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林富士: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林富士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2-25 | 点击数:5173
 

  在完成台湾的本土研究之后,我回头省视自己的博士论文,觉得有些课题必须深化讨论。我主要的关怀还是在于厉鬼信仰,因此,便针对“女性人鬼”及蒋子文信仰进行专题研究。其次,为了充分比较各地巫者交通鬼神方式的异同,并强调乐舞在早期中国巫觋仪式中的重要性,我特别以《论衡》所载的“巫叩元弦下死人魂”为切入点,展开较为精细的讨论。再者,由于巫者在许多人类社会中都扮演医疗者的角色,因此,我特别针对六朝时期的巫觋与医疗进行专题研究,并将博士论文中未处理的北朝案例纳入讨论。此外,在我博士论文口试答辩时,余先生曾问我:如何区别巫者和道士?当时我的回答过于简略,论文中也没有完整的讨论,因此,我便借由参加余先生荣退纪念研讨会的机会,在2001年返回普大,宣读《试论六朝时期的道巫之别》一文,算是回答老师当年的质问。

  事实上,在这七年之间,我的研究重心并不是巫觋,而是道教史和医疗文化史这两大领域,而且仍然以中国为主要的研究范畴。不过,1997年1月的一趟意外之旅,倒是打破了我原先固守的畛域。那时,我和史语所的同事宋光宇(1949—)以及民族所的张珣一起到马来西亚的吉隆坡,进行为期一周的“华人宗教调查”,考察了当地华人的新兴宗教、佛教、民间信仰,同时也访查了童乩的活动。那是我首度接触东南亚华人社会的宗教研究,让我对海外华人的世界产生莫大的兴趣。更巧的是,1997年1月23日刚好是印度教的大宝森节(Thaipusan Festival),我们便临时变更行程,加入当地信徒和观光客的行列,搭火车到黑风洞(Batu Caves)的“寺庙洞”(Gua Kuil)朝圣。在途中,我首度看到印度教徒的祈福、赎罪仪式,他们或是戴上“枷锁”(kavadi),或是以长针穿透面颊或舌头,或是以钉钩钉在背部以绳索拖曳“枷锁”。他们有的成群结队,随鼓乐而舞动,神情恍惚,似乎已进入“迷离”(trance)的状态,颇似台湾进香队伍中的童乩,只是很少“流血”。这也让我兴起针对宗教体验和朝圣仪式进行比较研究的念头。遗憾的是,这次海外之行所引发的研究兴趣,至今都还没有实践。

  六、冒险(2001—2015年)

  2001年,在年满四十一岁前,我升等为研究员,同时获得一张聘期到六十五岁的聘书。这意味着我从此可以海阔天空、自由自在地进行任何课题的研究。我先是重整自己的知识领域和研究版图,以身体史研究统整了我过去的阅读世界和研究成果,找出过去较为硬、实的板块,进行了一些修饰和补强的工作,并将若干论文集结成《中国中古时期的宗教与医疗》一书。其后,我决定走一条过去不敢走的路,也就是贯穿古今的通史式的专题研究,同时择定了四个课题:一、精魅(妖怪)文化;二、祝由医学;三、槟榔文化;四、巫觋研究。我希望自己在退休之前能走完全程,看看若干“昔日之芳草”如何变成“今日之萧艾”。

  这四个课题的研究都正在开展之中,而我用力最多、耕耘最久、关怀最深的还是巫觋研究。我先是着眼于台湾的童乩,采取历史人类学和人群学的研究取径,除了使用传统文献及各种文字资料之外,还展开一项名为“台湾童乩基本资料”的调查工作,完成大约六百个童乩的初步访谈工作,并长时间在庙会场合进行田野考察,针对“进香”活动和童乩的仪式进行影像拍摄,大约记录了四百位童乩的仪式展演,鲜活地描绘了台湾童乩的面貌。

  其次,我转而回归中国的巫觋研究,企图补足过去遗落的环节。我补述了从先秦到两汉巫者社会形象与社会地位的变化,魏晋南北朝时期巫者与政治的关系,以及宋代巫觋信仰的特色。遗憾的是,我仍然未能处理隋唐五代、宋辽金元和明清时期的巫觋。不过,透过“巫医”传统的考察,我仍然完成了一项贯通性的研究。而在处理“巫医”问题的时候,我发现在中国古代与中古时期的医疗世界中,卜者与巫、医密不可分,因此,又以专文探讨这个课题,并以此祝庆余先生八十大寿。

  在这期间,我也大胆地到“域外”探险。2001年2月,我首度踏上朝鲜半岛,到大田地区进行韩国“巫堂”(巫者)的田野调查和访谈,也相当完整地拍摄、记录了一套丧礼中的“降灵”(牵亡)与“功德”仪式。其后,我分别在2010年7月和2011年3月两度到香港考察传统的庙宇和宗教活动。我希望借此比较台湾和大陆的巫觋信仰。可惜的是,停留的时间都太短暂。而另外一种“域外”探险则是踏入“数位人文学”(Digital Humanity)的领域,希望未来能结合数位科技与人文研究,创造新的研究典范。

  七、未央(2015—)

  回顾这段进出巫觋世界的历程,突然惊觉青春消逝之迅捷与无情,匆匆之间,竟然已过三十载,我在史语所工作的日子也已占人生的一半。我来自穷乡僻壤,出身寒微之家,所幸在成长的过程中,一直有良师益友牵成,才能厕身士林,在学术的王国中开垦自己的乐园。遗憾的是,过去十余年,我未能秉持道家“用志不分”、“守一”之训,不自量力,既想尽读书人的社会责任,故投身一些公共事务,消磨不少精力;又想驰骋于不同的学术疆域,故兵分多路,同时作战,以致无法在任何单一的领域中出类拔萃。

  如今年华已由盛壮步入衰老,心中的惶恐也日益增加。而2014年接获余先生出版的新书《论天人之际:中国古代思想起源试探》,读后更是让我惆怅、感伤。余先生从思想史的角度,诠释中国从巫觋传统转向礼乐传统的文化意涵,清晰地剖示了古代巫者政治、社会地位滑落的文化脉络。这是我始终不敢,也无法碰触的面向。但我终究必须面对,必须处理在各个重要的文化转型或突破时期,巫觋信仰如何调适与变迁。读罢,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之慨!因此,我便开始整理旧作,打算以此为基础,继续下一个阶段的探索之旅。也就在这个时候,我接获了李怀宇先生的稿约,便决定将最近十年左右的巫觋研究成果,先行结集出版,其余则俟来日。这样的因缘,也算巧妙。

  总之,这本书能够出版,必须感谢李怀宇先生的邀约与安排、苏婉婷小姐的排版与校订,以及史语所同仁长期的鞭策与砥砺。而在我知识的探索之旅中,始终扮演导师角色的杜先生与余先生,更让我永远感怀,他们一逾七十,一过八十,却仍然著述不辍,热情一如往年,也让我不敢怠惰。当然,我还必须感谢内人倪晓容数十年的相知、相惜,从美国普林斯顿的“取经”,到法国巴黎的游学、马来西亚的考察、日本京都的交流与香港的城市访查,她始终是我身边最亲密的伴侣与照护者。最后,谨将此书献给先父林德源(1925—2006年)、先母林吴晚(1929—2013年)。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敏之】

上一条: ·[风笑天]《江村经济》教我们如何做研究
下一条: ·[刘锡诚]黄石:一个被隐没的民俗学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