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跨学科研究和单一学科研究都是一种方法论,研究主题本身决定了对之进行研究的方法论。研究主题的综合性、复杂性逻辑地要求对主题进行多学科、跨学科的分析、揭示,在学科分野日益明晰、细化的现时代,跨学科研究更有其必要性。在所谓的学科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既有条件下,跨学科研究反倒难以贯彻了。只有建立科学的实现机制,跨学科研究才能落到实处。确立主题为主的研究方法论,建立主题为主的科研机制,以及调整目前高校的学院体制在目前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跨学科;研究主题;问题分析;实现机制
跨学科研究既是学科发展提出的内在要求,又是解决日益复杂的实际问题的客观需要。一方面,学科发展日益精细化,学科分类越来越多,越来越专,这是学科发展、繁荣的标志之一;另一方面,大量研究主题需要综合地加以揭示,从多个学科视角进行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这就有了跨学科研究的问题。在学科分类日益精细化的今天,很有必要重提和高度重视跨学科研究。
一、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
1.研究题目本身要求科学研究必须回归主题本身
实际上研究主题本身是不分学科的,按学科研究是人为制造出来的。人类在面对大量复杂问题的时候往往显得力不从心,眼前摆着一大堆知识体系,我们只能掌握其中的一部分,甚至很小的一部分,于是人的一生只能拥有一小部分知识,钻研于某一个细小的方面。面对大量的知识,聪明的人类开始了分工,你掌握这部分,他掌握那部分,综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于是我们说人类拥有了足够的知识。随着社会的日益复杂化,社会分工也随之细化,于是有了许许多多的学科门类。划分了学科以后,有利于对某一个方面的研究深入进行下去,有利于较为规范地对问题进行科学的揭示,但同时也显示了学科划分、分科研究的弊端。
学科的发展和分化使得各个学科的哲学基础、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都存在着差异,各个学科都形成了自己的问题域、研究范式以及方法系统,这就意味着单科知识只是对社会某一领域的某一对象、某一对象的某一层次、某一角度、某一过程等进行研究,很难做到互相沟通。单学科偏重从学科的角度进行研究,而不是立意于研究主题本身,这就使得许多重大的研究主题不再是社会理论整体面对的问题,而是被转化成各个学科各自单独面对的问题,似乎已经不应该再有所谓的社会科学问题,有的只是学科性的问题了,如经济学的问题、政治学的问题,等等,这就导致对研究主题往往囿于某个学科或许多个相互独立的学科侧面来透视,这样做可能对研究对象的某个方面、侧面说得非常详细,对这个主题的揭示也许从学科层面来讲显得十分精确、规范,但往往缺乏全面的、整体性的把握。比如一些从自然科学角度提出的问题,可能会不可避免地涉及许多社会问题,而一些源自于社会科学的问题,同样需要自然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必要的探讨。不同的学科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单一学科的研究决不能解决所有研究主题提出的要求,因此科学研究需要回归到主题本身上来。
就方法论而言,回归到研究主题本身的要求上来说,该主题适合什么样的方法论,我们就应当采用何种方法论,主题适合单科性的,运用单一学科的研究方法就能解决问题了,主题适合多学科性的,就应当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而当前,跨学科的研究被忽视,许许多多需要跨学科研究的主题被人为地仅用单一学科的方法在研究了,从而得出了一些似是而非的结论。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社会科学面对的是社会事实、社会现象,社会现象的复杂化、综合性决定了从单学科角度研究往往是不全面的、有缺陷的。“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面对的问题复杂而多样:科技发展所引发的新的社会问题、经济全球化、环境和气候变化、人类健康、国家安全与国际合作等等,没有哪个问题能在单一学科的研究中寻找到解决办法。”①在当今社会,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任何一个学科都很难依靠本学科的能力将社会现象解释清楚,找到解决社会问题的最佳方法。事实上,我们所要研究的主题本身已经包含着研究的方法、研究的角度,主题本身规定着研究方法,而不是我们想怎么研究就能得到科学结论的。现在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的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是,大量需要多学科、跨学科研究才能得到正确结论的主题被简单地单一学科的研究所轻易取代了,而且研究者还在那里振振有词,对所谓的研究结论顶礼膜拜,推崇备至,甚至认为是学科研究取得的标志性成就。
2.交叉学科、跨学科研究往往得出新的结论
近代和现代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科学上的重大突破、新的生长点乃至新学科的产生,常常在不同的学科彼此交叉和相互渗透的过程中实现。科技领域中的一些新发明、新发现,也往往是跨学科研究的成果。跨学科研究在经过了二三十年的探索和发展之后,已经产生出数量可观的创造性成果。20世纪百年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就不乏有这方面的范例,如超导微观理论(BCS理论)就是由精通固体物理的巴丁和擅长量子场论、数学物理方法的库珀、施里弗亲密合作而创立,从而获得了197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再如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的重大发现就是化学家L.C.波林、生物学家J.D.沃森、物理学家P.H.C.克里克、R.富兰克林和M.H.F.威尔金斯等合作的结果,据此获得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奖。“有人对诺贝尔奖获奖项目研究之后,发现作为基础科学研究原创性成果的诺贝尔奖获奖成果,若以严格的一级学科交叉为标准,普遍存在着跨学科研究现象,获奖项目属于此类的占1/3以上,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这意味着科学研究既大量分化,又高度综合,纵横交叉、相互渗透的集群特点已初步形成。而正是这种集群化特点推动着原创性科研成果的不断涌现。如被人称为‘诺贝尔奖的摇篮’的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正是在科研活动选择方向上凭借这一特点,使其以产生过数次科学革命和2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自傲。”②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敏之】
|