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鞠熙]北京的下层寺庙与城市街区——以“九龙二虎”传说为例
  作者:鞠熙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4-08 | 点击数:12572
 

  崇兴寺

  清光绪十三年(1887),北堂由蚕池口迁建至西什库,原来位于西什库的崇兴寺不得已搬至西直门内大街路南。崇兴寺本为明代看守西什库的太监们兴修的敬神之地,入清以后,极受皇家重视,康熙亲自为寺庙题写石额,同治年间还有礼亲王府、庄亲王府、孚郡王府等合力修庙。但光绪搬迁后,寺庙与皇家的联系断绝,变为曹洞宗尼僧所住持,但原庙中的大量法物、文物与宝物仍存寺内。20世纪50年代,崇兴寺仍有房舍39间,约在“文革”期间,寺庙建筑被拆除。

  翠峰庵

  亦称翠峰寺,始建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由当时的司礼监掌事太监张敬斋所首创,僧录司左觉义为住持,在佛教界内有很高的地位。清代雍正乾隆期间大约有房屋三十余间,清晚期庙内旗人票房在北京城内极为著名。民国十一年(1922),尼僧普修重修寺庙,殿房总数增至74间,寺内尼僧也有2、30人之多,是民国时期北京重要的尼僧寺庙。1960年以后,翠峰庵改成工厂,1995年,寺庙建筑被拆除。

  和这些显赫的寺庙相比,“九龙二虎”之庙和它们有如下几点不同:

  一、从建筑规制与寺庙管理者来说,“九龙二虎”之庙不是高僧大德的祝锡名刹。在与九龙二虎有关的11座寺庙中,有7座都可以确定是没有僧人或道士这类宗教人士住持管理的寺庙,其中,弥陀寺内龙王庙与铁狮子庙由普通民人负责管理,前者供水夫经营水窝子,后者身份是市民的家庙,而其余5座甚至找不到这类固定管理者的身份记录,应该属于附近居民集体管理的小庙。而除此之外,即使有僧道驻锡的其它几座寺庙,也都规模很小,例如龙泉庵仅有殿宇四间、龙泉禅林有殿宇九间,或者仅是附属于其它寺庙之内,例如赦孤堂观音庵龙王庙附属于观音庵,弥陀寺龙王庙附属于弥陀寺。唯一有所不同的是新街口龙王庙,它是雍正七年的敕建寺庙,虽然只有山门一间、殿宇三间,但覆琉璃瓦,规格不低。但应该注意的是,晚清时期,龙王庙早已失去了它敕建官修的高贵身份,庙渐破败,所以才有民国二十年住持拆除建筑、变卖庙产之事。总之,与西直门大街两旁动辄殿宇三、四十间、住持拥有崇高宗教声望的各大寺庙不同,“九龙二虎”之庙,全都只能称得上街边小庙。

  二、“九龙二虎”之庙的声名都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内,不像崇玄观等庙一样,声名远播、远近来朝。正如前所说,崇玄观在清代时名动京城,不仅有乾隆御制碑为之增辉,庙会也是绵延不绝,如松筠家住西四,可每年庙会之期都会来崇玄观游赏。其实,广济寺、永泰寺等其它寺庙也是如此,它们虽然没有庙会这类民众参与度非常高的活动,但是远迎五台山来客,近承北京显贵助善,影响力远远不仅局限于西直门大街一带。与之相比,“九龙二虎”之庙却都只为附近居民所知晓。由于缺乏资料,我们很难判断每座寺庙的捐助者究竟是谁,但从有限的资料来看,“九龙”中至少有三龙是居民自由取水的公共水井,另有两龙是水夫售水的水窝子,也就是说,其捐助与使用者肯定以附近居民为主。而“二虎”庙的社区性质更加明显,西直门南小街土地庙仅有一间,且供奉的本来就是“一方土地”,与远无涉。铁狮子庙内的两通碑刻也明确表明,此庙自创建以来的所有捐资者和管理者都是附近居民。因此,从影响力范围来说,九龙二虎之庙也仍然是“小”庙。

  三、“九龙二虎”之庙直接面对的,是市民日常生活中吃喝拉撒那类最“世俗”的部分。具体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所谓“龙”庙,就是龙王庙,全是依井而生,与管水有关的寺庙。而所谓“虎”庙,也就是供奉财神赵公明,并以赵公明的坐骑为标志的寺庙。因此,“龙虎”,实际代表的是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所谓“龙”,就是井与井水的象征,北京缺水,尤其缺少能直接饮用的低碱度水,即“甜水”,每一处井窝子都设龙王庙祭祀,表达的是北京市民对于水资源的珍惜。而所谓“虎”,是玄坛赵公明的坐骑,赵公明为财神,虎因而可以理解为象征性的财富资源。北京城自建都以来,不仅是政治与文化中心,也是商品与消费中心,在这样一个消费社会中,获得“钱”即财富,是居民生存的基本条件,虎因而也和龙一样,代表市民生活的核心资源,是其它一切社会秩序与景观秩序的基础,民众对街区景观中的九“龙”二“虎”庙印象如此深刻,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这些寺庙与经典的宗教教义几乎无关,更没有高僧大德讨论思辨的宗教哲学,但它们却为普通市民的基本所需提供了象征性的保护,在普通市民心目中,它们也许才是真正的“宗教信仰”。

  总之,通过比较“九龙二虎”之庙与西直门大街的其它寺庙,我们能发现这11座寺庙有一个共同点,即建筑规模都较小,主要由普通民众自行修建并管理,而且影响范围很小,全都局限在西直门大街两侧的附近地区之中。但是它们与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具有相当程度的公共性,因而能成为市民心目中的空间标志。

  (三)城市市民的宇宙观

  文章的最后,我还想讨论一下用“龙虎”为街道命名的意义所在。正如前所说,“龙虎”首先是现实性的,是真的供奉有龙王与老虎的寺庙;其次,“龙虎”也是符号性的,附近居民心知肚明,他们崇拜的龙王与老虎,本质上是希望获得水与钱。但是,龙虎所代表的景观秩序也许还有另一层含义,即城市空间中的宇宙秩序,在北京地区流传的另一则故事《北京的城门与传说》中,对这种秩序观做了很好说明。故事中讲到:东安门在左属青龙,西安门在右属白虎。所以在东安门外有两条相对的胡同,起名为金鱼胡同和甘雨胡同,这是因为鱼能化龙而名为‘金鱼’,龙能行雨而名为‘甘雨’。在西安门外也有两条相对的胡同,起名为羊肉胡同和砖塔胡同。因为虎最爱吃羊肉,拿着肉喂老虎,它吃饱了就老实了,所以起名‘羊肉’。那老虎一旦兽性发作,砖塔胡同口上的九层砖塔就是镇虎神鞭。古人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星宿分为四组,分别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种动物代表,即“四象”,这在中国有相当长的历史,相当深入人心。而将北京城的城市景观也理解为“龙”、“虎”的组合,暗含星宿所代表的宇宙秩序,其内在含义是阴阳—吉凶—龙虎的相生相克与动态平衡。由此出发,我们再看“九龙二虎”之庙,会发现它们几乎平均分布于西直门内大街两侧,此时龙虎所代表的方位感虽然并不那么强烈,但龙与虎始终相提并论,仍然反映出追求阴阳和谐与天人合一的内在意识。

  总之,本文通过综合使用地方文献、民间传说与田野调查资料,钩稽了“九龙二虎一统碑”这一民间传说的内容与含义,在回溯西直门大街历史景观的基础上,探讨了民众认识并记忆城市景观的方式。由于资料不足,本文很多地方尚是推测,无法确下定论,然而民众对寺庙的推崇、以动物象征生存资源与宇宙秩序的思维方式,却已粗略能见。如果北京今后的景观设计中能考虑到北京民众这种独特的认知方式,将更有利于和谐北京的建设与发展。

 

        注释:

  [1]首都图书馆藏《北平寺庙调查一览表》,1945,第11页。

  [2]王建民《西直门与西直门内大街遗迹》,《西城追忆》,2006年第3期。

  [3]中国社会科学院藏清雍正《六城寺庙庵院僧尼清册》,雍正六年(1728)。

  [4]董晓萍、吕敏(Marianne Bujard)主编《北京内城寺庙碑刻志》,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第二卷,第831页。

  [5]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藏《国立北平研究院寺庙调查记录·赦孤院》,西四19,1931-1933年。

  [6](清)于敏中等编纂《日下旧闻考》,卷五十二·城市·内城西城,据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内务府刻本排印,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重印本,1981,第840页。

  [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呈报官管寺庙殿宇房间数目清单》,乾隆35年5月22日,档案号05-0277-032。

  [8]北京市档案馆藏《北平市社会局·内四区龙王庙僧人悟修登记庙产的呈文及社会局的批示》,档案号J2-8-423。

  [9]首都图书馆藏《北平寺庙调查一览表》,1945,第34页。

  [10](明)沈榜编著《宛署杂记》,据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刻本出版,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重印本,1983,第230页。

  [11]同上。

  [12]清康熙《万寿盛典图》,见(日)瀧本弘之编《清朝北京都市大图典》,东京:游子馆,2002,第73页。

  [13]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藏《国立北平研究院寺庙调查记录·弥陀寺》,西四30,1931-1933年。

  [14]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藏《国立北平研究院寺庙调查记录·龙王庙》,西四41,1931-1933年。

  [15]首都图书馆藏《北平寺庙调查一览表》,1945,第34页。

  [16]清乾隆《京城全图》,北平:日本兴亚院华北联络部政务局调查所缩印版(1:2600),订成17本,1940。

  [17]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藏《國立北平研究院寺庙调查记录·五聖神祠》,西四43,1931-1933年。

  [18]《北京西城区民间文学故事集成·第一集》,油印本,第9至10页。

  [19]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藏《国立北平研究院寺庙调查记录·铁狮子庙》,西四18,1931-1933年。

  [20]《玄帝庙碑》,北京图书馆金石组编《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81卷第173页,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1991。

  [21]《真武庙碑》,北京图书馆金石组编《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81卷第56页。

  [22]董晓萍、吕敏(Marianne Bujard)主编《北京内城寺庙碑刻志》,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第二卷,第832-833页。

  [23](清)朱一新《京师坊巷志稿》,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卷上,第153页。

  [24]刘建斌《穷西北套》,《西城追忆》2006年第4期。

  [25]《万佛寺碑》,北京图书馆金石组编《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80卷第174页。

 

  本文(英文版)原载于《剑桥中国研究(Cambridge Journal of China Studies)》2016年第一期“日常生活中的北京”专辑。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谷子瑞】

上一条: ·[岳永逸]草根相声的知识考古学
下一条: ·[邵卉芳]记忆论:民俗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相关链接
·[赵屾]寺庙楹联“白贲无咎”的审美意蕴及其对中国新文学审美建构研究·[郭炳亮 李雅宁]北宋山西寺庙碑刻、题记所见“郡主千秋”考论
·[鞠熙]北京内城乾隆御制碑中的“俗”与“民”·[王新艳]公共空间与群体认同: 海神庙重建的社会学意义探讨
·[法]吕敏 陆康 主编:《香火新缘:明清至民国时期中国城市的寺庙与市民》·卫才华:《北京隆福寺商业民俗志》
·[张勃]寺庙与北京居民的休闲生活 ·[卫才华]寺庙与城市民俗经济的转变模式研究
·[鞠熙]碑刻所见18世纪北京内城民俗的变化·[赵娜]多元利益群体互动视角下的地权变迁研究
·赵娜:《清代以来北京内城土地庙民俗志》·三尊佛像,三间庙有得争
·龙年春节:各地宗教寺庙速写·记者调查:被承包的“信仰”
·国家宗教事务局:《藏传佛教寺庙管理办法》·国家宗教局:藏传佛教寺庙事务不受境外干涉
·《北京宣南寺庙文化通考》首发式召开·[董晓萍]流动代理人:北京旧城的寺庙与铺保(1917 —1956)
·[梅联华]从龙虎山民间传说看端午习俗·[高丙中]知识分子、民间与一个寺庙博物馆的诞生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