艺人郭有珍,还被国家文化部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三

  值得一提的是,在四大叙事、抒情诗中都涉及婚姻问题,都从不同的角度,对不合理的生存环境作了彻底的否定,在其中肯定着一种原则,那就是对自由和幸福的舍生忘死的追求。这个追求是同善、恶、美、丑的社会性评价连在一起的。《我的幺表妹》采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写男女主人公从小青梅竹马,情深意长。“像星星和月亮在一起,像太阳和云彩在一起,像鱼儿和清水朝夕在一起。”向人们讲述了一个男青年,在心上人被买卖婚姻夺走并惨死后,痛心疾首的悲歌,全诗充满凄切哀婉的情调,笼罩着浓重的悲凉气氛,它通过“幺表妹”婚姻的悲剧,对不合理的封建婚姻制度提出了强烈的控诉。《妈妈的女儿》讲述的是一位家境贫寒,为奴隶主牧羊的姑娘对婚姻不自主的血泪控诉,是一个被当成物品卖去的彝族姑娘凄凉经历的哭诉。这些悲剧故事,表现出鲜明的爱憎和不屈的反抗精神,如《妈妈的女儿》唱到“拉我的人在前面”、“推我的人在后面”的时候,心头悲愤怨恨之情,已如那冲出闸门的激流,若不用一长串排比反复咏唱,姑娘那说不完的冤屈,吐不完的苦,诉不完的衷肠,唱不完的情,则不能得到充分抒发。幺表妹被卖进有钱人家,她三天不吃不喝:“宁愿绳吊颈,不愿在有钱人家度日月;宁愿蛇缠身,不愿在有钱人家受欺凌;宁愿坑里死,不愿在有钱人家过一生。”这充分显示了彝族先民追求婚姻自由的一种价值观念,为反抗暴虐,为追求自由和幸福,牺牲生命也值得,这种崇高精神是可歌可泣的。《逃到甜蜜的地方》则显示出一丝曙光,情人用逃婚来反抗不自由的婚姻,两个历尽艰辛,终于在遥远的地方过上了幸福生活。《阿诗玛》则是云南彝族支系撒尼人口头流传的美丽而富有特色的长篇叙事诗,被撒尼人称为“我们民族的歌”,阿诗玛的传说已经成为撒尼人日常生活、婚丧礼节以及其它风俗习惯的一部分,在民间广为传唱。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6-10-11
【本文责编:敏之】

上一条: ·[邵卉芳]记忆论:民俗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下一条: ·[李菲]心像·物像·绘像:阿尼格冬与藏边社会地方历史的图像隐喻
   相关链接
·[陈岗龙]城隍、格斯尔与落水鬼·[朱家钰]“特地背着家乡人生产”:“特产反差叙事”的生成与极化
·[张海月]聊天记录里的故事:“数码一代”的民间文学实践·[卫则戎]民间文学的社群认同与文化认知探讨
·[王祖悦]20 世纪初民间文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王玉冰]荷兰汉学家高延的中国节俗考察与书写
·[覃鹏]凉山彝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所揽月]遗产旅游中民间文学的传统化实践
·[石力]都市怪谈中的神话:关于神话的第N种猜想·[米思璇]革命故事讲解员的表演与实践
·[毛巧晖]跨越1949:民间文学的重建及其学术史意义·[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
·[柳玥]峨山彝族火把节仪式中的性别分工及性别关系·[刘海平]湘西苗族古歌的文本比较研究
·[李雁超]伦理枷锁与自由意志:中日马头娘传说比较研究·[姜蕾]《伊戈尔远征记》与新疆各民族民歌修辞手法的比较研究
·[郭阳]网络民间文学定义再探究·[丁涛]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研究
·[陈钰文]非遗保护与传承视域下民间文学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策略·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