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源的使用与管理。所谓“九龙”,都是缘井而生的龙王庙。它们于宗教意义上是奉祀龙王的神庙,但同时也是市民取水的“水窝子”,是附近居民每日生活必需打交道的地方。为井立庙,除了赋予水以象征神圣性之外,实际上也与水夫组织的社会管理有关,这须专文另述,此处不再赘谈。
2、祈佑健康。龙王庙主祀龙王,老虎庙主祀财神,但庙内常常都有药王的一席之地。尤其是二虎庙,据《玄帝庙碑》记载,清道光二十八年寺庙重修时,就增供药王神像。而南小街老虎庙中也同样供有药王像,庙内悬挂的条幅上有“护佑赤子”等说法,也与保佑儿童平安健康有关。
3、社会救助。旧日北京很多寺庙都承担起社会救助的功能,例如有名的旛杆舍饭寺,而在西直门大街两侧,这类寺庙也很多。例如赦孤堂观音庵,从名称上看,就有救助孤儿、殓尸超度的职责,而多座仅一间房的小龙王庙,都是无房穷人寄居之所。
4、伦理社会的补充。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是由父系血缘关系组成的伦理社会,因此,必然会有相当一部分人被排除于这一社会结构之外,典型的如失去家中男性成员的寡妇、未出嫁的大龄“剩女”等。投身宗教生活,给这些女性一个稳定、合法的社会身份。这一现象在北京内城尤其突出,由于八旗包衣制度,有大量旗人少女在年轻时被选入宫内及王府充任使女,直到25岁方可放出。此时她们大多已错过了最佳婚配年龄,又无法依附于父母及兄弟生活,于是往往积聚在寺庙之中,大石桥胡同重阳庵、西直门内翠峰寺,都是这类女子聚集的地方。西直门大街的铁狮子庙、龙泉禅林,也都是尼姑庵,其间的尼姑数量众多,可以猜测,可能其中也有这类伦理社会之外的女子。
除了九龙二虎庙之外,西直门大街还有有名的崇玄观,即民间所称之“曹老公观”,可谓是寺庙空间之公共性的杰出代表,至少自乾隆年间开始,观内每年正月初一至初十有庙市,观废后庙市犹存。从嘉道年间旗人松筠的日记《闲窗录梦》中来看,当时崇玄观庙会兴盛,虽只一年一度,然规模盛大,开庙时足有压过护国寺庙会之风头。
正是因为寺庙承担起传统城市社会中的种种公共职能,不仅满足市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符号需求,更是“家—国”主体结构的必要补充,因而对于市民而言尤为重要,这些建筑被赋予的意义因此也远超于其它建筑之上。市民选择用寺庙而不是其它建筑来作为西直门大街的地标,也就得以解释了。
(二)寺庙分工与市民生活
如前所述,在旧日北京,寺庙对于市民而言非常重要,但是随之而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是这几座庙,而不是别的寺庙能为街道命名?
除了九龙二虎之庙外,西直门大街两侧的著名寺庙不在少数,自入清以后,至少就有永泰寺、崇玄观、北广济寺、为俾使读者了解这些身处西直门大街两侧,却没能厕身“九龙二虎”之列的名刹大观,以下本文将简要介绍这几座寺庙的历史。
永泰寺
永泰寺始建于元代,明正统八年(1443)修武伯带头新修,天顺年间赐名永泰。至清乾隆年间,永泰庙规模宏伟,有三路建筑,并常得达官显贵资助。民国十年(1921)后,庙内开设北平五台山普济佛教总会、北平恒善总社等多处机构,五台山僧人长期在内焚修,庙内五十四间半庙房,规模不小。至20世纪50年代时,附近其它寺庙的神像还都曾移入庙中安放。
崇玄观
崇玄观,俗名曹老公观,曾有清高宗弘历御制《崇元观御制拈香即事诗》碑。该观始建于明天顺二年(1458),乾隆23年(1758)曾经重修,气势宏伟、规模庞大,每年正月初一至初十有庙市,至民国时犹存。民国年间,崇玄观改为陆军大学校,碑石移至五塔寺石刻艺术博物馆。
北广济寺
也称广济寺,为明代高僧梅乐禅师首创,始建于明弘治甲子年(1504),落成于正德九年(1514)。入清以后,庙内一直传临济宗,清康熙六十年(1721),曾用作礼部、刑部、国子监、光禄寺、鸿胪寺上述祭酒以下诸臣建棚诵经贺圣寿之处。至民国年间,庙内仍花木繁茂、法物众多,不乏工艺精美者。到民国末年,广济寺改为新街口小学。
祝寿寺
亦称响铃寺、普庆寺,至晚始建于元代,明正德八年(1513)经太监重建。入清以后一直是僧庙,直至民国十年(1921),道教霍山派道士傅崇安购下此庙,并重修添建,庙内格局严整,钟鼓楼等一应俱全,并可能是油漆行的行会祭祀地。可惜在民国二十六年(1937),电线起火,烧毁三间殿宇及若干法物,但主体建筑保存至今。
崇寿庵
亦称崇寿寺,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雍正乾隆期间大约有房屋四十余间,且身列官修寺庙。自嘉庆、道光以至光绪年间,寺僧多次购置房产,崇寿寺规模不断扩大。至民国十五年,僧人慧三成为住持,他同时也是宝禅寺胡同内广善寺住持,热心教育,在崇寿寺内创办圣化学校,僧俗兼收。庙内有白莲花石槽,为名贵文物。至1995年西直门内大街改造时,崇寿庵才被全部拆除。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谷子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