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征文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代表大会暨2022年年会开幕  
   学位教育与招生信息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高校民俗学课程与教材
   民俗与中小学乡土教材
   民俗学学位论文题录
   全国民俗学研究生暑期学校
   公开课(MOOCS)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首页民俗与教育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河南大学与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共建“中原民间文化艺术发展研究中心”揭牌
——暨“民间信仰与区域社会”学术研讨会召开
  作者:中原民间文化艺术发展研究中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3-27 | 点击数:2402
 

2017325上午,河南大学与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共建“中原民间文化艺术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揭牌暨“民间信仰与区域社会”学术研讨会在金明校区行政楼152会议室召开。河南大学副校长张宝明、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河南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副处长张永俊,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省内合作院校及校内专家30余人参加了会议。研讨会由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黄河文明传承与现代文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苗书梅主持。

张宝明对远道而来的客人表示欢迎。他回顾河南大学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河南大学民间文化艺术研究的悠久历史和取得的成绩,指出“中心” 的成立将整合校内外相关资源,更好地为国家建设服务,促进我校民间文化艺术研究事业的发展。

李松对“中心”成立表示祝贺,期待“中心”成为对接国家文化事业,服务区域学术研究的平台。张永俊则代表河南省文化厅对“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

在参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张宝明和李松为“中原民间文化艺术发展研究中心”揭牌。“中心”主任,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效群介绍了“中心”未来几年的发展规划。

揭牌仪式前,张宝明副校长还为李松颁发兼职教授聘书,聘请其为我校兼职教授。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是文化部直属科研事业单位主要任务是全面承担中国民族民间文艺各种资料的搜集、整理、保护、研究、开发工作。

专家学者围绕“民间信仰与区域社会”主题,结合自身研究工作,进行了深入研讨。

揭牌仪式后,与会人员在行政楼前集体合影留念。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世萍】

上一条: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27期活动计划(2017年3月18日下午14:00)
下一条: ·第四期中美民俗影像记录田野工作坊(VRFW 2017)招生简章
   相关链接
·[段友文 贾安民]民间信仰谱系的生成演进逻辑·[张佳伟]不同性质宝卷中的叙事方式及其功能定位
·[刘伟波]牡丹江流域萨满文化的研究现状及其保护开发·[刘明菊]城市化语境下中国民间信仰新样态
·[李吉安 李羕然]乡村民间信仰的调查与探索·[刘铁梁]疾病、生死与民间信仰
·[程浩芯]信仰传说的文本定型·[乔英斐]中国龙王信仰的发生与定型
·[李明洁]哥伦比亚大学“纸神专藏”中的娘娘纸马研究·[马滟宁]弥漫的神性:传统年画中的民间信仰
·[钟小鑫 蔡芳乐]“法”外之地·[赵暾]二郎神形象演变考略
·[张可佳]明清时期河南浚县碧霞元君信仰的载体及其功能·[王华龙]五台山五爷信仰源流研究
·[童婷]重庆市洪崖洞祈愿文化与民间信仰研究·[吕涛宇]试析《广东新语》所见广东的民间信仰体系
·[刘然]信仰、生计与王朝教化·[刘晨]早期道教死后世界观念与“泰山治鬼”
·[林安宁]基于共时研究的傩定义与范畴新探·[李银平]民间信仰空间变迁与传说叙事圈层构建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