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专著题录

首页民俗学文库专著题录

郑少雄 李荣荣主编:《北冥有鱼:人类学家的田野故事》
  作者:郑少雄 李荣荣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2-28 | 点击数:7545
 
      目录
  寄 语(罗红光)
  序:看,那些胡天胡地的人类学者们(郑少雄)
  第一部分 相处之道
  邹平田野调查趣事(黄树民)
  凭什么跪你!(鲍 江)
  发自心底的尊重(景 军)
  一举两得(罗红光)
  田野、文化与身体:Aloha,夏威夷给我抱抱!(马腾岳)
  “赤脚医生”的剖腹产(邓 焱)
  跨文化视域看中日关系(奈仓京子)
  “奶啰呵!”:50年前在侗寨的田野体验(徐杰舜)
  无论田野是不是家乡,你都是他者(吉国秀)
  看不见的手(刘 谦)
  悲伤的田野:突发事件的伦理反思(张 多)
  首次走进萨满世界(色 音)
  田野工作中的“主”“客”关系(张佩国)
  梅花拳的礼数(张士闪)
  “嘴巴多”的女人:女性人类学者在田野(沈海梅)
  田野惊奇故事见闻录(杨清媚)
  我在“社会”里的位置:边缘女性群体的保护与包容(Yeon Jung Yu)
  让我难忘的点点事(陈 刚)
  人类学家拿什么跟对谈者交换?(蔡 华)
  神圣的田野(张小军)
  舌尖上的田野(郑少雄)
  那年·遇见花开(林 红)
  示人以弱露真情:从我在田野中的第一次落泪得到的感悟(褚建芳)
  田野逸事一箩筐(侯豫新)
  埃及大花袍——记来自田野的穿衣震撼(王晨娜)
  奔跑吧,人类学者!(刘怡然)
  与珠娣在田野(赖立里)
  讨价还价(吕晓宇)
  喀拉拉的摩托车后座(吴晓黎)
  回 访(高美慧)
  那天下午,我被“纪录片”(鲍 江)
  今夜无人入眠(郑少雄)
  第二部分 文化逻辑
  小女子难为荣誉男人:田野中的性别与阶级(刘绍华)
  “德国鸟不吃大米!”:欧洲民族志日记(郁 丹)
  “花馍”和“饺子”的相互解释(周 星)
  物心交错的几个瞬间(王铭铭)
  我没死!(罗红光)
  生命长河里渐渐趋于同一的关系(鲍 江)
  没有检票员的站台(马 强)
  “山寨版人类学”的应用价值(邓启耀)
  自以为是(罗红光)
  厕 所(陈如珍)
  “一只混在羊群里的狼”(刘 谦)
  在“田野”胡思乱想(周 星)
  与“神经病”们欢聚在田野(杨春宇)
  身份的尴尬(刘正爱)
  淡定的时间(刘 琪)
  走过那曲(朱炳祥)
  田野中的欺骗(赵旭东)
  观·世音:田野中的倾听与感悟(张 原)
  照相机(侯豫新)
  “海”“岛”有别(王晓慧)
  转熟为生:就近的民族志两则(潘 蛟)
  裤子和裙子(马 祯)
  “本土人类学家”的田野(战 洋)
  时空穿越(章邵增)
  田野工作:从犯错中成长(褚建芳)
  与蝇共饮一杯茶(何贝莉)
  天龙山救火记(张亚辉)
  人类学逸事三则(鲍 江)
  文化差异与文野倒置:我在柬埔寨的两次“被骗”经历(罗 杨)
  械斗与瞄湖(张亚辉)
  徘徊在参与和观察之间(李荣荣)
  饮食男女(章邵增)
  我和我的报导人(高美慧)
  “人话”与“鸟语”(汤 芸)

继续浏览:1 | 2 | 3 |

【本文责编:郑艳】

上一条: ·邢莉 等 编著:《民俗学概论新编》
下一条: ·仁钦道尔吉 郎樱:《中国史诗》
   相关链接
·[周永健]川南民间佛教觉皇宝坛丧葬道场田野调查·[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
·[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谭肖雄]地域、表征、破厄:后传承时代新南方民俗的“守旧立新 ”
·[孙艳艳]中原民间经歌:中原神话调查的“二次田野”·[马小壹]关于四川省宜宾市珙县僰人悬棺的田野调查报告
·[刘思诚]未完成:鲁迅朝向田野的三个维度·[纪秋悦 李丰]空间视域下的洮州花儿:基于临潭县洮州花儿的田野调查
·[郭正宜]网络作为"新田野":〈四海瑶亲歌来会〉为例·[张杨格]当代视觉文化影响下民俗学田野图像研究
·[彭田菲]仪式操演与身体建构:基于鄂西土家族“撒叶儿嗬” 丧葬仪式的田野调查·[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
·[梁玉婉]从“二元对立”到“走向田野”:张清水民间观的回顾与思考·[李莹]从“第三田野”视角看非遗保护工作中的存在问题
·[靳思怡]西方经典民族志中的田野经验·[黄景春]民间文学研究向田野要什么?
·[黄涛]语境理论视野下民俗志书写范式的适度革新·[张宏赡 栾莺]白俄罗斯伊万·库帕拉节田野调查手记
·[孟令法]“互联网+”田野实践教学问题反思:作为方法的家庭民俗学·[陆慧玲]口头传统建档的行动模式与田野作业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