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杨杰宏]音乐祭礼:族群艺术的身份再造与多重表述
——以丽江福慧村古乐祭礼为个案
  作者:杨杰宏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3-03 | 点击数:5607
 

  演奏场所设在灵堂左边,乐会中有人说是依照了男左女右的惯例,乐手清一色都是男性,而右边亲友多以女性为主。乐手座次安排顺序从西到东依次为:①刘武光:琵琶;②和鸿章:二胡;③李有志:琵琶;④和汝豹:笛子;⑤王潮信:笛子;⑥牛世光:琵琶;⑦和永光:二胡;⑧和志康:胡琴;⑨刘红光:云锣;⑩和有林:中胡。到会进行演奏的人数并非特意安排,主要基于两个条件:一是死者生前兼有大研古乐会及福慧古乐会会员的双重身份,所以仪式演奏人员安排中要突出两个乐会;二是因场地有限,仅能容纳十个乐手,有些乐手坐到了下面院子里。

  (四)仪式过程

  在整个丧葬仪式期间,音乐祭礼贯穿始终,但从入棺到出殡,音乐祭礼形式以播放《丽江洞经音乐》录音为主,乐队演奏仅为出殡前一天的下午进行,笔者把当天观察到的现场记录表述如下: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赵学清 孙鸿亮]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民俗语言研究方法
下一条: ·[钟进文]藏族《格萨尔》在土族和裕固族中的流传与变迁
   相关链接
·[梁盼盼]桂北少数民族与食糯传统:文化象征中的食物、神性与历史·[丁影影]族群认同视野下龙南客家香火龙的传承路径研究
·[霍志刚]神话的当代转化与族群认同·[李干]台湾泛文面族群文面文化复兴现象析论
·[高健]元神话、神话剧本与民族叙事·[隋丽]象征与标识:满族插佛托习俗变迁中的文化互动与族群认同
·[梁爽]新疆锡伯族的本土化与族群认同·[杜琳宸]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梁爽]锡伯族的图像叙事与历史记忆·[罗彩娟]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作为壮族主源的“骆越”文化表征
·[魏琳琳]蒙汉杂居区四胡演奏与族群认同研究·[田兆元]创世神话图像景观的重塑
·[高小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除了临终关怀,还能做什么?·[明跃玲]文化互动与仪式变迁
·[孙九霞]旅游对目的地社区族群认同的影响·[徐赣丽 郭悦]认同与区分
·[廖杨]族群与社会文化互动论·[石甜]口头传统[1]在网络社区中的传播与认同
·[孙九霞]族群文化的移植:“旅游者凝视”视角下的解读·[巫达]论费孝通先生的族群认同建构思想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