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黄树民:我的人类学生涯:跨领域研究的可能性
  作者:黄树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3-26 | 点击数:9065
 
 
  提问与讨论
 
  提问一:
 
  因为您一开始提到如何去做研究,然后刚刚讲到的是跨领域研究,我很好奇的是,在进入跨领域研究的时候所需要的知识基础在哪里?要如何去培养跨领域研究的能力?
 
  回应一:
 
  确实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我举个例子来讲,我们开始推动台湾原住民社区健康的研究时,一开始是先找了1、2位对这个议题有兴趣的同仁。莫拉克台风之后,台湾政府有意强制搬迁50几个原住民部落,这当然是个很大的问题,我们持强烈反对的态度,你不能强迫人家去做,但反对不是办法,我们要怎么提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法?
 
  这个状况下我先去问了中央研究院生医所的一位医师,这位医师是长期做台湾原住民自杀的研究。台湾原住民现在面临天然以及政策的灾害,我们怎么办?我们能不能想一个东西帮他们解套?我们就开始发武林帖,邀请对这个议题可能有兴趣的同仁,每个人谈自己的角度,从他自己的角度怎么看这个问题,别人再来批评看是不是有什么偏见。我们谈了一年,每个月聚会一次。有些人来了几次就离开,有些人来了我们觉得要离他远一点,一来就想当总指挥,我们就觉得不能再邀请这样的人。后来我才写了一份研究计划,把差不多12位有兴趣的人写入子计划,这是很难的,你要走入别人的领域,这不是很容易做到的事,需要很长一段磨合。
 
  提问二:
 
  第一个就您看今后要怎么让台湾社会有意义的、有系统的做到人类学知识的普及化?中国大陆近来大国崛起的过程里面,对台湾人类学民族学的发展就您很丰富的行政经验来看,台湾还可以做出哪些在大陆发展下有优势的可能性?
 
  回应二:
 
  人类学的普及化是必然的现象,尤其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怎么样培养出不同文化的敏感度、能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感受。我想台湾确实是有这个基础,因为台湾很小,从三毛的时候就跑到非洲去了。在这种状况下人类学的课程确实是一直在膨胀,现在像很多师范学校或者一些私立大学都已经在开设人类学的课,所以就人类学民族学的需求来讲是增加的。不只是台湾如此,在大陆也是一样,因为大陆现在正在大国崛起,到处跑、到处发生冲突,这是会有问题的。他们没有跨文化或是欣赏不同文化的心胸,所以在这个状况之下人类学是必然普及的。至于人类学要传达的是什么?这是另外一个问题。所以最好的做法是在大学的共同科目里,设人类学的课,不管你是学国际贸易或电机,都去上一下人类学的课,就可以慢慢培养、理解不同文化间的共存及互相尊重,这样确实是应该做到的。
 
  但人类学是不需要太多博士的,因为人类学是个很小的学门,即使在美国也没有很多人类学者,算是一个偏冷的学门。大陆现在也是发展之中,有人类学的大学,其实现在只剩下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两个。云南大学本来有现在裁掉了,变成民族学院。大陆人类学最大的问题呢,第一是人类学是二级学科,民族学是一级学科。但大陆民族学有个先天的致命伤。民族学是国家民委管的,国家民委是个政治机构,这样的话是政策导向。你要做研究,他们第一个要问对于提升我们的国策有没有帮助?这样的话学问做不好。大陆现在很多大学也开始在谈要设立人类学学门或是研究单位,到处在招人,现在台湾有好多人跑过去。这种倾向是越来越明显,因为台湾吸收不了这么多博士,而且大陆给的薪水越来越好。像重庆大学有个人类学研究室,里面10个缺,开的条件很好,他们现在抢人抢得很凶。但是问题也在这里,第一个学术界现在和外界接触比较封闭,参加国际组织不多,尤其人类学这个学门。第二个受政治影响很深、限制太多,像我这样总是爱讲反话的人过去就很麻烦。我是估计他们还有十年的好光景,十年之后就要慢慢和国际接轨、走出来。台湾民族学、人类学毕业生过去那边应该还算机会很多的。
 
  提问三:
 
  从永续农业学程到泰北研究计划的过程,从学程到计划、再从计划到和当地合作的过程,几个学校不同研究者的研究如何反馈到研究地点?
 
  回应三:
 
  这个问题也是人类学界讨论很多的,人类学家跑到人家家里住了几年,把当地知识写了出来然后回到自己国家写了书。像Margaret Mead她的书就是畅销书。像我的还不算,后来美国的版税都捐给学校,他们就设了一个奖学金。有人要到亚洲做研究的可以去申请。有些人类学者写的书是可以赚钱的,那要如何反馈?有些学者是坚决反对的,觉得塞钱这样就象是买知识,这是完全不符合伦理规范的。有些学者认为我们是从发达国家过去的,财经地位占了优势,我们得到一些东西后是应该要反馈给他们的。
 
  这种问题实际上没有完全的解决方式,而是跟个人有关的。像我去厦门的农村,是以村内书记为主轴来写的。我就有跟报导人说,到时候版税我会分一部分给他。但后来我才发现,他应该要给我钱的,他比我还有钱,所以我想我给他钱也没意思,所以后来我就没再给他。回报的话,我想我们是用各种形式来做,象是提供各种信息,或是帮他们照相,之后再寄给他们,尤其是早年没有彩色照片,有些农村老人就会很高兴。另外是提供一些服务,比如哥伦比亚大学的Myron Cohen教授,几乎变成美浓驻美办事处主任,美浓人要去美国都会找他。这些都是我们会去做的,利用我们的人际网络或关系,替我们研究对象提供某种服务,或是为他们培养下一代,下一代小孩子出去读书我们可以提供一些意见等等,做为帮助他们的方法。
 
  提问四:
 
  从我在温州做访问的经验来看,我发现身处的环境对我有很大的敌意,但因为我是社会学者,和人类学家有很大的不一样,在这种环境下要怎么处理周遭环境对我的很大的敌意?
 
  回应四:
 
  这种问题在中国大陆是特别麻烦。那时大陆开放让外国学者进去研究,1984年我进去的时候,他们说你要做农村研究很好,但国务院规定一个人在一个村子只能待两个礼拜,每两个礼拜就要换一个村子住。我说这不是我要的方法,我1981年进去时,我就和厦门大学说我可以去访问,但我不能这样蹲点。后来校方把我的申请案送到厦门市外事办、省外事办,都没有下落。后来主持文教业务的省委副书记正生病住在医院,下面的人拿了一叠公文给他签,听说他在昏迷中就签了,我就这样蒙混过去。不过后来他们就比较开放了,1987年我们去邹平就没有这个问题。
 
  提问五:
 
  您觉得台湾的博雅教育做法到底怎样?能不能做点评估?
 
  回应五:
 
  我想教育的问题,不只是学校制度的问题,还有社会环境的问题。博雅教育在美国能成功,在欧洲不一定会成功的。中央研究院李远哲当院长时,他从美国拉一大票人回来当各个所、中心的主管,包括我在内。他认为把美国那一套制度搬回来,学术就可以搞好。但不是这样,社会环境不一样。在美国最后五年,我是系主任,有同事表现好,我可以帮他加薪、让他升等,但在台湾这是我做不到的。这是文化的问题还有社会的问题。我们所里有两个副所长、三个主任。我假使要把一个年轻的、表现很好的拉上来当副所长,哇,这个天下大乱啦,前面还有很多资历比他深的。在美国的制度都是透明公开的。我在美国当系主任时解聘了三个教员,完全没有问题,因为你的表现就放在那里。不同社会里不同药方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台湾《社会科学论丛》 2016 年 4 月第十卷第一期
【本文责编:商小琦】

上一条: ·[刘大先]中国人类学话语与“他者”的历史演变
下一条: ·[陆平辉]民族关系的制度化调整策略分析:详论少数人权利保障策略
   相关链接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王小明]视觉人类学视野下的西王母图像审美探究
·[姜容]绣映湘魂:艺术人类学视角下湖南湘绣的保护与传承·[田逸凡]现代民俗问题格意识在中国的发生和应用性探讨
·[刘广宇]中国节日影像志:回到节日本身的理论自觉·[苏永前]作为对话场域的“神话/历史”:两种人类学的“神话/历史”之辨
·[苏林]看见、记录、表达:影视人类学视阈下的民俗文化记录·[李牧]现当代艺术的民俗学根源
·[丁木乃]彝族坨坨肉食俗及其社会文化意义·[周星]民俗语汇·地方性知识·本土人类学
·[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
·[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
·[胡蓉]浅议《天工开物》的人类学意义·[马威 哈正利]在科学与人文之间:马林诺夫斯基的现代性人类学
·[周大鸣]中国人类学研究的概念创新与实践经验·[庄孔韶]金翼山谷冬至的传说、戏剧与电影的合璧生成研究
·[熊迅 张举文 孙正国] 民俗影像的操作化与可能性·[李牧]“人类学转向”下当代艺术的文化逻辑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