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鞠熙]北京的下层寺庙与城市街区——以“九龙二虎”传说为例
  作者:鞠熙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4-08 | 点击数:12563
 

  1、资源的使用与管理。所谓“九龙”,都是缘井而生的龙王庙。它们于宗教意义上是奉祀龙王的神庙,但同时也是市民取水的“水窝子”,是附近居民每日生活必需打交道的地方。为井立庙,除了赋予水以象征神圣性之外,实际上也与水夫组织的社会管理有关,这须专文另述,此处不再赘谈。

  2、祈佑健康。龙王庙主祀龙王,老虎庙主祀财神,但庙内常常都有药王的一席之地。尤其是二虎庙,据《玄帝庙碑》记载,清道光二十八年寺庙重修时,就增供药王神像。而南小街老虎庙中也同样供有药王像,庙内悬挂的条幅上有“护佑赤子”等说法,也与保佑儿童平安健康有关。

  3、社会救助。旧日北京很多寺庙都承担起社会救助的功能,例如有名的旛杆舍饭寺,而在西直门大街两侧,这类寺庙也很多。例如赦孤堂观音庵,从名称上看,就有救助孤儿、殓尸超度的职责,而多座仅一间房的小龙王庙,都是无房穷人寄居之所。

  4、伦理社会的补充。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是由父系血缘关系组成的伦理社会,因此,必然会有相当一部分人被排除于这一社会结构之外,典型的如失去家中男性成员的寡妇、未出嫁的大龄“剩女”等。投身宗教生活,给这些女性一个稳定、合法的社会身份。这一现象在北京内城尤其突出,由于八旗包衣制度,有大量旗人少女在年轻时被选入宫内及王府充任使女,直到25岁方可放出。此时她们大多已错过了最佳婚配年龄,又无法依附于父母及兄弟生活,于是往往积聚在寺庙之中,大石桥胡同重阳庵、西直门内翠峰寺,都是这类女子聚集的地方。西直门大街的铁狮子庙、龙泉禅林,也都是尼姑庵,其间的尼姑数量众多,可以猜测,可能其中也有这类伦理社会之外的女子。

  除了九龙二虎庙之外,西直门大街还有有名的崇玄观,即民间所称之“曹老公观”,可谓是寺庙空间之公共性的杰出代表,至少自乾隆年间开始,观内每年正月初一至初十有庙市,观废后庙市犹存。从嘉道年间旗人松筠的日记《闲窗录梦》中来看,当时崇玄观庙会兴盛,虽只一年一度,然规模盛大,开庙时足有压过护国寺庙会之风头。

  正是因为寺庙承担起传统城市社会中的种种公共职能,不仅满足市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符号需求,更是“家—国”主体结构的必要补充,因而对于市民而言尤为重要,这些建筑被赋予的意义因此也远超于其它建筑之上。市民选择用寺庙而不是其它建筑来作为西直门大街的地标,也就得以解释了。

  (二)寺庙分工与市民生活

  如前所述,在旧日北京,寺庙对于市民而言非常重要,但是随之而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是这几座庙,而不是别的寺庙能为街道命名?

  除了九龙二虎之庙外,西直门大街两侧的著名寺庙不在少数,自入清以后,至少就有永泰寺、崇玄观、北广济寺、为俾使读者了解这些身处西直门大街两侧,却没能厕身“九龙二虎”之列的名刹大观,以下本文将简要介绍这几座寺庙的历史。

  永泰寺

  永泰寺始建于元代,明正统八年(1443)修武伯带头新修,天顺年间赐名永泰。至清乾隆年间,永泰庙规模宏伟,有三路建筑,并常得达官显贵资助。民国十年(1921)后,庙内开设北平五台山普济佛教总会、北平恒善总社等多处机构,五台山僧人长期在内焚修,庙内五十四间半庙房,规模不小。至20世纪50年代时,附近其它寺庙的神像还都曾移入庙中安放。

  崇玄观

  崇玄观,俗名曹老公观,曾有清高宗弘历御制《崇元观御制拈香即事诗》碑。该观始建于明天顺二年(1458),乾隆23年(1758)曾经重修,气势宏伟、规模庞大,每年正月初一至初十有庙市,至民国时犹存。民国年间,崇玄观改为陆军大学校,碑石移至五塔寺石刻艺术博物馆。

  北广济寺

  也称广济寺,为明代高僧梅乐禅师首创,始建于明弘治甲子年(1504),落成于正德九年(1514)。入清以后,庙内一直传临济宗,清康熙六十年(1721),曾用作礼部、刑部、国子监、光禄寺、鸿胪寺上述祭酒以下诸臣建棚诵经贺圣寿之处。至民国年间,庙内仍花木繁茂、法物众多,不乏工艺精美者。到民国末年,广济寺改为新街口小学。

  祝寿寺

  亦称响铃寺、普庆寺,至晚始建于元代,明正德八年(1513)经太监重建。入清以后一直是僧庙,直至民国十年(1921),道教霍山派道士傅崇安购下此庙,并重修添建,庙内格局严整,钟鼓楼等一应俱全,并可能是油漆行的行会祭祀地。可惜在民国二十六年(1937),电线起火,烧毁三间殿宇及若干法物,但主体建筑保存至今。

  崇寿庵

  亦称崇寿寺,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雍正乾隆期间大约有房屋四十余间,且身列官修寺庙。自嘉庆、道光以至光绪年间,寺僧多次购置房产,崇寿寺规模不断扩大。至民国十五年,僧人慧三成为住持,他同时也是宝禅寺胡同内广善寺住持,热心教育,在崇寿寺内创办圣化学校,僧俗兼收。庙内有白莲花石槽,为名贵文物。至1995年西直门内大街改造时,崇寿庵才被全部拆除。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谷子瑞】

上一条: ·[岳永逸]草根相声的知识考古学
下一条: ·[邵卉芳]记忆论:民俗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相关链接
·[赵屾]寺庙楹联“白贲无咎”的审美意蕴及其对中国新文学审美建构研究·[郭炳亮 李雅宁]北宋山西寺庙碑刻、题记所见“郡主千秋”考论
·[鞠熙]北京内城乾隆御制碑中的“俗”与“民”·[王新艳]公共空间与群体认同: 海神庙重建的社会学意义探讨
·[法]吕敏 陆康 主编:《香火新缘:明清至民国时期中国城市的寺庙与市民》·卫才华:《北京隆福寺商业民俗志》
·[张勃]寺庙与北京居民的休闲生活 ·[卫才华]寺庙与城市民俗经济的转变模式研究
·[鞠熙]碑刻所见18世纪北京内城民俗的变化·[赵娜]多元利益群体互动视角下的地权变迁研究
·赵娜:《清代以来北京内城土地庙民俗志》·三尊佛像,三间庙有得争
·龙年春节:各地宗教寺庙速写·记者调查:被承包的“信仰”
·国家宗教事务局:《藏传佛教寺庙管理办法》·国家宗教局:藏传佛教寺庙事务不受境外干涉
·《北京宣南寺庙文化通考》首发式召开·[董晓萍]流动代理人:北京旧城的寺庙与铺保(1917 —1956)
·[梅联华]从龙虎山民间传说看端午习俗·[高丙中]知识分子、民间与一个寺庙博物馆的诞生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